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河南科技大学“红韵薪火,普语万家”实践团队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来源:河南科技大学河洛书院 作者:柴紫怡

在这个炎炎夏日,一群怀揣着传承红色文化、推广普通话热情的青年学子,组成了“红韵薪火,普语万家”社会实践团,他们跨越山川湖海,深入乡村社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语言无障碍,沟通无界限”的美好愿景。自7月5日起,一系列丰富多彩、意义深远的推广普通话活动在河南洛阳及周边地区火热展开,不仅点燃了村民们学习普通话的热情,更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文化传承与交流的种子。

开篇:宜阳水磨头,问卷启航程

7月5日,实践团的首站来到了宜阳县城关镇水磨头社区。清晨的阳光洒在蜿蜒的小道上,队员们手持精心设计的问卷,面带微笑,走进了一户户人家。问卷内容涵盖了村民对普通话的认知程度、使用习惯以及学习需求等多个方面,旨在通过数据收集,为后续更有针对性的推广活动提供依据。村民们积极参与,纷纷表达了对普通话重要性的认识及学习愿望,一位大爷感慨地说:“现在出门在外,会说普通话方便多了,希望孙子们也能学好。”

图为实践成员进行推普实情调查 刘静怡/供图

深入:香泉村韵,敬老情深

7月7日,实践团转战至宜阳县香鹿山镇香泉村,继续通过社区调查推广普通话。并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河洛大鼓表演。河洛大鼓,作为河南地区的传统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韵律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受喜爱。队员们巧妙地将普通话元素融入表演之中,通过趣味横生的对话和生动的情节,让老人们在享受文化盛宴的同时,感受到了普通话的魅力。老人们笑得合不拢嘴,纷纷表示这样的活动既新鲜又有趣,希望以后能多举办。

拓展:孟津三村行,语通民心

7月10日,实践团的足迹延伸至孟津区会盟镇的铁炉村、吕村和双槐村。他们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们面对面交流,耐心讲解普通话的重要性及学习方法。队员们还组织了简单的语言游戏,如绕口令、词语接龙等,激发了村民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孩子们更是踊跃参与,他们的欢声笑语成为了这个夏天最美的风景线。

图为实践地小朋友经过培训后自己敲河洛大鼓 刘明赏/供图

播种:校园润苗,普语花开

7月14日,实践团将推广普通话的阵地转移到了校园,来到了宜阳县实验初级中学和永和希望小学。在这里,他们不仅开展了多场普通话宣传教育讲座,还精心编排了河洛大鼓节目,邀请学生们上台互动,通过表演加深对普通话的理解和应用。小学生们穿着统一的校服,瞪大眼睛,认真聆听着每一个发音,那份纯真与热情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感动。

此外,实践团还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媒介资源,广泛宣传普通话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他们制作了精美的宣传海报和手抄报,张贴在校园各个角落;还开设了普通话学习专栏,定期发布学习资料、教学视频等内容,供学生们自学参考。

图为实践队员在实践地进行普通话培训 邓晋曦/供图

分散实践:星火燎原,普语遍地

除了集中社会实践外,实践团的成员们还利用假期时间,在各自同学的家乡就近开展推广活动。从北国的冰雪小镇到南疆的热带雨林,从东部的繁华都市到西部的辽阔草原,普通话的推广之火被点燃,并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地。他们走进乡村,走进社区,走进校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推广普通话的使命,让普通话成为连接人心的桥梁,让文化交流更加顺畅无阻。

结语:红韵传承,普语未来

“红韵薪火,普语万家”推普实践团的活动虽然已落下帷幕,但推广普通话的征途才刚刚开始。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家携手并进,共同为构建和谐、文明、开放的语言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普通话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语言,让红韵薪火照亮每一个心灵,温暖每一个家庭,普语万家,共筑中国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55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星野志愿服务队见面啦

今日参加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星野志愿服务队(五期)的首次见面会。朱队长以温和而清晰的语调,向我们介绍了队伍的基本情况,并且一一细致说明,字里行间透着对志愿工作的热忱与责任感。…… 吃老师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学院走进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本网讯(记者丁紫涵)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月13日下午,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扎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以检查促规范,以分享促提升”我院商务英语教研

为深入推进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保证教学秩序良好运行。4月24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教研室在406办公室开展期中教学质量检查…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与校长有约”读书游园会2025年4月22日至23日,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

传媒技术学院开展“周末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六)

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丰富社区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传递青春正能量,4月19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学生前往东昌府区柳…

最新发布

玉林师范学院:板凳课堂聚民心 民汉双语共交流
7月20日至7月24日,文学与传媒学院志愿服务实践团实地走访玉林市所有少数民族村落,并在玉林市兴业县、北流市等5个少数民族村落开展民汉双语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一行20余人深入街道、田间,实地走访村民、村委…
湖北医药学院第二临床学院“心希望”志愿服务队暑期志愿服务活动
7月6日下午15:00至18:00,“心希望”暑期志愿服务队在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医院开展“倾听你的声音”系列陪伴活动。十名志愿者从“心”出发,给予精神病患者们诚挚的关怀与暖心的陪伴。活动前期,为丰富活动形式…
科大学子三下乡:活化非遗,赋能乡村
科大学子三下乡:活化非遗,赋能乡村大学生网报洛阳7月27日电(通讯员孙天朔)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艺科融承,古韵今辉”支教实践团在洛阳市伊川县高山镇高东村高东小学开展社会实践工作。团队的主要…
暑期“三下乡” | 开展农家乐、民宿实践调研活动
7月16日,南宁职业技术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的社会实践队踏上了南宁市西乡塘区忠良村的土地,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探究、学习农家乐与民宿经营”的实践活动。期望从中汲取创新创业的灵感与力量。在忠良村,店主热情…
穿越时空寻五马,寓教于乐育新苗
7月23日,杭州市萧山区美哉社区的孩子集体穿越到了古代,还摇身一变成了“采宝客”。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这是杭州师范大学耕远文化公益服务中心项目部成员叶凝给孩子们设置的历史文化探索情境。这次…
玉林师范学院:中外青年“谊”路行 共话中国好故事
为引领国际学生实地感知和体验中国文明和红色历史文化,增进他们对中国故事的理解,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促进中外青年在活动中增进了解、收获友谊、共同成长,7月25日,玉林师范学院…
寿光蔬菜:绿色农业的中坚力量
中国青年网临沂7月25日电(通讯员张城瑞)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寿光市以打造“中国蔬菜种业硅谷”为目标,不断完善政策体系,推动种业研发与市场推广的深度融合。近年来,寿光市围绕蔬菜全产业链标准化…
临沂大学三下乡:走进大发渠,学习“愚公精神”
学习“愚公精神”,探索乡村振兴之路。2024年暑假,临沂大学春风“化”雨乡村振兴实践团从山东远赴遵义,来到大发渠及大发渠纪念馆等地,学习“愚公精神”,传递青春光亮,书写青年担当。大发渠位于贵州省遵…
华南师范大学学生追寻红色足迹,赓续青年使命
(通讯员:蔡晓银郭静怡)乡村振兴的浪潮已涌向粤北山区,为了以红色文旅推动乡村经济发展,7月12日至18日,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新绎南雄队赴广东省韶关市南雄油山镇(以下简称为“新绎南…
学建军故事,习红色精神
品读学习建军故事,感受革命先辈留下的红色精神。正值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7月26日,杭州师范大学耕远文化公益服务中心项目部成员陈夕贝在为小朋友们带来了《重读建军故事,铸就建军精神》党建主题课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