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实践团队——探索所村传统建筑,传承乡村文化瑰宝
近年来,国家重视历史文化古迹保护,党中央和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古村落保护,如相关意见和实施方案等,在政策的推动下,徽州传统村落建筑的保护利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部分挑战,如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管理不善等问题。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7月5日至7月9日,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赴池州市陵阳镇所村村暑期实践团队前往所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成员们出发时合影留念
初入所村:古韵悠长的画卷。
在夏日的微风中,安徽农业大学实践团成员们怀着探索精神,踏上了这段令人期待的旅程,来到了池州市陵阳镇所村。这个隐匿于尘世喧嚣的村落,宛如一本被岁月尘封的史书,静静等待着被翻阅。尽管今日天气炎热,路上行程相对困难,但是实践团成员们依然毫不抱怨,他们怀着高昂的心情和肩负乡村振兴的使命,正式开启了本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倾听故事:岁月中的低语倾诉
实践团成员们首先来到了所村村委会,与村内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了解所村大致情况,并获取了所村的基础资料。所村的村干部在村委会的会议室里热情的接待了实践团成员们,并向成员们讲述了村庄背后的动人故事。村书记目光炯炯,声音沉稳而有力,缓缓开启了村庄的历史画卷。他说到“我们村,曾经是一片贫瘠之地,村民们过着艰苦的生活,但是大家从未放弃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成员们聚精会神的听着,他们了解到,所村作为一座具有两千余年历史的古村落,其建设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古今岁月,从建筑布局形态到建筑单体,无不闪现着劳动人民智慧的光芒和祖祖辈辈的人文关爱。、
实践团成员们与村干部进行交流
建筑之美:凝固的艺术时光。
漫步于所村,成员们看到村落的传统建筑虽大多历尽沧桑、几经兵燹,但村内还完好保存有十五、六幢建于明、清时代的古建筑。最为著名的是一幢始建于明代早期的古代学宫——太平山房,太平山房是安徽省现存古建筑中少见的保存完好的明代建筑,也是中国徽文化的一方见证,具有较高的人文价值及历史价值。村里人告诉成员们,太平山房就是所村的陈氏宗祠,原名叫做恒德堂。在唐代天宝年间陈氏先人曾出谷济荒,被朝廷旌为义民,有“官礼”的赐额,陈孟贤在其故址上建恒德堂作为住居之所,但在嘉靖十八年时不慎被火烧了一部分,后族人捐资修复时将规模扩大,修建后的祠堂就是人们现在所看到的规模。
成员们看到太平山房的门额上有块石匾勒刻着“积善流芳”四个大字,向村民问了这几个字的意义。村民告诉成员们,陈孟贤一生品卓行方,这块石匾就是陈氏先人的标榜牌,它向后人昭示着祖辈的善行善德,诫饬其恪守不易。还有其他村民告诉成员们,现在看到的太平山房是经清代战火毁坏又复重修后的面貌,近年里慕名前来观瞻太平山房的游人和研究者络绎不绝,观赏后都有所感叹,几百年的历史是一段漫长的历程,虽屡遭大劫,但仍是闻名遐迩的一道景观。
实践团成员们与太平山房进行合影留念
实践团成员正在观察太平山房的内部建筑细节
破损之忧:保护的紧迫呼唤
成员们在调研途中发现所村中古建筑此起彼落,大部分都雕刻精美,技艺精湛,街坊的空间形态与尺度,也大部分保存完好。但所村部分建筑的破损现状令人忧心,日积月累的风雨侵蚀、年久失修,让部分传统建筑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再加上所村曾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扫荡,使得古民宅大部分毁于战火,仅存的古民宅只有十五、六幢,保存较好的也只有十余幢。成员们深刻意识到保护传统村落建筑的钟声已经敲响,刻不容缓。
宣传之声:唤醒保护的意识
实践团成员们积极与所村的传统建筑户主进行了沟通交流。他们也十分热情地向成员们介绍着房屋的历史故事。成员们认真倾听后学到了很多,但他们发现,一部分村民对于这些传统建筑的维护、保护观念等了解还不够全面。
为了唤醒村民的保护意识,实践团组织了多样的宣传活动,成员们在村中心广场开启了一场别具匠心的“建筑小课堂。”实践团在活动特别邀请了建筑专家与村民们面对面,以互动的形式,让大家在欢笑声中学习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奥秘。通过模型展示、手绘教学、问答游戏等多种方式,村民不仅学会了如何识别不同类型的古建筑,更深刻体会到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实践团成员与村民们交流
未来展望:传承的使命担当
经过多天的辛勤付出,实践团队收获满满。获得了大量珍贵的资料和针对性的传统村落保护建议,此次探索之旅虽已结束,但团队成员的使命仍在继续。实践团负责人鲍子敏忍不住感慨道:“这次三下乡,让我们真正的走出了校园,看到了乡村最真实的模样,有淳朴善良的民风,古朴典雅的历史建筑,也看到了亟待解决的各种问题。我们的力量虽然渺小,但每一分努力都可能为这片土地带来改变。”其他成员们纷纷表示要持续关注所村的传统建筑,用行动诠释传承的力量,让历史的光芒永不黯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59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