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农业大学实践团队——探索所村传统建筑,传承乡村文化瑰宝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 作者:汪昱含

安徽农业大学实践团队——探索所村传统建筑,传承乡村文化瑰宝

近年来,国家重视历史文化古迹保护,党中央和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古村落保护,如相关意见和实施方案等,在政策的推动下,徽州传统村落建筑的保护利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部分挑战,如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管理不善等问题。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7月5日至7月9日,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赴池州市陵阳镇所村村暑期实践团队前往所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成员们出发时合影留念

初入所村:古韵悠长的画卷。

在夏日的微风中,安徽农业大学实践团成员们怀着探索精神,踏上了这段令人期待的旅程,来到了池州市陵阳镇所村。这个隐匿于尘世喧嚣的村落,宛如一本被岁月尘封的史书,静静等待着被翻阅。尽管今日天气炎热,路上行程相对困难,但是实践团成员们依然毫不抱怨,他们怀着高昂的心情和肩负乡村振兴的使命,正式开启了本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倾听故事:岁月中的低语倾诉

实践团成员们首先来到了所村村委会,与村内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了解所村大致情况,并获取了所村的基础资料。所村的村干部在村委会的会议室里热情的接待了实践团成员们,并向成员们讲述了村庄背后的动人故事。村书记目光炯炯,声音沉稳而有力,缓缓开启了村庄的历史画卷。他说到“我们村,曾经是一片贫瘠之地,村民们过着艰苦的生活,但是大家从未放弃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成员们聚精会神的听着,他们了解到,所村作为一座具有两千余年历史的古村落,其建设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古今岁月,从建筑布局形态到建筑单体,无不闪现着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芒和祖祖辈辈的人文关爱。、

实践团成员们与村干部进行交流

建筑之美:凝固的艺术时光。

漫步于所村,成员们看到村落的传统建筑虽大多历尽沧桑、几经兵燹,但村内还完好保存有十五、六幢建于明、清时代的古建筑。最为著名的是一幢始建于明代早期的古代学宫——太平山房,太平山房是安徽省现存古建筑中少见的保存完好的明代建筑,也是中国徽文化的一方见证,具有较高的人文价值及历史价值。村里人告诉成员们,太平山房就是所村的陈氏宗祠,原名叫做恒德堂。在唐代天宝年间陈氏先人曾出谷济荒,被朝廷旌为义民,有“官礼”的赐额,陈孟贤在其故址上建恒德堂作为住居之所,但在嘉靖十八年时不慎被火烧了一部分,后族人捐资修复时将规模扩大,修建后的祠堂就是人们现在所看到的规模。

成员们看到太平山房的门额上有块石匾勒刻着“积善流芳”四个大字,向村民问了这几个字的意义。村民告诉成员们,陈孟贤一生品卓行方,这块石匾就是陈氏先人的标榜牌,它向后人昭示着祖辈的善行善德,诫饬其恪守不易。还有其他村民告诉成员们,现在看到的太平山房是经清代战火毁坏又复重修后的面貌,近年里慕名前来观瞻太平山房的游人和研究者络绎不绝,观赏后都有所感叹,几百年的历史是一段漫长的历程,虽屡遭大劫,但仍是闻名遐迩的一道景观。

实践团成员们与太平山房进行合影留念

实践团成员正在观察太平山房的内部建筑细节

破损之忧:保护的紧迫呼唤

成员们在调研途中发现所村中古建筑此起彼落,大部分都雕刻精美,技艺精湛,街坊的空间形态与尺度,也大部分保存完好。但所村部分建筑的破损现状令人忧心,日积月累的风雨侵蚀、年久失修,让部分传统建筑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再加上所村曾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扫荡,使得古民宅大部分毁于战火,仅存的古民宅只有十五、六幢,保存较好的也只有十余幢。成员们深刻意识到保护传统村落建筑的钟声已经敲响,刻不容缓。

宣传之声:唤醒保护的意识

实践团成员们积极与所村的传统建筑户主进行了沟通交流。他们也十分热情地向成员们介绍着房屋的历史故事。成员们认真倾听后学到了很多,但他们发现,一部分村民对于这些传统建筑的维护、保护观念等了解还不够全面。

为了唤醒村民的保护意识,实践团组织了多样的宣传活动,成员们在村中心广场开启了一场别具匠心的“建筑小课堂。”实践团在活动特别邀请了建筑专家与村民们面对面,以互动的形式,让大家在欢笑声中学习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奥秘。通过模型展示、手绘教学、问答游戏等多种方式,村民不仅学会了如何识别不同类型的古建筑,更深刻体会到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实践团成员与村民们交流

未来展望:传承的使命担当

经过多天的辛勤付出,实践团队收获满满。获得了大量珍贵的资料和针对性的传统村落保护建议,此次探索之旅虽已结束,但团队成员的使命仍在继续。实践团负责人鲍子敏忍不住感慨道:“这次三下乡,让我们真正的走出了校园,看到了乡村最真实的模样,有淳朴善良的民风,古朴典雅的历史建筑,也看到了亟待解决的各种问题。我们的力量虽然渺小,但每一分努力都可能为这片土地带来改变。”其他成员们纷纷表示要持续关注所村的传统建筑,用行动诠释传承的力量,让历史的光芒永不黯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59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消防连万家,平安你我他

消防进家园,平安到永远,做好消防工作,全家幸福快乐。消防演练可以加强应急演练,增强应急意识,提升应急能力。在社区大范围内举行消防演习,就是要大家具有居安思危的警觉心,真正遇……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时间——做好消防工作,全家幸福快乐

消防是指消除隐患,预防火灾。消防演练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人们的安全防火意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掌握火灾的处理流程,以及提升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的协调配合能力,增加人员在火中互救、……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

华夏五千年的文化代代相传,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泱泱国风。没有传统的延续,便没有如今的灿烂的文化之光,而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所以华夏儿女要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老年群体,建设和谐乡村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十分严重,并带来了很多关于养老的问题,而农村作为我国的主要社会人群,在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和程度上都高于城镇人口,农村养老保障问题也更加突出,目前所建立……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

中国青年网聊城12月21日电(通讯员梁瑞晨)文化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组织进行文化生活方面的活动,不仅可以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丰富公众的生活内容,而且可以培养与公众的良好……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公益有起点,爱心无终点

中国青年网聊城12月15日电(通讯员梁瑞晨)公益活动人人参与,奉献爱心从我做起。公益活动体现了人们助人为乐的品质,促进社会变得更加温馨和谐,锻炼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等,为延续中国……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点滴汇心海,真情暖人间

中国青年网聊城12月15日电(通讯员梁瑞晨)做爱心公益活动,就是对中华优良传统的传承,每一份公益活动都有其价值所在,这些价值是在自己在得到快乐的时候,也帮助了别人,所以做爱心公益……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曲园学子在活动,助力疫情大防控

中国青年网聊城7月25日电(通讯员梁瑞晨)常态化疫情防控是一项艰巨繁重又需要持久坚持的工作,必须要深刻认识抗疫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为避免疫情的再次袭来,团队队员决定助力疫情防……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基层服务显担当,共筑绿色环境梦
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们更是肩负着保护环境的重任。近日,一群充满活力和热情的大学生志愿者们,深入基层,开展了一系列环境保卫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诠…
传承 ---隗菊英女士的一封信
“菊英,菊英……”。她从睡梦中醒来,眼里泛着泪花。没错,父亲再一次出现在了她的梦乡,明明谋面只有短短的几年,但为何总是记忆犹新?清晨的曙光微微照亮了天边,蒙蒙亮的天空仿佛在诉说着静谧的诗篇。她…
柿韵乡旅: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团队探秘‘甜柿第一村’融合发展新路径
经济与管理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湖北学子三下乡:柿韵乡旅: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团队探秘‘甜柿第一村’融合发展新路径本网讯黄冈7月10日电(通讯员林思洋).在7月10日13时30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志远团队第七…
用爱点亮希望的灯塔
在支教的日子里,我走进了两个孩子的家庭,他们的状况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那充满渴望与梦想的眼神,以及对知识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女孩叫小路,走进她的家,虽然陈设简单,但干净整洁。小敏的父母都在附…
合肥工业大学“党建引领团建,“砼”心筑梦乡村”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向阳街道鲁溪村进行和
一堂生动的实训课在向阳街道鲁溪村党支部,住建局的江部长正在与工程师们讨论着污水处理方案,看到我们进来了,他十分热情地将设计图纸与设计方案摆在实践队员们面前,为大家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实训课,他基于…
湖北学子三下乡:湖北学子记录乡村柿子文化,传承文化新活力
经济与管理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湖北学子三下乡:湖北学子记录乡村柿子文化,传承文化新活力本网讯黄冈7月10日电(通讯员林思洋).在7月10日13时30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志远第七分队准时汇聚于錾子石村的会…
赴滁州市“科技之光“电”亮乡村振兴”实践小分队
【暑期“三下乡”】学习调研:学习光伏发电,助力乡村振兴作者:田绍涵(电信22)为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以及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洞悉当前我国光伏发电的发展态势,全面调研当地光伏产业…
农旅融合兴乡村,勤劳致富谱新篇
农旅融合兴乡村,勤劳致富谱新篇为探究基层组织旅游业与作物种植产业相结合的新型发展模式,加快农民致富的步伐,7月18日,长安大学赴陕西洛川“青智创丰景·聚力助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到达洛川县永乡村进行…
赴渡江战役纪念馆追寻红色基因小分队
【暑期“三下乡”】机电院学子赴渡江战役纪念馆开展“追寻渡江精神”主题实践活动为了进一步弘扬渡江精神,继承渡江意志,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机电院赴渡江战役纪念馆“追寻渡江精神”小分队于7…
古韵今风映青春,德艺双修传文明
为了积极响应大学生宣传传统文化的号召,历史文化学院“党史小课堂”暑期社会实践队秉承着对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和对历史责任的深刻认识,于2024年7月24日起在山东省济南市等地组织了系列“传统文化宣传我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