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弘扬非遗文化,响应教育部对高校学生大社会实践要求,呼吁社会对非遗文化的关注。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拾遗”志愿服务队与7月6日前往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城郊的木雕实践基地,去感受非遗木雕的精巧奥妙。
青春的展现方式有很多,但我认为弘扬非遗文化是最特别最有意义的一种。非遗文化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历史与未来的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犹记得刚踏入木雕实践基地的那一刻我的内心是无比震惊的,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木雕工艺品呈现在我的眼前,我不禁为木雕传承人们熟稔的技艺感到钦佩。
(图为实践基地木雕成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悠然 摄)
在见到这些精美的木雕工艺品后,我跃跃欲试,也想通过自己的双手雕刻出简单的木雕成品。我想做的有很多,但是困难亦很多。在雕刻过程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导致身体承受巨大负担,还有对刻刀的不熟悉很容易弄伤自己。另外,在三十多度的炎炎烈日,实践基地中没有空调等制冷设备,这大大地影响着同学们的心态。起初,同学们各有抱怨,但是大家始终相信,木雕远不是看上去,听上去那么容易,自己真正动手雕刻时是需要巨大的毅力和耐心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我们既然决定参加此次志愿服务活动,我们便已经做好了被磨砺的准备,这将是我们以后的生命中很难忘的一次经历也是很珍贵的一次磨练。
所谓“不经历荆棘,怎么见玫瑰”在经过老师们的一次次指导和同学们自己的不断改正,同学们大都完成了自己的木雕作品。大家相互展示,相互夸奖,仿佛都在为自己为别人的努力坚持而获得的成果而高兴。
(图为同学的木雕成品展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悠然 摄)
在我们雕刻过程中,木雕实践基地的老师们不断地指导我们正确的雕刻方法,毫无保留的告诉我们怎么样才可以让作品更加完善更加精美。我们从成希老师已经基地其他老师的殷殷教导中感受到,作为非遗传承人的他们是真正想让木雕艺术更到更多人的了解和关注甚至是弘扬。同时成希老师带着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以及“荆楚工匠”等一系列的头衔却丝毫没有一点架子,他对同学们十分亲近,还会因为关心我们口渴而亲自为我们购买冰镇西瓜。这让我们燥热是内心有了些许的清凉。
(图为成希老师为同学们分西瓜。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悠然 摄)
为了让我们对非遗文化的进一步了解,成希老师介绍我们去当地的非遗馆参观学习。我们在非遗馆内看到了许多和成希老师一样的非遗传承人的相关介绍,他们都用自己的一生去弘扬非遗文化,不让其因为时代而被埋没。他们或多或少地收取弟子传授非遗手法,因为它们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民族智慧的结晶。
(图为非遗馆内成希的介绍。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悠然 摄)
弘扬非遗文化,这条道路并非铺满鲜花,而是布满了荆棘与挑战,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人的汗水与坚持。然而,尽管面临着重重困难,但非遗传承人们并没有放弃对非遗文化的弘扬。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与执着,为非遗文化的弘扬之路铺就了坚实的基石。
(图为“拾遗”志愿服务队全体成员在非遗馆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吴悠然 摄)
路虽远,行则将至。弘扬非遗文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和坚持。我们要携手并肩,共同守护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新的时代里继续发扬光大。(通讯员 吴悠然)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78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