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象遇彩云之南

来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象遇彩云之南实践

“象”遇彩云之南:南航团队云南再出发,助力亚洲象保护

多样世界,生生不息,希望所有向往之路都是更美的家园。针对亚洲象生活环境恶化和西双版纳雨林修复困难等问题,自2020年起,“象”遇彩云之南团队成员足迹遍布云南,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理念开展环境保护和“象”遇科普宣讲,在这片向往之地,开启这段“象”遇之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象”遇彩云之南社会实践团队成立于2020年5月,主要致力于云南当地环境保护和亚洲象科普宣讲工作。长期与江苏省妇女儿童福利基金会、西双版纳州热带雨林保护基金会进行密切交流与合作。

今年七月下旬,“象”遇彩云之南团队再次来到彩云之南,走入被誉为“人类与亚洲野象沟通的桥梁”的野象谷和亚洲象博物馆进行考察、调研、宣讲,并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进行亚洲象保护知识宣讲和有关小程序开发,为野生动物知识科普和环境保护贡献南航力量。

为了顺利的开展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象遇团队通过访问官方的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网站,

收集了许多有关亚洲象的信息。

线下实践时,团队面向野象谷景区的游客开展亚洲象线下科普宣讲。将亚洲象的生活习性、当前面临的生存挑战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生动形象地呈现在每一位游客听众面前。同时,志愿者们用互动问答的形式介绍亚洲象的生活习性以及面临的种种生存威胁,帮助听众更加深入了解保护亚洲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提升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呼吁身边的朋友共同关爱这一珍稀物种,守护我们共同的自然家园。

团队成员为了让更多人参与进来,采用科普互动交流的方式面向游客进行了采访调研,为确保采访内容具有普适性,采访对象上至六七十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

采访过程中,成员们采用抛出问题的方式帮助游客对亚洲象相关知识进步通过多种问答形式向游客进一步科普亚洲象的有关知识。一位小朋友在采访中表达了对亚洲象的喜爱,并表示希望长大后能够成为一名保护亚洲象的科学家。在采访中团队发现多数外地游客对亚洲象了解不多,但都对团队所开展工作表示感兴趣或认同,也对亚洲象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加清楚保护亚洲象和周边环境的重要意义。

在科普宣讲、采访的同时,象遇团队还在野象谷拍摄了亚洲象科普视频,并且在线下推广了由象遇团队自主开发设计的以“NUAA象遇彩云之南”为主题的多个小程序和小游戏。

团队开发的小程序不仅包含了亚洲象的各类信息,还设置了互动部分,让用户能够实时了解亚洲象的保护动态。游客和市民通过小程序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轻松参与到信息收集和反馈中,这种创新的参与方式让保护亚洲象变的更加触手可及。截至目前,小程序总浏览

量高达8248次。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象”遇彩云之南团队成员向公众进一步普及了亚洲象保护的相关知识。让大众了解保护亚洲象不仅仅是保护一个物种,也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更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一环,每一头大象都是大自然的瑰宝,每一次保护都是对未来的责任。

未来,团队将继续致力于野生动物和环境保护调研及科普宣讲工作,通过多种方式与

大众“象”遇,积极宣传亚洲象保护相关知识理念,在实践中担当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

命。

象遇彩云之南实践团队 宣传员 蒙元校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665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受边关人民的深切爱国情。情感塑造是语言景观的重要功能,管理…… 语言景观实践队 广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查看全文 >>

言语激荡爱国情,青春闪耀来时路

为探究素有“中国南大门”之称的凭祥市如何用好用活丰富的红色资源,推动边疆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前往凭祥市友…… 语言景观实践队 广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查看全文 >>

以语言赋能,昂扬爱国情感

为探究友谊关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何以城为媒、弘扬爱国主义精神,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前往凭祥市开展“爱国”景观…… 语言景观实践队 广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调研丹江口博物馆,感悟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标题: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调研丹江口博物馆,感悟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日期:7月地点:丹江口博物馆团队: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调研丹江口博物馆,感悟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近日,…
湖二师学子三下乡,绘梦乡村——共绘童心
在2024年盛夏的热烈阳光下,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简称“湖二师”)的一群青春洋溢的学子,踏上了“三下乡”的征途,他们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偏远的乡村土地上,用美术的魔法棒,为那里的孩子们开启了一扇通往艺…
安徽学子三下乡:做实基层服务,消除忧心隐患
安徽学子三下乡:做实基层服务,消除忧心隐患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河南省徐庄开展调查研究、政策宣传、村庄规划、志愿支教、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学习观察、人物寻访、调研交流等方式,了解农…
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深入丹江口博物馆,探寻历史与文化的瑰宝
标题: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深入丹江口博物馆,探寻历史与文化的瑰宝日期:7月地点:丹江口博物馆团队: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深入丹江口博物馆,探寻历史与文化的瑰宝近日,…
淮师学子三下乡:红色基因深植八皖,奋进五年再启新篇
淮师学子三下乡:“红色基因深植八皖,奋进五年再启新篇”点亮八皖实践团淮北市博物馆成立于1976年,由著名考古学家、文学家、诗人郭沫若先生题写馆名,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24年7月22日,淮北师范大学“红色…
听课主要内容及过程
主要内容及进程:在旁听多位资深教师的数学课程期间,我深入体验了不同主题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用样本估计总体》一课中,林倩梅老师巧妙地通过实际案例引入统计学概念,使学生们能够直观地理解样本与…
山东中医药大学三下乡:传承中医情志,服务回报社会
(通讯员徐文欣)为进一步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传承中医国粹,普及中医药养生知识,增强社会对老年人关爱的意识,推动医养结合深入发展,7月11日,山东中医药大学青春“护”夕阳,志愿“助”康养团队来到济南…
听课记录5
经过对《10.1随机事件与概率》这一课程的听课,我深感教师教学思路清晰,教学内容充实,且注重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下面,我将对本节课进行详细的总结与反思。本节课的导入环节设计得非常巧妙。教师…
作业批改记录
作业批改情况描述:在辅导结束后,我布置了一些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以巩固学生今天所学的内容。作业内容涵盖了函数的解析式、列表法和图像法表示。在批改作业时,我发现学生在列表法表示函数这一题目上出现…
ME创新计划|“七彩假期 情暖童心”山乡宝贝成长夏令营(第四天)
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夏日,“七彩假期情暖童心”山乡宝贝成长夏令营在耘州留守儿童之家迎来了多彩缤纷的第四天!清晨的阳光洒在辞海广场,孩子们在清新的空气中跟随老师的指导练习太极拳,一招一式,尽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