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呼吁和引导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口述历史·南航记忆”社会实践团将目光聚焦身边,展开了“师说访谈”系列活动,一起聆听教授们的谆谆教诲,优秀前辈的分享成为学子们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
2024年7月5日,实践团有幸邀请到了陈富林教授。
陈富林教授:广泛学习,积极实践
陈富林教授于1982年考入南航,1989年在南航研究生毕业后,由于当时高校人才空缺,选择留校任教。到现在,陈教授已经来南航42年了。
陈教授和学生们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对机械专业的看法,对学生的期许,以及当代社会背景下如何利用专业为自我赋能,为社会贡献……
陈教授提到,那个年代人才稀缺,考学机会少,大家都很珍惜上大学的机会,学习热情都很高,出现了许多努力求学的故事。
谈及对机械专业的看法时,他认为机械专业是长久不衰的,因为各种产品的产生离不开机械制造,特别是要想成为制造业大国、强国,那对机械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另外陈教授提到机械类专业涉及的知识面很广,需要学习大量的理论知识,他还强调:“除了课堂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工程经验的积累也尤为重要。”他认为工程经验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中发挥很大作用,这是机械工程专业的一个特点。
关于对人才的看法,他指出社会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有高层研究型人才的同时也需要打造基层的技能型人才,因而他鼓励学生在大学学习中要踏踏实实练好过硬本领。同时乘着时代的东风,利用好社会提供的良好学习环境和科学技术,深入实践,突破创新,在实践中增长经验,在创新中发挥才能。
陈教授言辞真挚诚恳,他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严谨的态度给予后辈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启迪,是学子们成长途中的引路人。
2024年7月8日,实践团有幸邀请到何宁教授。
何宁教授: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何宁教授于1977年考入原南京航空学院航空制造工程系,1982年留校任教,后在南航陆续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82年开始研究金属加工理论与技术,目前主要从事机械制造教学与科研。
何教授和同学分享了自己的求学、择业、教学经历,对专业的见解,对学子的建议,也和学生探讨了未来就业,课外阅读以及如何平衡课业和生活的问题……
何教授提到,由于自己那一届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所以当时的大学生们求学欲是很强的。他提及当时自己作为张幼桢教授的助手留在南航机电学院,张幼桢教授善于发现他人长处的品质令他印象深刻。何教授还分享了后来他的工作经历,除了在学校做老师,他还兼任学院书记一职。对于这份行政工作,他的心得是服务大局,真正把政治工作落实到更好地教育学生,做好科研,为国防事业服务。他认为服务好大局,自己的价值也得到了提升。
谈及机械类专业,何教授同样认为机械专业会长久存在,除此之外他还提到,机械正在走向智能化,与数字、信息相结合,也要走向绿色化,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
关于对学生的要求和建议,何教授提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好的学生心中要有自己的兴趣、目标和对未来理想生活的设想,并以此为动力和导向主动地去学习和发展。他举了他零几年与德国博士交流时,关于大学应该学什么这一问题,得到的一句回答。“How to manage your life.” 他建议学生要考虑个人需求和国家需求,想清楚自己想要怎样的职业和生活,在此基础上,管理好自己的生活,为社会作出贡献,实现自我价值。
追光而遇,沐光而行。何教授独到的见解,真诚的建议,向学子们传递了严谨的科学思维,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让学子们在踌躇中明确方向,在探索中坚定志向。
结语: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两位教授用专业知识和人生阅历为同学们传道授业解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两位教授的珍贵品质和伟大精神是我们新时代青年学子应该吸收学习以促进自我成长,见贤思齐的宝贵财富。本次采访不仅让实践团成员对学院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和全面的理解,也为广大学子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学院精神离不开老一辈的坚守与付出,也需要我们年轻一代的接力与发扬。未来,我们要不断增强学习能力,探求真知,在实践中扎根,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心怀大志,怀揣梦想,珍惜时光,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漫漫长征路,我们都需要寻觅一束光,去仰望,去追随。循着光照的方向,我们得以看见新时代青年踔厉奋发、勇立潮头的最美模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380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