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园学子社会实践:返家乡,琉璃韵主题宣讲活动
翡翠通帘影,琉璃莹殿扉。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琉璃这项技艺变得鲜为人知。来自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的乡韵琉璃文化推广实践团队不甘让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蒙尘,决定以调查问卷为先导,于2024.8月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开展一场面向广大师生及市民的琉璃文化推广宣讲活动。
通过前期的问卷调查,乡韵琉璃文化推广实践队发现琉璃文化在可持续发展中还潜藏着部分问题,为了更好的了解以及推广琉璃文化,实践团队决定在问卷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开启实际调研的征程。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实践队员先后到达了琉璃厂与琉璃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
一、实地调研:深入琉璃场,探寻文化之源
在正式宣讲前他们首先来到了位于山东淄博博山的历史悠久的琉璃场,这里是琉璃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承载着无数匠人的智慧与汗水。从原料的筛选、成型到烧制、施釉,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汗水。在通过与工匠师傅们的深入交流得知,琉璃的制作十分精妙复杂。根据工匠介绍,琉璃的失败率极高,一般的作品的成功率只有20%——30%。这就意味着在大量的制作过程中只有极少数的作品能够完成并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在参观工厂的过程中,实践团队的队员跟随琉璃工匠参观学习了琉璃的具体制作。在设计阶段,队员们亲手参与琉璃的设计,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出琉璃的图案形状与颜色,在设计师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艺术设计。他们不仅见识到了许多实用的琉璃制作技艺,更深刻体会到了琉璃文化所蕴含的匠心精神与传承价值。
二、博物馆之旅:穿越时空,领略文化之美
随后,团队成员们又马不停蹄地前往了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团队成员们首先抵达博山琉璃博物馆,在这里,他们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亲眼目睹了古代琉璃制品的精美与辉煌。博物馆的设计极具艺术特色,采用传统的琉璃瓦与青砖。博物馆内展出的每一件琉璃作品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以无声的语言诉说着琉璃文化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成就。团队成员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仔细观察展品的每一个细节,不断加深对琉璃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三、宣讲活动:传播文化,点燃希望之火
这次实地调研为乡韵琉璃文化推广实践队伍进行琉璃文化宣讲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实地调研和参观学习的基础上,团队成员们精心策划了一场琉璃文化宣讲活动。根据问卷调查结果以及参观发现,大部分人对于琉璃的了解并不完全,大部分被调查者仅仅只听过琉璃的名字,见过琉璃的成品,但并不了解琉璃的种类以及琉璃的制作工艺以及其艺术价值。乡韵琉璃推广实践团队决定设计开展宣讲活动。从琉璃的起源历史,种类,特殊技艺面向以青少年为主体的人群开展了一场宣讲活动。乡韵琉璃文化推广实践团在决定在琉璃的发源地博山开展宣讲活动。
本次宣讲中邀请了琉璃制作领域的专家学者和资深工匠作为嘉宾,为广大师生和市民进行科普琉璃的发展史以及共同分享琉璃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传承价值。
据专家介绍博山琉璃,起源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这里丰富的石英砂资源为琉璃的炼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据考古资料显示,博山琉璃的生产历史已有上千年之久。早在西周时期,博山地区就已经开始制作琉璃制品,唐代时尤为发达,宋代称“药玉”,明代称“硝子玉”,清代称“料器”,民间犹称“料器”。在商朝时期,博山地区富饶的石英砂资源为琉璃的炼制提供了条件,古代工匠们运用火炉和工艺技术,将石英砂熔化成琉璃,创造出形色各异的琉璃器皿。
随着时间的推移,博山琉璃的工艺逐渐发展完善,并在宋、元、明、清等朝代达到极盛。特别是明代时期,博山琉璃在宫廷和贵族中享有盛誉,被誉为“琉璃艺术的代表”。然而,到了清朝中后期,由于战乱和社会动荡的影响,博山琉璃的生产技艺逐渐失传,原有的工坊也逐渐消亡。但幸运的是,近年来随着文化复兴和保护意识的觉醒,博山琉璃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实践队成员利用PPT向馆广大师生以及市民朋友介绍了博山琉璃的不同形制不同风格。全面为广大师生以及市民科普琉璃文化,为琉璃文化在内的广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博山琉璃色彩斑斓、形态各异,既有华贵雍容的宫廷风格,也有清新脱俗的民间风情。在宣讲阶段,实践队员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多种形势向广大师生及市民展示琉璃的魅力。社会实践队员利用图片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了鸡油黄、鸡肝石、金红等不同的色料的琉璃制成品,同时通过问答的形势调动观众的积极性。在宣讲会过程中来会观众积极回答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实践队员积极进行解答,在“一来一会”中双方默契配合,宣讲会顺利进行。在整个宣讲会中,实践队员积极活跃气氛,与观众进行互动整个会议顺利开展。在宣讲会结束后,大部分市民都向实践队员反映在本次活动中获益匪浅,对于琉璃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本次宣讲活动中实践队员以饱满的热情介绍宣传琉璃文化并呼吁广大市民了解琉璃文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58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