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携手绿色行动,共筑美好未来:暑期社会实践动员会

来源:常州工学院理学院 作者:吴欣怡

垃圾分类,看似微小,实则关乎国计民生,关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质量与未来福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生活垃圾产生量急剧增加,如何有效处理这些垃圾,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而垃圾分类,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钥匙。它不仅能够减少垃圾填埋和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还能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夏日炎炎,热情似火,一场旨在提升公众环保意识、促进垃圾分类实践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即将拉开帷幕。7月1日,常州工学院理学院团委组织的“绿色环保树新风,垃圾分类我先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学校天璇楼举行了动员大会与出征仪式,标志着这支充满活力与使命感的队伍正式踏上征程。

实践团队指导老师张涛老师首先强调:“垃圾分类不仅是城市管理的需要,更是我们每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垃圾分类的理念传播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用实际行动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紧接着,实践团队队长吴欣怡进行了详细的方案解读与任务部署。她介绍了本次社会实践的目标、内容、时间安排及预期成果,并强调了团队合作、安全第一、注重实效的三大原则。同时,他还分享了以往垃圾分类宣传的成功案例,鼓励大家勇于创新,结合当地实际,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活动。

图为实践队长进行计划安排。通讯员吴欣怡供图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在这个暑假里,我们不再只是沉浸在书本的海洋中,而是要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进生活,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践行垃圾分类的理念,去影响并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这场绿色革命中来。

我们将深入基层,走进社区,与居民面对面交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分类方法及注意事项。我们将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垃圾分类的宣传材料,通过海报、宣传册、短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垃圾分类的知识深入人心。我们还将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实践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和积极性。

图为实践队员和指导老师合照。通讯员吴欣怡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79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踏入村落,洞悉发展态势
实践队首先来到了小岭村的村委会,与当地干部进行了深入交流,初步了解了村庄的发展历程与现行举措。据介绍,曾经的小岭村经济结构单一,村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村庄特色猪头肉产业。但是,由于疏于管理,村庄…
集美学子三下乡:国防教育润童心,隔川少年映青春
7月29日,正值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之际,集美大学“海岩国防教育”实践队在龙岩市隔川中心小学成功举办了“隔川中心小学暑期国防教育营”开营仪式。此次活动为期五天,其中包括队列训练、武器…
柿子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一甜蜜果实铺就致富路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柿子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一甜蜜果实铺就致富路我们来到了荆门市马集村,这里的柿子基地不仅装点了乡村的秋色,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见证了柿子产业如何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金钥…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高校“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心灵震撼之旅
近日,“寻访红色印记”实践队赴南京市开展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其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成为此次活动的重要一站。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深入调研红色历史文化,激励青年学生铭记历史…
“美味猪头肉”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
据悉,小岭村猪头肉系清代小岭村于氏先祖得到京城大学士刘墉所传宫廷秘方,经后人发掘整理,以此精制而成。自九十年代起,小岭村大部分村民便开始用此工艺进行大规模加工、经营熟猪头肉(盆猪肉)。如何匠心…
推进土地流转,打造生态田园
“小岭村从一个贫穷村变成致富村,最大的特色就是发展了以田园综合体为重点的农业新六产项目——芙蓉山生态园。”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要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吸引工商资本下乡入村,加快培育“农…
二师学子三下乡:硬笔书法进课堂,小学生笔下生花展风采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吴若萌)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规范汉字书写,培养小学生的书法兴趣和良好的书写习惯,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志愿服务队“麦田守望者”于7月31日给学生开展了一节硬…
梦想启明星,韩河育才英
梦想启明星,韩河育才英中国青年网陕西7月15日电(通讯员蔡奕菲)为帮助韩河小学暑期教育活动的开展,7月12日上午,苏州大学“梦想启明星”团队携手苏州大学商学院前往陕西省西安市普化镇韩河小学举办了韩河小…
书汉字之韵,写经典之美
大学生网报7月31日仙桃电(通讯员高宁)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同心振乡分队开展“妙笔生花”小课堂。在课堂上志愿者讲了书法的分类以及演示了…
走进通山县非遗馆 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大学生网报湖北7月28日电(通讯员吴自辉)为传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近日,拾遗志愿服务队组织队员前往通山县非遗馆参观学习,深入了解通山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增强了队员们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