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栖山野,踏梦追风”实践队又来到了日照市张家台村,采访了有关村民。女儿正在读小学的王先生表示即使当地有丰富民族文化传承的天然优势加成,女儿的学校在“非遗”校本课程的建设实施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他认为必须要把这个问题解决好,对于激发青少年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感,增强祖国大家庭的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另外,把口传身授的“非遗”资源整理成系统的、科学的教学体系,融入学校育人体系中,让“非遗”得以继承和传播,是“非遗”的校园传承以及社会、学校共同育人体系建设的重要纽带。
当地教育工作者杨女士指出在校本课程开发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就是资金短缺,课程实施条件受限,作为农村基础学校,学校办学的资金供给以生均公用经费为主,鲜少有项目资金支持。第二是体系单薄,课程实施效果不明。其标准没有细化可行的评价标准,课程目标不明、课程督促不力、课程评价不细。还有就是学校缺乏“非遗”校本课程教研机制,有明显所谓的“不专业”现象。退休数年的李老师认为非遗文化浸润下乡村校本课程的成功落实,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退休数年的李老师认为非遗文化浸润下乡村校本课程的成功落实,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就是教师资源优势,按照教师情况,开设相关的音乐、美术、球类、棋类、书法、经典诵读、手工等课程。还有经费实际,合理调整经费投入比例,更好地服务于校本课程研究中。再有是课程特点结合学生需求。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开设不同的课程。对于学生来说,要拓展要求,丰富课程的呈现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走访几位村民,实践队员对非遗文化对青少年、学校乃至国家的重要作用,目前乡村校本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有针对性地去解决有了深入的认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59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