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老师:夏小霞)(通讯员:杨涵涵 赵宇萱 吴雨萌)“夏日炎炎玉米长,青纱帐里绿波扬。”漫步田埂之上,放眼望去,家家玉米在微风摇曳下茁壮生长。2024年7月24日,湘潭大学草本道团队深入湖南省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大陂流村进行实地调研,探寻当地的特色农副产品——玉米酸。
图为村民家内自制玉米酸 湘潭大学杨涵涵 摄
玉米酸,也被称为苞谷酸,是一种由玉米晒干发酵而成的食品。村民刘老太向团队成员展示了自家门前晾晒的玉米粒,颗颗饱满、金黄诱人。她自豪地介绍:“这都是自己家里种的玉米,剥下来晒干,之后就可以磨成粉做玉米酸了。”在刘老太的热情邀请下,团队成员品尝了现场炒制的玉米酸。经过晒干发酵的玉米粒,在油盐的调味下,翻炒出锅,酸辣可口,色泽诱人,香气扑鼻,让人食欲大增。
图为团队成员试吃炒玉米酸 湘潭大学杨涵涵 摄
谈及玉米酸的销路,刘老太表示:“我们村很多人家都会做玉米酸,除了留在家自己吃以外,每逢油菜花节和上镇赶集也会卖出去一些。”由此可见,玉米酸销售渠道较窄。团队成员提议通过直播带货、开发玉米农副产品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提升地方土特产的知名度。但在调研过程中,团队发现了近几年村内电商发展遭遇瓶颈、玉米品种发展潜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如何让玉米酸这一特色农产品走出大陂流,成为了团队亟待解决的问题。
调研走访了村内十几户人家,团队成员对玉米酸的销售路径有了较为清晰的思路。首先,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消费者行为,预测市场需求,指导村民和供应商有针对性地生产和采购。其次,推动村企联动,借助企业的专业宣传平台,让大陂流土特产玉米酸走向全国,同时吸引更多电商入驻大陂流,推动玉米酸的销售实现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当地村民 湘潭大学杨涵涵 摄
此外,在产品建设方面,团队成员构思设计玉米酸的系列IP形象,以多种类周边文创为载体,深度挖掘玉米酸的文化内涵,为“山水大陂流”文旅品牌注入新的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图为村民家密封的玉米酸 湘潭大学杨涵涵 摄
“丰收硕果喜人心,共筑乡村振兴梦。”田野里播种的不仅仅是玉米,更是大陂流村家家户户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希冀。草本道团队期望以点盖面,做成做大一条长期稳定的优质生产销售链,为更多特色农产品走“出”去铺平道路,助力“山水大陂流”文旅品牌驶入“快车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77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