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访小甸镇——革命圣地展新颜

来源:黄山学院 作者:卢晨曦

【黄山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7月31日讯】(通讯员:卢晨曦)在暑期“三下乡”活动持续推进之际,黄山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的实践团队满怀着对红色文化的尊崇与探索热忱,走进了安徽省淮南市的小甸镇——这片蕴含着深厚革命历史底蕴和新时代发展活力的土地。

微信图片_20240730163111.jpg

图为讲解员为黄山学院三下乡赴淮南支队成员进行讲解 团队成员厉淑琦摄

初临小甸镇,团队成员即刻被其浓郁的红色氛围所吸引。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庄重肃穆,它绝非仅是一面旗帜的单纯展示,而是无数革命先驱奋进道路上熠熠生辉的灯塔。小甸集特别支部纪念馆内,每一件展品皆散发着历史的温热,每一段文字都诉说着永不磨灭的传奇,引领人们在沉思默想中体悟革命精神那震撼心灵的磅礴伟力。实践团队的学子们在此驻足凝望,倾心聆听,深切领略了革命精神的伟大与不朽。

微信图片_20240731081929.jpg

图为小甸集特支纪念馆大门 团队成员厉淑琦摄

在纪念馆讲解员的引领下,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小甸镇的革命往昔,从往昔的烽火硝烟到如今的昌盛繁荣,小甸镇凭借其独特的红色资源,实现了华丽转身。尤其是近些年来,小甸镇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顺应时代潮流,精心盘活红色资源,全力汲取奋进的强大力量。自小甸集特别支部纪念馆建馆以来,便充分发挥其作为红色基因库的关键效能,迄今已累计接待游客数以万计,已然成为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的核心要地。游客们于此追溯红色历史的脉络,在步履之间聆听那些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深深感受着革命精神的坚不可摧。

微信图片_20240731081938.jpg

图为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标识 团队成员厉淑琦摄

近年来,小甸镇实现了由旧至新的蜕变。当地政府依托丰富且独特的红色资源优势,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将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紧密融合。乡风文明的显著提升,为小甸镇注入了乡村振兴的灵魂内核,精心塑造出乡村旅游的崭新名片。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吸引了众多年轻群体的关注。小甸镇通过创新业态、更新场景,成功将游客的流量转化为留量,让红色资源绽放出全新的活力光芒,使其成为一个集红色旅游、乡村休闲、农业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胜地。

团队成员采访了小甸村总党支书记曹化林,获悉小甸镇秉持在保护中创新、在创新中谋求发展的理念。“我们深度挖掘红色资源,大力推进红色旅游。”村书记满怀豪情地介绍道,“我们精心规划了多条红色旅游线路,让游客在行走中亲身感受革命精神的强大力量。同时,我们还紧密结合当地特色,匠心推出了农家乐、红色主题民宿等旅游产品,让游客在体验红色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能尽情享受乡村的宁静与美好。”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小甸镇书记曹化林同志 团队成员厉淑琦摄

为进一步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小甸镇还计划投入充足资金,打造红色通道,借助新技术和新手段加强宣传与推广,使红色资源活跃起来、红火起来。与此同时,优化交通设施,开通公交车连接周边地区,为游客提供更为便捷的出行条件。这些举措的施行,无疑将为小甸镇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注入全新动力。

图片 10.png

图为安徽第一面党旗纪念园广场 团队成员厉淑琦摄

“来到小甸镇,我感受到了浓厚的红色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位游客在游览后感慨万千,“这里的红色旅游不仅让我收获了丰富的知识,更让我对这片土地满怀敬意与热爱。我坚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小甸镇定会更加美好和繁荣。”

在乡村振兴的宏大浪潮中,小甸镇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开辟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通途。乡风文明化作乡村振兴的精神指引,红色旅游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交通设施的优化完善为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小甸镇通过开通公交车连接周边地区,旨在将红色旅游与地方经济有机融合,构建长效发展机制。此外,村书记还提及了申报红色村庄和规划相关项目,期望在未来取得更为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图片 12.png

图为黄山学院三下乡赴淮南支队合影 团队成员厉淑琦摄

小甸镇以其深邃而独特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奋力书写着党的起源地、革命老区的辉煌篇章。红色基因在这里薪火相传,新时代的璀璨篇章在这里持续谱写。实践团队也以青春之名,在这片热土上留下了自己的深深足迹。小甸镇的故事,正是革命老区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铸就新辉煌的生动写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79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些精神,红心筑梦寒假社会实践团深入社区、乡村等地进行宣讲……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纪实

社区实践团成功举办心理健康系列活动近期,大连理工大学“聚焦心理,关爱社区”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团队于马栏社区恒苑街道成功完成了一系列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实践项目。这次活动得到……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心理志愿春季自主实践纪实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AI在带来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也对不同人群的心理产生了复杂影响。为了深入探寻AI与心理之间的微妙关系,帮助人们更……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三下乡,绝知此事要躬行
(通讯员孟小征)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落实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2024年7月14日起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
二师学子三下乡:重走丝绸之路,舞动飞天敦煌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祁怡雯)穿越千年壁画,体验敦煌璀璨。为大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悟中华传统艺术之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赴仙桃市胡场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服…
探访廖家湾——红色血脉的深情吟唱与传承
在炎炎夏日,黄山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的实践团队踏上了暑期“三下乡”的征途,他们的脚步停驻在了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安成镇的廖家湾革命纪念馆前,开启了一场关于红色记忆的探索与传承之旅。廖家湾革命纪念…
蚌埠学院三下乡:服务基层,践行青春
蚌埠学院“心系社会发展,共观时代成就”三下乡团队(通讯员谢梦柔)在关爱未成年人的社会号召下,蚌埠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青协学子积极响应,以实际行动服务基层,践行青春。7月8日,该院“三下乡”暑期社会…
公园宣讲红旗志,渠水精神映日辉
7月24日,“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前往安阳市人民公园开展宣讲活动。宣讲队成员分组进行宣讲,他们深入到公园游客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真实感人的案例,向大家讲述了红旗渠修建过程中的英雄事迹和感人故…
“微尘出行“传承文化经典,点亮学生心灵之光
7月31日,“微尘出行”志愿服务队在丁司垱镇中心实验小学又掀文化热潮,以“传承中华经典,培育文化新苗”为主题,开展了一场融合诗词鉴赏与科学美育的特别课程。活动中,孩子们穿越时空,沉浸于古诗的韵律与…
《支教启新章,开学首日耀华光》
中国青年网洛阳7月29日电(通讯员宋凌嵩)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艺科融承,古韵今辉”支教实践团在高东村小学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阳光如诗般倾洒的美妙时刻,大学生暑期支教活动欣然迎来了令人心…
河南城建学院数理学院“助力乡村振兴‘光伏发电’智慧生活”暑期三下乡活动新闻
(通讯员刘露)2024年7月3日至4日,河南城建学院数理学院积极组织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光伏发电’智慧生活”三下乡活动,实践服务队一行前往平顶山鲁山县,来到了富有历史意义的中州红色金融纪念馆进行参观学…
红绎绵绵践初心,重走长征铸新篇
(通讯员彭榕斐郭静怡)为深入贯彻党中央乡村振兴与红色文化传承的战略部署,积极响应团中央“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新绎南雄队于暑期毅然启程,以“红色旅游+产品…
以游戏为媒,赋能乡村儿童成长新篇章
7月31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微尘出行”志愿服务队在黄冈市浠水县丁司垱镇丁司垱中心实验小学开展了一场暑期学习活动。志愿者们通过创意游戏与学业辅导,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既有趣又充实的暑假。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