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返家乡,琉璃韵主题宣讲活动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翻译学院 作者:乡韵陶琉文化推广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返家乡,琉璃韵主题宣讲活动

翡翠通帘影,琉璃莹殿扉。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琉璃这项技艺变得鲜为人知。来自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的乡韵琉璃文化推广实践团队不甘让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蒙尘,决定以调查问卷为先导,于2024.8月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开展一场面向广大师生及市民的琉璃文化推广宣讲活动。

通过前期的问卷调查,乡韵琉璃文化推广实践队发现琉璃文化在可持续发展中还潜藏着部分问题,为了更好的了解以及推广琉璃文化,实践团队决定在问卷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开启实际调研的征程。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实践队员先后到达了琉璃厂与琉璃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

一、实地调研:深入琉璃场,探寻文化之源

在正式宣讲前他们首先来到了位于山东淄博博山的历史悠久的琉璃场,这里是琉璃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承载着无数匠人的智慧与汗水。从原料的筛选、成型到烧制、施釉,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汗水。在通过与工匠师傅们的深入交流得知,琉璃的制作十分精妙复杂。根据工匠介绍,琉璃的失败率极高,一般的作品的成功率只有20%——30%。这就意味着在大量的制作过程中只有极少数的作品能够完成并达到预期的艺术效果。在参观工厂的过程中,实践团队的队员跟随琉璃工匠参观学习了琉璃的具体制作。在设计阶段,队员们亲手参与琉璃的设计,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出琉璃的图案形状与颜色,在设计师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艺术设计。他们不仅见识到了许多实用的琉璃制作技艺,更深刻体会到了琉璃文化所蕴含的匠心精神与传承价值。

二、博物馆之旅:穿越时空,领略文化之美

随后,团队成员们又马不停蹄地前往了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团队成员们首先抵达博山琉璃博物馆,在这里,他们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亲眼目睹了古代琉璃制品的精美与辉煌。博物馆的设计极具艺术特色,采用传统的琉璃瓦与青砖。博物馆内展出的每一件琉璃作品都是历史的见证者,它们以无声的语言诉说着琉璃文化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成就。团队成员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仔细观察展品的每一个细节,不断加深对琉璃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三、宣讲活动:传播文化,点燃希望之火

这次实地调研为乡韵琉璃文化推广实践队伍进行琉璃文化宣讲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实地调研和参观学习的基础上,团队成员们精心策划了一场琉璃文化宣讲活动。根据问卷调查结果以及参观发现,大部分人对于琉璃的了解并不完全,大部分被调查者仅仅只听过琉璃的名字,见过琉璃的成品,但并不了解琉璃的种类以及琉璃的制作工艺以及其艺术价值。乡韵琉璃推广实践团队决定设计开展宣讲活动。从琉璃的起源历史,种类,特殊技艺面向以青少年为主体的人群开展了一场宣讲活动。乡韵琉璃文化推广实践团在决定在琉璃的发源地博山开展宣讲活动。

本次宣讲中邀请了琉璃制作领域的专家学者和资深工匠作为嘉宾,为广大师生和市民进行科普琉璃的发展史以及共同分享琉璃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传承价值。

据专家介绍博山琉璃,起源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这里丰富的石英砂资源为琉璃的炼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据考古资料显示,博山琉璃的生产历史已有上千年之久。早在西周时期,博山地区就已经开始制作琉璃制品,唐代时尤为发达,宋代称“药玉”,明代称“硝子玉”,清代称“料器”,民间犹称“料器”。在商朝时期,博山地区富饶的石英砂资源为琉璃的炼制提供了条件,古代工匠们运用火炉和工艺技术,将石英砂熔化成琉璃,创造出形色各异的琉璃器皿。

随着时间的推移,博山琉璃的工艺逐渐发展完善,并在宋、元、明、清等朝代达到极盛。特别是明代时期,博山琉璃在宫廷和贵族中享有盛誉,被誉为“琉璃艺术的代表”。然而,到了清朝中后期,由于战乱和社会动荡的影响,博山琉璃的生产技艺逐渐失传,原有的工坊也逐渐消亡。但幸运的是,近年来随着文化复兴和保护意识的觉醒,博山琉璃又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实践队成员利用PPT向馆广大师生以及市民朋友介绍了博山琉璃的不同形制不同风格。全面为广大师生以及市民科普琉璃文化,为琉璃文化在内的广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博山琉璃色彩斑斓、形态各异,既有华贵雍容的宫廷风格,也有清新脱俗的民间风情。在宣讲阶段,实践队员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多种形势向广大师生及市民展示琉璃的魅力。社会实践队员利用图片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了鸡油黄、鸡肝石、金红等不同的色料的琉璃制成品,同时通过问答的形势调动观众的积极性。在宣讲会过程中来会观众积极回答问题,提出自己的疑问,实践队员积极进行解答,在“一来一会”中双方默契配合,宣讲会顺利进行。在整个宣讲会中,实践队员积极活跃气氛,与观众进行互动整个会议顺利开展。在宣讲会结束后,大部分市民都向实践队员反映在本次活动中获益匪浅,对于琉璃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本次宣讲活动中实践队员以饱满的热情介绍宣传琉璃文化并呼吁广大市民了解琉璃文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58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在香榧苗圃中学习

为探究崂山村高质量发展转型之路并发掘其特色香榧产业的示范作用,2020年7月5日,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在玲珑街道的…… 沈晓帆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访崂山文化,感淳朴乡风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中“乡风文明”的深刻内涵,助力乡村振兴,7月6日,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玲珑街道…… 钱思源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探小山村村貌之变

为响应乡村振兴发展和精品村建设等新的时代热点,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团按计划,于2020年7月5日,兴致勃勃地走进崂山村,打算对它的“村…… 郦千喜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希望的山村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七月,浙江农林大学“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社会实践团赴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开展暑期调研实践。车子在村里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行驶,纵目望去,两旁齐列的桃……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小山村蝶变的背后,是这样一群人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从崂山蝶变中探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发挥专业优势助乡村振兴,浙农林学子在实践中成长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一个小山村的蝶变,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早期村里开始的特色香榧产业,这些年发展形势……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长者食堂实践之旅:从心出发,共绘温情(一)
中国青年网日照市7月23日电(通讯员王卉茗),继首次线上筹备会议的圆满召开,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青春聚力,依食助老”实践队于2024年7月23日再次聚首云端,成功举办了第二次实践会议。此次会议旨在围绕长…
对儒家文化赋能教育强国的实践探究
中国青年网烟台7月22日电(通讯员尹鑫旗)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
心得体会:陶瓷琉璃文化传承之旅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乡韵陶琉文化推广实践团的一员,我有幸参与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实践活动。我们深入淄博市博山区,通过实地调研、文化…
承陶琉乡韵,焕非遗新生
博山,著名的陶琉之乡,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这里的陶瓷和琉璃的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已经著称于世,博山陶瓷不仅以其丰富的色彩和多样的装饰手法闻名,如白釉、青釉、黑釉及各种雕塑品,还有驰名中外的…
访陶琉源地,悟非遗乡韵
初识博山的陶瓷琉璃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漫步在山东淄博的古街上,偶然间被一家古色古香的店铺吸引。店内摆满了各式各样晶莹剔透的陶瓷和琉璃制品,它们在灯光的映照下,散发出迷人的光泽,仿佛诉说着千…
老电影点亮社区,旧时光温暖居民
2024年7月29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奋进教育筑强国梦,携手追梦造未来乡”实践队队员在孙泽玮老师的指导下在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的恒盛社区开展了为期一天的“老电影点亮社区,旧时光温暖居民”为主题的…
访陶琉源地,寻非遗乡
为积极响应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博山陶琉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博山陶琉文化,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乡韵陶琉文化推广实践团队员于近期前往山东省淄博市中国陶瓷琉璃博物…
绿色农产品进乡村,三下乡行动暖民心
(作者敖嘉慧)“三下乡”是指文化、科技、卫生三方面的内容知识在农村普及,旨在促进农村文化、科技、卫生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产品“三下乡”活动…
品味王杰精神,探寻人生方向
(通讯员:刘嘉欣)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有一个承载着崇高精神的地方——王杰村。这里,诞生了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王杰。他的事迹和精神如同熠熠生辉的星辰,照亮了无数人前行的道路。为品阅王杰村所承载…
观古城风貌,感历史余音
(通讯员:张天姿)明水古城坐落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在宋元时期已成为章丘四大名镇。借本次社会实践之际,“山海心籁,细听追远”实践团的成员们与2024年7月下旬来到了明水古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