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愚公精神”,探索乡村振兴之路。2024年暑假,临沂大学春风“化”雨乡村振兴实践团从山东远赴遵义,来到大发渠及大发渠纪念馆等地,学习“愚公精神”,传递青春光亮,书写青年担当。
大发渠位于贵州省遵义县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该渠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它是上世纪90年代初,时任团结村草王坝大队支书的黄大发带领大家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
7月22日上午,临沂大学春风“化”雨乡村振兴实践团来到贵州省遵义县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沿着蜿蜒曲折且陡峭险峻的渠道路线,实践团成员们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探寻之旅。成员们的每一步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不屈的精神,亲身感受着当年黄大发老支书带领村民们在绝壁上凿渠的无尽艰辛与顽强意志。到达大发渠后,实践团成员们不仅被大发渠的雄伟壮观所震撼,更被其中蕴含的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深深打动。这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激励着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图为实践团成员们重走渠道路线,来到大发渠
7月22日下午,临沂大学春风“化”雨乡村振兴实践团又来到了大发渠陈列馆。在陈列馆中,实践团成员们深入了解了黄大发书记带领百姓修建大发渠的故事。在启动修渠后,第一次修渠因为由于缺乏技术、物资,导致红旗水利设计不合理、高程不准、取水量小、渗漏严重等问题以失败告终。黄大发书记为了掌握修渠知识,用了三年时间,随身带着《新华字典》从头学习,进而深入学习水利知识,明白了如何修渠。在正确的理论知识引导下,再次修渠取得了成功,实现了世代草王坝人的梦想。在修建大发渠的过程中,黄大发书记三次流泪,第一次——修渠失败,第二次——痛失亲人,第三次——通水!在三次流泪中,实践团成员们深深的被黄大发书记坚持不懈、一心为民、艰苦奋斗的精神所打动。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修建大发渠的工具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通过参观大发渠及陈列馆,春风“化”雨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们不仅详细了解了黄大发书记的感人事迹,而且感受到了当代“愚公精神”的内涵和力量。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要保持团结协作、吃苦奉献的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弘扬当代“愚公精神”,积极投身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让青春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挺膺担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55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