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二师学子赴烈士纪念馆调研:英灵昭日月,事迹耀山河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作者:查明珠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7日电(通讯员 查明珠)为了学习仙桃陈场镇先烈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7月23号,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仙桃市陈场镇政府负责人的带领下来到了幼松村的胡幼松烈士纪念馆。

图为志愿者们在胡幼松烈士纪念碑下的合照。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查明珠 供图

在参观胡幼松烈士纪念馆之前,陈场镇政府负责人提前带我们通过往期的数据,带我们进行调研,调研革命老区的基本情况、面临的境遇和问题、对策和建议。

一、沔西革命老区的基本状况

沔阳西区是鄂中早期的“革命中心地带”,其东起沔城,西至老新镇(属潜江市),南到东荆河,北抵剅河、三伏潭,纵横百余里。沔西坡段场(今陈场镇幼松村),是中共沔西革命根据所在地,先后建立了湘鄂西省、西北联区财政经理部、中共段市区委员会、段市区苏维埃政府等18个单位。这块用先烈鲜血染红的土地,是一个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是工农革命军第五军诞生地。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时期,这里曾发生过震惊荆楚大地的革命浪潮,对湘鄂西洪湖根据地的建立和壮大红二军团,作出了重要贡献。这里的烈士事迹是鄂中人民心中的一盏明灯,其中就以胡幼松烈士为代表。

为保护红色资源、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1977年,省、地、县共同出资1.8万元,在原坡场大队建设胡幼松烈士纪念馆,并于同年将坡场大队更名为幼松大队,以此纪念和缅怀革命先烈。1978年5月,纪念馆对外开放。2018年6月,市委、市政府拨款1500万元,将胡幼松烈士纪念馆、纪念碑迁址重建,重建后的纪念馆、纪念碑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70平方米,于2019年9月建成对外开放。新的胡幼松烈士纪念馆、纪念碑自2019年落成开馆以来,来自全国各地到此瞻仰的青少年和革命群众有近18万人次,是湖北省人民政府首批确定的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也是湖北省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湖北省廉政教育基地,其革命光荣历史既重要且十分丰富。

沔西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胡幼松烈士纪念馆这个重要载体。胡幼松烈士纪念馆是承载沔西乃至仙桃市红色革命资源的重要场所,是弘扬展示革命精神的重要窗口,依托纪念馆的教育功能将抽象、无形的精神文化转化为具体、有形的可感物体,展示红色文化的先进力量,让群众更好的将红色文化由“外化于行到内化于心”。今年以来,胡幼松烈士纪念馆共接待新疆兵团、湖南等全国各地来访4万余人次,更大范围的宣扬了沔西红色文化。

二、面临的境遇和问题

(一)馆长接班人培养问题。胡幼松烈士纪念馆现任馆长唐敦新同志,现年74岁,原幼松村支部书记、镇文化站站长,胡幼松烈士纪念馆内展品搜集及展陈均由其负责,该同志现仍保持着一腔热忱,积极投身红色基因传承。但由于该同志年岁已高,身体日渐衰老,馆长接班人人选暂无对象,红色基因传承的问题极为突出。

(二)接待承载问题。胡幼松烈士纪念馆现有全职工作人员2人,兼职人员1人,暂无专职讲解员,专业讲解员是红色文化宣扬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但纪念馆讲解队伍不完备。接待团体过大时,由于讲解员人数不足且讲解水平不高,不能全面系统介绍烈士事迹和沔西革命斗争史。

(三)日常运行和维护问题。作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每月接待人数可达5000余人次。由于免费对外开放,市级财政每年拨付的10万元经费,基本上只能支付职工的工资及日常水费、电费等开销,无法满足其他开支。一是展陈文物及内容需及时保养和更新。二是随着时间推移,纪念馆建筑和设施需维修。三是需要聘请讲解人员。四是无硬化停车场,目前场地狭窄,车辆停靠难、掉头难。

三、对策和建议

(一)迅速选定馆长接班人人选。传承红色文化最主要的是精神传承,建议在胡幼松烈士的家乡幼松村进行人员推选,选拔有奉献精神、热爱历史、有文化水平的共产党员,来担任胡幼松烈士纪念馆的馆长接班人。

(二)打造标准的服务体系。一是充实管理及讲解员队伍,聘用有亲和力、专业能力较强的专职讲解员,并统一进行讲解知识培训,透彻掌握胡幼松烈士事迹及相关历史。二是完善专业讲解设施设备,需配备专业的音响、电子讲解器,能够实现实时传声功能,做到一人讲话多人收听,同一场地多组使用。

(三)加大财政经费投入。目前胡幼松烈士纪念馆馆长、副馆长工资每月仅有1000元,完全凭着执着和奉献精神开展工作。一是建议提高整体工资水平。二是需聘请专业讲解人员及日常修缮维护人员。三是需建设约1000平方米、可施划20个车位的停车场。

红色文化的传承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是民族历史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全民共同传承和发展。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老区人民在艰苦卓绝的年代所创造出的不朽业绩以及用生命和热血谱写的革命史实,为我们留下了无比宝贵的财富。不忘来时的路,“红色资源”才能取之不竭;时刻保持初心,“红色基因”就会生生不息。红色文化的传承发展不仅需要依托内部因素,更要借助外部多种因素,多管齐下,才能拓宽其传承发展的深度与广度。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实地去参观了胡幼松烈士纪念馆,在参观中,我们不仅了解到胡幼松烈士的事迹,还切实和负责人探讨记录了需要的调研数据等等。

图为志愿查明珠在胡幼松烈士纪念馆观看给革命历程。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孙湘婷 摄

图为拍摄的胡幼松烈士纪念雕像。 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查明珠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50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山长黛,绿水长流 ——记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河小青”志愿服务

为保护涪江生态环境,提升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激发大家热爱河流、保护环境的意识,共建一个绿色家园,,并引导更多志愿者投身生态环保事业,2024年5月8日12:30,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乐道拾遗,童心筑遗 —记梦想课堂志愿服务专项支队第255期

童心筑梦,非遗传承。为了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2024年4月27日14:00,重庆移通学院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梦想课堂”志愿服务支队怀着激动、热情的心情前……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乐道拾遗,童心筑遗 ——记梦想课堂志愿服务专项支队第255期

童心筑梦,非遗传承。为了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2024年4月27日14:00,重庆移通学院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梦想课堂”志愿服务支队怀着激动、热情的心情前……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去除硝烟,清新校园 ——记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四月“禁烟控烟”专

为给同学们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校园学习环境,保证八教师生的身心健康,树立吸烟有害身体健康的意识。2024年4月,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禁烟控烟”专项服务支队以招募班团的形式在第……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争当河小青,护河我先行 ——记“河小青”志愿服务专项支队第2期

为引导广大青少年争做保护生态环境的倡导者、维护者、践行者,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促进涪江生态健康。2024年4月15日13:00,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河小青”志愿服务专项支队在长江……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健康身心,快乐常伴 ——记“暖夕阳”敬老爱老志愿服务专项支队第十一期活

为弘扬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提升老年人对健康生活的认知。2024年4月14日14﹕00,重庆移通学院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前往汇泽养老院开展了以“健康身心,快乐常伴”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指尖魔法,折纸悦动生命 ——记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春蕾课堂

为了让小朋友们感受折纸的魅力,体会蕴含在折纸文化中的中国智慧,传承优秀文化。2024年4月13日14:00,重庆移通学院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春蕾课堂”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怀着奉献、友爱……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赋能志愿者,携手向前行 ——记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花果培训第十二

为推进干事们对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各个部门工作内容的具体了解,了解新学期的志愿服务,落实本学期的工作任务。2024年3月27日12:00,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别都书院四维空间…… 杨绽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最新发布

邵阳学院“青春扬壮志,微火照塘红”社会实践团下乡新邵县:热血志愿教育,厚植文化基因
【通讯员:李婕关俐婧】7月26日上午,邵阳学院文学院的“青春扬壮志,微火照塘红”志愿服务团在新邵县湾里村湾里完全小学开展教育志愿活动。晨曦微洒,随着清脆的铃声划破宁静,孩子们如欢快的小鸟般飞奔回教…
一字一句皆乡情,普通话共筑乡村振兴梦
一字一句皆乡情,普通话共筑乡村振兴梦7月25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情系桑梓,言通华夏”实践队踏上了前往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瓦屋乡司前村的旅程。他们的目标明确而坚定——通过推广普通话,为乡村振兴贡…
铭记使命踏征程 矢志不渝创新篇—赴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研学
铭记使命踏征程矢志不渝创新篇—赴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研学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传承红色基因,7月17日,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赴湖北省武汉市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院开展学习实…
乡音新韵,普通话桥梁连接乡村梦想
乡音新韵,普通话桥梁连接乡村梦想7月8日至12日,曲阜师范大学“情系桑梓,言通华夏”实践队踏上了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瓦屋乡司前村的土地,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普语传情、共筑乡梦”的普通话推广活动。这次活…
邵阳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赴湾里村支教活动
(通讯员:李婕关俐婧)邵阳市新邵县湾里村,7月27日讯——在这个充满欢声笑语的夏日午后,李婷老师和孙佳老师带领的“青春扬壮志,微火照塘红”志愿服务团,在湾里完全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字谜游戏,将…
乡音悠扬,普通话桥梁筑梦乡村小学
乡音悠扬,普通话桥梁筑梦乡村小学7月28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情系桑梓,言通华夏”实践队,怀揣着对教育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踏入了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偏远乡村小学,正式启动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普通话…
播种未来:一周志愿教育之旅的感悟
在这一周的教育旅程中,我们志愿者团队与一群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小朋友们共同探索了多元文化的奥秘、情绪的奥妙、环保的智慧以及手工艺术的无限可能。这四堂课程,每一堂都像是一颗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
湖北学子三下乡:你我共兴向未来,别出生天笑开颜。
大学生网报本网讯(作者:赵旷怡)在早市的喧嚣中,我们也注意到了乡村居民的心理状态。他们或忙碌于售卖自家的农产品,或悠闲地品尝着早餐,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幸福的笑容。我们抓住这一机会,对部分居民进行…
河南科技大学“红韵薪火,青年力行”实践团队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为了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使爱国主义精神深入人心,7月5日至7月15日河南科技大学河洛书院“红韵薪火,青年力行”实践团以集中实践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前浪”护“后浪”团队赴佳县金明寺中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发扬建大学子奉献、服务、友爱的志愿服务精神,同时进一步关注乡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2024年6月伊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护航成长与爱‘童‘行”社会实践团队一行9人到达陕西省榆林市佳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