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游烈士陵园,感无畏信念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者:卢铭

中国青年网马鞍山市7月21日电(通讯员 卢铭)为缅怀英烈事迹,传承革命精神,7月21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学生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安徽省马鞍山市雨花台烈士陵园展开。通过参观雨花台烈士陵园,深切感受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所展现出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

据悉,雨花台烈士陵园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的最早、规模最大的国家级烈士陵园。这个区域在1927年至1949年间,即民国十六至三十八年,成为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的刑场。在这段时间里,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革命志士和爱国人士在此被杀害。著名的革命烈士如恽代英、邓中夏、罗中贤等都在雨花台英勇就义。

当踏入雨花台烈士陵园的那一刻,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氛便扑面而来。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敬畏之情。首先入眼的便是烈士群雕。

(图为烈士群雕 中国青年通讯员 卢铭 供图)

烈士群雕采用了上实下虚的手法,着力刻画人物的眼神和面部表情,塑造了九位烈士就义前的不屈形象。这九位烈士代表了不同身份和阶层的革命志士,包括工人、知识分子、农民、学生、女干部等,以此来象征在雨花台牺牲的成千上万烈士。

沿着蜿蜒的小径深入陵园,两旁的松柏挺拔而翠绿,它们见证了岁月的更迭,也守护着烈士们的安息之地。阳光透过参天的树木,洒在宽阔的道路上,斑驳陆离,如同历史的痕迹,既温暖又沧桑。踏着台阶一步步向上,来到了烈士墓区。这里是烈士们长眠的地方,每一块墓碑都刻着一个英雄的名字,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在墓碑间缓缓行走,心中默念着他们的名字,为他们祈祷,也为他们的牺牲感到无比痛心。在这里,深刻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与宝贵,以及为理想信念而战的崇高与伟大。

(图为西殉难处 中国青年通讯员 卢铭 供图)

西殉难处在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中,是一片烈士丛葬地。在民国时期,国民党反动派在这里杀害了大量革命烈士,并将他们草草掩埋在此。1950年,雨花台建立了标志性建筑来纪念死难烈士,西殉难处西部后来建成了红领巾广场和儿童活动中心。

(图为东殉难处 中国青年通讯员 卢铭 供图)

东殉难处在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园内,是1937年后国民党秘密屠杀革命者的地点。1996年,东殉难处进行了重新修建,建立了纪念牌坊,并在牌坊后建造了半圆形黑色大理石墙体建筑,以纪念在此处牺牲的革命烈士。

继续向前,一座座雄伟的纪念碑映入眼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座高达42.3米的烈士纪念碑,它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1949年取得胜利。站在碑下,仰望这座巍峨的建筑,内心被深深震撼。它不仅是一座纪念碑,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提醒人们要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

(图为雨花台烈士纪念碑 中国青年通讯员 卢铭 供图)

烈士纪念碑位于雨花台主峰,纪念碑高42.3米,寓意南京在1949年4月23日解放。纪念碑由碑额、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正面镌刻邓小平的题字。

沿着道路前行,来到了烈士纪念馆。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照片,每一件展品都在默默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驻足在一幅幅黑白照片前,那些年轻的脸庞,坚定的眼神,仿佛穿越时空,与人们对话。他们中有的是学生,有的是工人,还有的是农民,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烈士。他们在青春年华之际,为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自由幸福,毅然决然地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最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深刻体会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民族的责任。雨花台不仅仅是一片土地,它是一个活生生的课堂,教会人们什么是忠诚,什么是勇敢,什么是牺牲。它告诉人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不能忘记那些为了今天幸福生活付出生命的英雄们。那些为了理想和信仰而献身的烈士们,留下了宝贵遗产——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行,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要继承他们的遗志,发扬他们的精神,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而不懈努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77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红色小纵队开展探寻红色文化的实践活动总结

缅怀革命先烈,强化爱国意识。红色小纵队开展探寻红色文化的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走进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和普通群众当中,探寻红色文化”为活动主题,在队长油宏科,以及成员张海洋,…… 油宏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查看全文 >>

探寻红色文化的实践活动

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团”的实践活动,广泛学习宣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机电工程学院红色小纵队于2023年8月1日在山东省开展…… 油宏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查看全文 >>

红色小纵队开展探寻红色文化的实践活动

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团”的实践活动,广泛学习宣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机电工程学院红色小纵队于2023年8月1日在山东省开展…… 油宏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查看全文 >>

红色小纵队:走进普通群众当中,探寻红色文化

图一:在当地朋友的带领下参观小学。小队队长油宏科摄图二:乡村美景。小队队长油宏科摄为进一步学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弘扬伟大脱贫攻坚精神,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 油宏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查看全文 >>

红色小纵队:走进青岛革命烈士纪念馆,探寻红色文化

队员张海洋在参观青岛市革命烈士群雕碑记。小队队长油宏科摄队长油宏科为在场人士讲解“山河魂”革命烈士群雕。小队队员张海洋摄为广泛学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弘扬伟大建…… 油宏科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电工程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

4月2日,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在教学楼2-402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此次会议由翻译教研室主任王鑫主持,翻译教研室全体无课教…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赴新乡、焦作开展专升本招生宣传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专升本招生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专科毕业生报考,外国语学院招生宣传小组前往新乡学院、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焦…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研马集甜柿,托起乡村致富梦
本网讯(通讯员高林静)七月八日,暑气熏蒸,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迈入了荆门市栗溪镇马集村。队员们此次的关键工作是对马集村的甜柿产业进行调研,与农业专家及当地果农进行全面探讨。成员们…
安徽学子三下乡:雨花英烈颂,历史丰碑立
为传承红色基因,深入了解革命历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怀,弘扬民族精神。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实践小队以“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为实践主题于2024年7月14日来到江苏省…
教育实习:一个高中政治实习教师的感悟分享
(作者:罗国平)这个学期,我有幸来到一中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实习工作。在坚持做到全身心的投入和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无论是在班主任工作还是教学工作上我都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体会。实习阶段完成的主要…
常工理院学子“双进”驱动,大数据赋能牧业
为了积极响应常州工学院关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号召,助力在校大学生拓宽视野、积累宝贵的社会实践经验,并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常州工学院理学院精心组织了“数智赋能,向‘新’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深耕土语传承,绽放民族文化之花
(指导老师:夏小霞)(通讯员:李紫菱赵宇萱吴雨萌)语言的魅力,源自其丰富多彩的方言体系。正如古语所云:“百里不同音,千里不同俗”,中国的方言种类繁多,每一种都以其独特的音调和词汇为语言世界增添…
一师学子三下乡:破冰之旅——“乡”约盛夏,共筑梦想之舟
大学生网报讯(通讯员谭炜刘蕾)7月9日,阳光炽热而灿烂,如同青春的激情与活力,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梦想的日子里,一场别开生面的三下乡破冰课堂活动在衡南县花桥联合学校热烈展开。清晨的微风轻拂,负责接待…
教育实习:班级管理的感悟
(作者:罗国平)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我深深领悟到了管理艺术的精妙之处。我发现,理解与尊重是管理的基石。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背景,只有深入了解他们,尊重他们的想…
“绿野仙踪: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引领小学生探秘生物奇妙世界”
在夏日炎炎的乡村田野间,一场别开生面的生物探索之旅正悄然上演。近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一群青年学子,带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教育的热爱,深入乡村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物教学活动,引领小学生们…
南财学子三下乡: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脚步,看革命老区乡村振兴谱新章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是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见证。走好革命老区乡村振兴之路意义重大。为探索乡村振兴战略在革命老区的实施情况,2024年7月19日,南京财经大学…
像保护眼睛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为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好青年,发挥新时代青年作用,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苏州理工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见‘圾’行事,绿意同行团队将走进社区,通过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宣传、步行街岗亭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