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舌尖”非遗,体悟文化匠心
光阴挥毫,着墨盛夏。这个暑假,我有幸作为湘潭大学学生工作部赴湘西州保靖县迁陵镇暑期社会实践团的一名成员,走进这座民风质朴的小城,在洗沙月饼、仙泉酱油、松花皮蛋这些非遗美食的制作、传承与创新中展开实践调研,探秘“舌尖上的非遗”,体悟匠人匠心与文化内涵。
话语传情,热爱有声。我跟随团队深入非遗美食制作地、发源地,与非遗传承人展开对话。“酒香不怕巷子深”,在小巷深处,我们参观了邓记糕点厂,亲身体验炒豆沙、包月饼皮等传统手作工序,每一次用力的翻炒,每一个馅料的称量,我体会到制作月饼的不易,也由衷地敬佩披星戴月在作坊中忙碌的手艺人们。作为采访记录员,我认真聆听传承人的口述,在充满乡音的话语里感受到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感受到他们字里行间赤忱的热爱。作为一名青年学生,我更要为热爱奋斗,为热爱坚守,像他们一样,择一业,终一生。
图为实践团在传承人指导下体验制作洗沙月饼。通讯员 张子阳 供图
精雕细琢,匠心独运。走进大山深处的仙泉山庄,一口口酱缸星罗棋布,散发着浓郁的香气,跟随传承人的脚步,我了解到酱油酿造过程的精益求精。从晾晒黄豆到发酵酱胚,每一种温度都有精心的把控,每一道工序都是时间的沉淀,而每一滴酱油都是匠心的结晶。探访皮蛋加工厂,从淘洗到包装,每一步都饱含工人们的辛苦付出,从普通鸭蛋到松花皮蛋,每一枚都凝结着劳动者的心血。我深知这些美味的背后是怎样夜以继日的坚持,怎样精雕细琢的打磨,走走停停,在观摩中体悟,在实践中收获。我应学习、秉承这种工匠精神,认真对待问题,细心研究问题,坚持解决问题,在未来的生活中把事情做好,让精神扎根。
图为传承人向实践团讲解酱胚。任翊祯 供图
生生不息,文化焕新。这次三下乡活动,我在非遗美食的“前世今生”里感受到古法古韵,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同时,我也从中看到了它们的“新生”。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传承人们也紧跟时代步伐:学习新式糕点技艺的年轻人把新味道、新方法带回保靖,满足不同需求,让洗沙月饼在人们的味蕾留下更多元的甜美;仙泉酱油在包装上灵活创新,百年老字号被赋予更具活力和吸引力的文化标识;松花皮蛋走出国门,与更多企业机构开展合作,那晶莹剔透的花纹将在更多的餐桌上绽放光彩。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更要时时事事讲求创新,不断开拓新思路,挖掘新点子,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把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注入文化血脉中,积极探索让非遗文化“活”起来、“火”起来的多元路径。
韶华如歌,每一个音符都弥足珍贵。回望这段旅程,我十分感谢学校、老师给予我的机会,更感谢一路同行的伙伴们对我的帮助。我意识到团队成员精诚团结、互帮互助的重要性,取景、摄影录像、人物采访、通讯撰写、制作纪录片……这些工作的有序开展来源于整个团队的共同努力和奋斗,我十分荣幸,也十分开心能够和大家共事,共同品尝“三下乡”的酸甜苦辣,共同感受“人间有味是清欢”,共同收获热烈青春里最特别的成长。
图为实践团摄像、采访等工作现场。通讯员 陈美怡 供图
未来韶光烂漫,前路尽可期待。希望我们的宣传推广能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带去新活力、新动能,希望匠人匠心代代相传,希望“舌尖上的非遗”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图为实践团成员和传承人合影。通讯员 刘梦雅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71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