连日来,湘西州龙山县内溪乡迎来一支湖南大学的社会实践团队——电遇湘“溪”实践团。电遇湘“溪”实践团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组织、生态“五大振兴”专题,开展了“百年基电遇湘溪,千年学府赋新能——湖大学子助力内溪铸魂塑型双重发展”的乡村振兴实践活动,用青年力量为内溪乡发展建言献计,书写美丽乡村建设新篇章。
调研基层组织建设,擘画振兴新蓝图
电遇湘“溪”实践团走访调研了内溪村基层党建、电力基础设施、物流配置等建设情况,了解了当代乡村基础治理的现状。
在内溪乡内溪村党群服务中心,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当前村委会坚持“常态联络、定期会商、大事共议、难题共解”的工作机制,重要事项决策做到“四议两公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切实解决群众难题。在内溪乡街道和村民家中,实践团成员观察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为村民讲解用电安全知识;在当地“妈妈”驿站和“五金交电”店,实践团成员发现电商物流逐渐触及到户的同时存在物流成本高、群众电商购物能力低下等现实难题。
面对基层建设存在的问题,该怎么解决?通过访谈交流,了解群众的真正需求,实践团成员与内溪村党支部书记师友文探讨道:“一方面整合资源,利用传播工具、公共场所和实践教育活动基地等党建工作载体,开展先进技术普及,提升村民的社会参与感;另一方面,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形式,充分利用党建资源、地域优势。”实践团成员表示,未来会利用电气工程、媒体传播等专业优势,为当地群众存在问题和乡村的组织振兴贡献青年力量。
文创设计赋能特色产业,推动发展新赛道
被称为“菌中之王”的羊肚菌是内溪乡的支柱性产业和当地村民的“致富菌”。当地人工种植的羊肚菌没有使用化学激素,具有天然的营养价值。然而实践团成员发现当地的羊肚菌大都直接以低价格被经销商回收,缺乏包装与品牌价值。
调研过程中,实践团以羊肚菌的“伞”外形,设计了活泼、纯真的羊肚菌IP形象。实践团成员余昕桐称:“我们希望当地能够将羊肚菌产业做大做强,通过形象包装形成品牌,让更多人知道‘内溪羊肚菌’”。
考究古村寨文化,弘扬文旅新方向
实践团走访了位于内溪乡的中国传统古寨村落——喇宗坡古寨。据了解,喇宗坡古寨因地形酷似一尊盘膝而坐、双手捧腹的罗汉,当地老一辈人也称其为“女罗神”。经过多年的发展,当地形成了历代传承的“忠孝节义”传统优秀文化,“文武状元”历史故事家喻户晓。
实践团成员沿着百年村寨古道喇宗坡古寨走访了“党团队一体化实践教育基地”、“文武状元楼”、“状元路”、“状元树”、“围炉煮茶”等多个特色文化打卡点,考究当地历史文化底蕴,切实感受乡村风貌。
为此,实践团成员结合当地自然风光与传统建筑,通过拍摄宣传视频、直播、设计内溪旅游打卡套色印章、实地取景设计明信片等形式,将内溪乡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出去,吸引更多人来到内溪,推动文旅发展走深走实。
科普教育走进课堂,培养时代新人才
实践团结合成员专业背景,为孩子们设置了各类电力特色课程,主要涵盖电力科普、趣味实验、研究前沿介绍等方面。实践团成员为学生讲解电力系统的基础概念,科普常用电力安全常识,助力同学养成正确的用电习惯。实践团成员创新教学形式,通过开展趣味实验,让孩子们在实践动手中领悟知识,还特意安排来自湖南大学空天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周全教授课题组的蒋鹏及研究稀土新材料的高剑教授学生龙凤杰为孩子们讲解课题组最新研究方向,让同学们感受科技前沿的脉搏。
“你们知道电是怎么产生的吗?”“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正确用电?”实践团成员“化身”老师,通过视频讲解、趣味实验、模拟表演等互动型方式,为当地儿童带去一堂又一堂的电力知识科普课。
此外,实践团还组织开展禁毒教育、普法教育、防溺水教育、防性侵教育等课程。7月22日,团县委副书记杨苗专门前往内溪乡慰问电遇湘“溪”实践团,邀请龙山县优秀大学生代表与实践团成员一起为内溪村学子分享青春奋斗的故事。
技术设施赋能环保,绘就生态新画卷
落实“双碳”目标,电力行业任务重、责任大,关键在人民。在这期间,实践团成员实地考察了内溪乡的电力设备基础状况,并与当地供电所员工贾美鑫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发现了当地存在部分电力设备老旧、村民难以及时感知电力安全隐患、过度用电等问题。
实践团成员将湖南大学姚文轩教授团队研发的电力安全隐患监测设备从实验室带到了内溪乡,通过现场测试、实时监控、精准反馈,该设备能准确监测电网电能质量,有效预防电力安全事故发生。
与此同时,实践团成员还通过墙绘的形式强化村民生态环保的心智。内溪村村道上两边墙壁,“幸福内溪”的字样、绿色青山的图画、幸福有爱的村民,象征着内溪村乡村振兴的一片繁荣景象。
电遇湘“溪”实践团在龙山县内溪乡开展的系列活动反响强烈,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当地村民纷纷感叹:“村里来的这群大学生,让内溪‘新’了起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35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