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美丽鄂州,纸韵雕花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作者:陈思阳

7月7日上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在鄂州鄂城区吴都小学开展鄂州雕花剪纸非遗技艺学习,“拾遗”志愿服务队鄂州分队队长朱睿勇、刘思羽及鄂州分队全体成员参加本次活动,团队邀请鄂州雕花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曹小琴为指导老师。

本次教学从中国剪纸概述、中国剪纸代表人物及作品欣赏、雕花剪纸工具的使用三方面开展。首先曹小琴老师向成员们提出问题是否有人知道剪纸的作用,引出雕花剪纸的原始作用是作为刺绣的底样,原本是富家女子才能使用的物件。随着时间的发展,剪纸作用逐渐多样化,例如窗花,衣物图案,文创产品等,这些产品是剪纸逐渐平民化。而剪纸的图案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祝福,剪纸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族本源文化和本源哲学。

鄂州雕花剪纸因其技法独特而出名,发展到民国时期形成了正规的商会,商会将雕花剪纸卖到长江下游沿江城市,让雕花剪纸成为了当时许多人养家糊口的行当。展望世界,中国因为剪纸地区分布广泛、历史悠久,成为了世界剪纸的原乡。

其次,曹小琴老师为团队成员们介绍了中国剪纸代表人物及作品赏析。他们分别是库淑兰、王建中、王老赏等代表,他们的作品体现了他们各自的风格和精神世界。曹老师用大量时间为我们介绍了库淑兰老师的生平事迹和生活环境,成员通过库淑兰女士的照片可以看出她生活朴素,饱经沧桑。在分析了库淑兰女士生活环境之后老师展示了她的剪纸作品。老师主要展示的作品是一位女子穿着华丽的衣服,头戴凤冠,坐着大花轿,整体上看是一位新娘出嫁的场景,而且库淑兰所用剪纸颜色多样,这与她朴素的生活大相径庭。随着老师的讲解,成员们了解到这些作品不是库淑兰女士的生活写照,而是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多样的色彩展示了她内心情感的丰盈。她的剪纸之所以颜色多样,是因为一位文化馆管理员发现了她的剪纸才华并为她提供了剪纸的材料。库淑兰丰富了中国剪纸的样式与内容,剪纸见证了她与文化馆管理员知己般的惺惺相惜。

最后老师为团队成员详细讲解了如何在蜡盘上剪出精美的图案。雕花剪纸的刻刀要选择薄薄的刀刃,将需要剪成的图案放在最上面,其下垫两张纸,将三张纸片固定好,这样做是为了防止蜡盘的蜡影响作品美观。然后将刀刃垂直于纸片下刀,刀刃朝向内侧,这便于操作者控制刀片的方向。按照图案上的线条裁出需要去除的部分,留下需要的部分。这三张纸裁剪完成只保留中间那一张剪纸作为作品。

老师演示完成之后,由团队成员们进行实操练习。刚接触刻刀的队员们手法上略显生疏,尝试着找到能够掌握刻刀的方法。每个成员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在蜡盘上一笔一划的认真雕刻。长时间低头雕刻使成员们的手腕、脖颈产生一定的不适,成员们体会到了作为手工艺人的不易和辛苦,更敬佩手工艺人们的坚守。成员之间相互鼓励,顺利完成了第一次剪纸尝试。

曹老师在课后对每个成员的作品进行点评,她发现部分作品在刚刚下刀时的线条略微粗糙,但后面的线条却又逐渐自然流畅,指出这是第一次接触刻刀的适应过程;部分作品在第一次就已经是较为完美的成品,可见成员的细心和对雕花剪纸的兴趣。曹老师对这次实操练习中表现优秀的作品和成员提出表扬,鼓励成员们再接再励。

雕花剪纸起源于中国民间,通过使用剪刀与刻刀将一个个平面图案变得精美复杂,每一个图案都包含了美好的寓意。在学习期间,曹老师向我们所展示的一幅幅精美的剪纸图案,不仅展示了雕花剪纸艺术的技艺精湛,更展现出了雕花剪纸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剪纸传承人们日复一日的坚持。随着时代的发展,雕花剪纸的风格逐渐多样化,传承人们更加重视剪纸图案与现代风格的结合,让越来越多人关注到雕花剪纸。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雕花剪纸一定能够受到更多人的喜爱。(通讯员 陈思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43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些精神,红心筑梦寒假社会实践团深入社区、乡村等地进行宣讲……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纪实

社区实践团成功举办心理健康系列活动近期,大连理工大学“聚焦心理,关爱社区”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团队于马栏社区恒苑街道成功完成了一系列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实践项目。这次活动得到……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心理志愿春季自主实践纪实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AI在带来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也对不同人群的心理产生了复杂影响。为了深入探寻AI与心理之间的微妙关系,帮助人们更……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山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红色先锋团”社会实践队赴德州乐陵开展红色文化调研
为不断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助力当代青少年深入理解中国革命精神,2024年7月25日至26日,山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红色先锋团”实践队前往德州乐陵进行了红色文化的调研与宣传活动。7月25日,实践队…
二师学子三下乡:筑梦支教,感悟人生
在这个充满意义与挑战的暑期,我有幸参与了学校组织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成为“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的一员,旨在为当地的孩子们带来一系列别开生面的特色课程并充实他们的暑假时光,我期待着与这些…
青火突击队: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在参与“三下乡”实践活动期间,我有幸参与食品安全教育的课堂,这次经历让我收获颇丰。课堂上,我面对的是一群对食品安全知识充满好奇的孩子。以生动的案例和浅显易懂的语言,向他们传授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
剪影生花,探寻雕花剪纸艺术独韵
七月骄阳似火的盛夏,时间仿佛都被燥热的蝉鸣拉得无限长,我们的志愿实践活动时光却犹如白驹过隙般,最终迎来了尾声。徘徊在高铁站台回头望向来时熟悉的道路,心中充满了踌躇与不舍。回想起过去这几日实践的…
领导力的培养
作为“青火”突击队的队长,在湛江市体育学校进行文化支教和开展三下乡活动的第十四天,我们已经进入活动的尾声。每一天的体验都让我深感教育的力量,尤其是今天,我们更加专注于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养。今天…
支教下乡,情暖2024之夏
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安徒生阅读馆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大学生三下乡支教活动。自2024年7月11日起,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蓓蕾志愿服务队深入当地,为孩子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课程。 此次支教活…
唤醒“沉睡”的土地
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深入了解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土地智汇”暑期实践队于7月14日前往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采取“面对面访谈结合…
学以积勤而成,文以精思而工
运营组黄梓欣7月26日,今天的工作也与往常大抵相同:收集整理心得投稿,还有把队伍的新闻稿投送到各大平台。唯一不同的是,晚上的时候队长让我整理一份没有投稿到法政学工的稿件名单,让新闻组的小伙伴出一版…
“青火”创意激扬,教育无界探索行
运营组江俊仿在“青火”突击队三下乡支教活动的第十四天,我们再次为孩子们带来了一系列精心准备的课程,从食品安全到简笔画,再到海南地理,以及充满创意的纸模型贺扇子画,每一项活动都充满了乐趣和启发。…
妙手生花绘纸面,匠心独运制面具
夏日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了郑场镇大有社区的小院里,给这个宁静的午后增添了几分暖意。7月26日,作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的一员,我有幸参与了这次别开生面的“三下乡”社会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