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红“设”青年实践时:手绘乡村•益心美育 ——设计学院“童手绘团结·共画民族情” 社会实践

来源: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童手绘团结·共画民族情”实践团 作者:张春凤

手绘乡村•益心美育——设计学院“童手绘团结·共画民族情” 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梁溪区金河湾社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为深入学习党提出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理念,把握乡村振兴的重大任务。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来自4个专业的15名学生组建“童手绘团结 共画民族情”社会实践团队,与无锡市梁溪区金河湾社区儿童一道手绘民族情。

悠悠梁溪城·浓浓民族情

在江苏省无锡市的中心,有一片承载着深厚文化历史与民族团结精神的热土——梁溪区。梁溪,这一自古便是无锡别称的区域,不仅见证了无锡三千年的文明演进,更在新时代成为了多民族和谐共生的典范。在这片土地上,吴文化、江南水文化与工商文化交织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梁溪文化。进入新时代,梁溪区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作为一个多民族城区,梁溪区现有回、满、苗等34个少数民族,人口近万。在梁溪区的文化历史与民族团结相结合的过程中,一系列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活动应运而生,让梁溪区不仅展现了自身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还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情感认同。

其次,暑期社会实践使大学生能够更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

实地考察

6月下旬至7月中旬,“童手绘团结 共画民族情”社会实践团队队员走进无锡市梁溪区金河湾社区,开展为期3周的“童手绘团结 共画民族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民族团结为切入点,围绕金河湾社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方针进行设计。

实地调研

实践团前往金河湾社区

与社区书记一同探讨墙绘细节

调查研究是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亦是做好墙绘设计的基本功。实践团成员与社区领导密切交流,深入探讨墙绘内容与形式。实地调研墙绘选址,最终将墙绘安排在金河湾社区辖区内的桥洞下。桥洞作为城市交通设计下的灰空间,也是当地居民避暑纳凉的好地方,通过墙绘的方式赋予桥洞色彩,激活灰空间活力。选址距离儿童活动广场仅10分钟步行距离,实践团紧密响应国家15分钟生活圈建设要求,在人流密集处以墙绘的形式展现自身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还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情感认同。

绘画步骤

1

Step①起稿调色

2

Step②:绘画上色

“你再多加几个层次,让苗族少女的银饰更加立体”。7月5日,在35℃的炎炎烈日下,实践团成员正式开始墙绘项目。墙绘期间,同学们迎着朝阳,伴着晚霞,和烈日较量,和暴雨赛跑,从炭笔一步步描边、颜料一笔笔修型、到丙烯一点点填色…汉族、傣族、蒙古族、苗族等民族青年形象栩栩如生。好一幅民族大团结的图画!

实践团成员上色、与当地儿童共绘

墙绘过程也吸引了许多当地居民和小朋友们的驻足观赏,实践团成员亲切地邀请他们加入绘制并给予耐心指导。“哇,苗族姑娘的银饰真好看呐!”“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真是丰富多彩!”“太厉害了,让我们家小娃长大了也学画画,去帮助更多的人”……居民们脸上的笑容和你一言我一语的评价,是对实践团成员最大的肯定和最好的鼓励。邀请社区儿童一起绘画更是响应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号召,回归尊重“儿童高度”“儿童权利”“儿童天性”的人本“儿童视角”。尊重儿童认知空间的视角、认识能力和创造力,创造一个保障街道串联性、尺度适宜性、可以激发儿童游戏天性的街道空间场所。儿童以更为独立、自由、平等的身份参与儿童友好街道空间的研究和营建,使“对儿童的研究”变“有儿童的研究”,维护街道作为儿童生活场所的身份,重启街道作为公共生活空间的社会活力感与融洽感。

3

Step③:墙绘成果

在无锡市梁溪区金河湾家园的静谧桥洞之下,一幅由大学生们倾心绘制的墙画悄然成为社区的新亮点。这幅墙绘,是青春与信仰的交响乐章,大学生们以画笔为媒,将党的光辉历程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大家庭紧密相连。画面中,党的旗帜如同温暖的阳光,照耀着五十六个民族儿女携手并进的身影,他们身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笑容满面,共舞一曲团结的赞歌。这不仅是艺术的展现,更是对“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理念的生动诠释。

设计学院的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党领导下的民族团结事业的热爱与支持,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积极作用。这幅墙绘,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不同民族的心灵,传递着团结、互助、和谐的正能量,让社区的每一个角落都洋溢着民族团结的温馨氛围。

悟感受·民族情谊

一笔一故事,一画一风景,一墙一文化。墙绘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式,它不仅仅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实践团成员在美化社区环境中发挥专业力量,在深入基层办实事中尽显青年担当,进一步厚植了家国情怀,积蓄了奋进力量。

未来,越来越多江南设计人将奔赴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自我成长的路上,用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共同守护这份纯真与美好,成为民族团结之花盛开、儿童友好之树茁壮成长的幸福家园。以青春之我 绘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

来源:“童手绘团结·共画民族情”实践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49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三下乡:錾子石村甜柿种植带来的启示
近年来,錾子石村依靠种植甜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发展之路,为其他乡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发。錾子石村因地制宜,精准选择甜柿作为主导产业,这启示其他乡村要充分挖掘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找准适…
传美立德,守护天使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交流与成长支教团的成员们依旧怀揣着热情与爱心,以美育与知识为羽翼,助力学生们翱翔在成长的天空。支教过程中,支教团成员为了传道授业解惑,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讲授着各…
政法三下乡,“童”心绘梦想
大学生网报7月27日讯(通讯员汪志豪毛丹)为了更好地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的“心系长寿,政法共筑”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于近日与重庆市公孝律师事务所的徐斌律师进…
山西师大学子三下乡:以调研之笔,绘生态汾河
2024年7月26日,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绿色先锋队的身影活跃在汾河公园,他们怀揣着对生态保护的热忱,展开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社会实践活动,旨在检测水质状况以及进行科普调研,为守护汾河的生态健康贡献力…
山高水长,我们一同成长
盛夏的故事,是开始是结束,是成长是痛苦,是充实是遗憾,是快乐是不负此行。美好的相遇是上天撒的一条花路,悄然的离别是我们以爱之名的收藏。所以,别伤心,花自然会开,我们也终会再相遇。故事开始于2024…
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赴贵州黔行文化队召开调研筹备会议
7月18日晚21时,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赴贵州黔行文化队开展调研筹备会议,会议以腾讯会议的方式线上举行,由队长石祖优主持,全体队员参加。本次会议主要是进行社会实践项目内容的了解及后期工作任务的…
电商进乡村,振兴小洲村
经济与管理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湖北学子三下乡:电商进乡村,振兴小洲村(作者刘念)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重大国策,旨在解决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问题,推动农业农村持续健康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对以…
恩施州利川市暑期三下乡心得感悟
参加恩施利川暑期“三下乡”活动,是我人生中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这次活动不仅让我有机会深入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更让我亲身体验了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收获了成长与感动。活动的第一站是利…
“红旗渠精神”激荡青春梦
"红旗渠精神"激荡青春梦在青春的热烈与梦想的交织中,安阳师范学院近日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团日活动——“红旗渠精神我来讲”。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知识与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青年学子们…
錾子石村甜柿种植:提升乡村影响力的新引擎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錾子石村凭借甜柿种植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对乡村影响力的提升发挥了显著作用。过去,錾子石村默默无闻,经济发展滞后。然而,自引入甜柿种植以来,情况发生了巨大改变。如今,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