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三秦旋律展示“舞”与伦比的魅力

来源:苏州大学商学院梦想启明星支教团 作者:褚思远

学习于乡村小学,受教于深耕乡村小学教育几十年的老教师,十岁的我心里便埋下了一颗反哺教育的种子,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和敬爱的郭老师一样站上讲台,带领乡村学生接触体会最先进科学的教学资源。面试过社会公益支教组织,准备过几十页试讲文稿,走向韩河小学、走近同学们的路虽覆满荆棘,但我终于昂首踏过。

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陕西剪纸艺术,展现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陕西人民对富足美满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凝聚着黄土文化的民族精髓。因而在了解当地特色的剪纸艺术后,我决定以此为切入点,为普化镇韩河小学舞蹈社团的同学们介绍隐藏在他们身边的家乡文化。

在阴云笼罩的早上,我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后,开始了第一节剪纸艺术课。讲台下仅坐的五位学生盯着眼前的彩色卡纸和剪刀看了又看,既好奇卡纸不如普通白纸的柔韧,又显露出对剪刀等儿童手工工具的陌生。从当地人民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窗花入门,我与同学们交流探讨她们见过的剪纸作品。但由于年龄太小与观察力不足的原因,她们困惑地盯着屏幕上的图片,真诚地和我说:“老师,这个很久之前我好像见奶奶剪过,但现在我已经不认识了”。而后陕西剪纸艺术的起源故事和历史发展似乎都不能激发她们的兴趣,这些我以为极具地方特色与文化底蕴的知识其实并不能引起她们的共情。

她们感到无趣的表情与窗外的天色遥相呼应,偌大的灰云笼罩着秦岭绵山,而我的错误想法则阻挡了她们对舞蹈的热爱与向往。

图为舞蹈社团的学生在上手工课 通讯员 董慧媚 供图

此刻,因“材”施教已不受用于这群热爱舞蹈、天真烂漫的乡村留守儿童了,她们不似享受先进教育资源哺育的城市儿童般早熟,更不懂得如何拒绝别人的好意,所以只能顺着我们的心意去做有趣但不喜欢的剪纸手工。幸而几岁的年纪虽然没能让她们学会拒绝,但让她们保留了最原始纯粹的情绪与表情。

支教的初衷是寓教于乐,是利用科技与文化丰富留守儿童的假期生活,儿童的“乐”不在于意义深远的文化,而在自己的喜欢与热爱中。支教不应是将我们的想法强加于乡村留守儿童的需求之上,而更应是转变我们的思维逻辑,站在她们的角度探索她们的乐趣。我们也应跳出教育资源不均衡带来的信息鸿沟,主动地去了解与学习当地乡村留守儿童真正所需要的“支教”是什么内容、是什么形式。

思量至此,我决定带领摩挲卡纸的同学们回到舞蹈教室,去上她们最爱的舞蹈课。

穿上帆布包里小心放置的舞蹈鞋,舞蹈社团的同学们自信昂扬地奔进她们熟悉的舞蹈教室。打开灯,她们脸上满足与期待的表情在灯光的照耀下愈加灿烂,也反向坚定了我的选择。席地而坐,我们面对面从头开始今天的支教第一课,不过应该是主讲人的我却在默默地观望着她们的热爱,听她们高兴迫切地给我分享:“我们社团的老师很漂亮,她教我们青蛙趴压腿,还有下腰。”另一位同学举起自己的手臂,兴奋地补充道:“上个星期来的老师教我们跳《熊出没》和《快乐的铺满》,可有趣了。”沉浸在上扬的嘴角、含笑的眼眸和竞相分享的话语里,其实这些都是她们对舞蹈喜爱的生动体现。

突然,其中一位年龄稍大的女孩子激动地对我说:“老师,我们给你展示一下已经学习过的舞蹈吧,好不好?”夹杂着对她们一改刚才沉闷被动状态的惊与愿意主动分享展示的喜,我拿出手机,将音量开到最大,搜索着从来没有听过、询问了几遍才敢确认的《快乐的铺满》。这时,同学们也已经在舞蹈教室的中央站好了队形,两个身形小的站前排,三个身形高些的站在后排,叉好腰摆起了开始动作。

图为舞蹈社团的学生在展示舞蹈 通讯员 褚思远 供图

随着伴奏音乐的响起,她们开始抖动自己的双腿,双臂也随即展开,从身侧转至头顶;与此同时,熟悉的旋律也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经常看的儿童剧,这竟然是《巴啦啦小魔仙》的主题曲!我也情不自禁地随着旋律哼唱着歌词,目不转睛地欣赏她们的童年。同学们一跳一转、一展一收间的活力也感染了我,我们要做的是贴近她们的童年、保护她们的喜欢、引领她们的热爱,这才应是支教的意义所在。

图为舞蹈社团的学生在展示舞蹈 通讯员 褚思远 供图

即使第一天进行了从手工课到舞蹈课的完全转变,即使备课所做的努力全部白费,即使因为形态偏胖从未尝试过舞蹈,但在看到同学们自信活泼的舞姿时,我坚信自己能够教好她们所喜爱的舞蹈课。我愿意为了她们的热爱去跟着教学视频一帧一帧地学习舞蹈动作,去尝试自己所不擅长的领域,去追寻参加志愿服务的初衷。

同时,我也需要反思自己的固执观念,希望能在以后的支教活动中像舞蹈教室的那簇灯光一般映衬她们自信活力的舞姿,不断改进,不断突破自己,坚持为乡村留守儿童的兴趣与热爱保驾护航。

(通讯员 褚思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84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巢院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走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佳俊摄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5日电(通讯员孙燕)6月29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社会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宫塘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开展期间,团队成员在街……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美好生活

中国青巢院年网巢湖7月4日电(通讯员孙燕)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助力乡村振兴,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学工程院组建赴滁州市凤阳县乡村振兴实践团。自2023年6月29日起,团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根植沃土,情系三农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1日电(通讯员王佳俊)“节俭是道德的统一“奢侈是最大的罪恶”,严格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7月1日,巢湖学院“乡意浓浓志愿服务小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爱心助农,奏响美丽乡村赞歌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陈悦)为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深入农村生活,体味劳作的辛苦和果实的来之不易,提高农民生活水平。7月3日,巢湖学院赴滁州市凤阳县助农乡……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知农爱农,助农兴农

中国青年网7月7日电(通讯员周宇)以“农”为基,助“农”前行。为增强大学生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深入认识了解,6月29日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助农乡村振兴团来到凤阳县官塘小镇了解农产……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城乡发展共进步,乡村振兴在心中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承载着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土壤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乡村振兴,擘画美丽乡村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7日电(通讯员孙燕)为了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引导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做实事。2023年6月29日至7月5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助农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进行为……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巢湖学院三下乡实践纪实:助“农”源于心,兴“农”源于行

中国青年网滁州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农业是国家的根基,是人类生存的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外国语学院3月下旬成功举办“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活动分初赛…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

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办学质量,规范教育教学活动,4月1日下午,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此次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

新乡工程学院语韵飞扬,筑梦新程——外国语学院开展招生宣传活动

近日,在新乡工程学院校党委副书记张永福的带领下,我院领导班子一行先后赴新乡工程学院附属学校、延津县城北学校、新乡县龙…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展“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3月29日至3月30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汇金天虹购物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绿色循环,‘换’享派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最新发布

落笔生花,与“柠”相遇|广东培正学院“风信子”实践团助力化州香水柠檬产业发展
为积极响应广东省全面动员部署富民兴村产业工作,以新理念新思路引领新时代“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加快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广东省乡村振兴走在全国前列。茂名市作为广东省重要的农业大市,荔枝、龙…
数据成为新农资,乡村振兴插上“数字翅膀”
(作者杨可)为进一步探索汉川市小龙虾产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实施进展与显著成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志远”志愿服务队,于7月5日踏上了前往孝感市汉川市湾潭乡小洲村的调研之旅。此次调研…
感受企业工艺,走近企业文化
感受企业工艺,走近企业文化口子窖,安徽省淮北市的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酿造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更以其独特的酿造技艺和卓越的品质,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成为安徽省淮北市…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三下乡:传承传统文化,书写最美汉字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三下乡:传承传统文化,书写最美汉字中国青年网马鞍山7月17日电(通讯员杨恒基黄宇琪)蝉鸣盛夏,安徽工业大学“电”绘童梦社会实践队于2024年7月16日在马鞍山市学苑社区,成功举办了一场…
“三阳非遗传承,谱写振兴新篇”实践团三下乡:探寻三阳打秋千,助力非遗新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传承非遗文化,夯实文化自信,近日,青·传承安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三阳非遗传承,谱写振兴新篇”社会实践分队抵达…
湖北学子“三下乡”:柿柿遂意,岁岁增收!
(作者梅佳新)2023年以来,罗田县三里畈镇錾字石村片区通过将“甜柿产业”和“旅游产业”二者结合于一体,实现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布局一批农家乐和特色民宿,培育亮点特色,实现以交促旅、以…
二师学子三下乡:以爱化春风,点燃教育梦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蓓蕾”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大冶市支教已经接近一个月了。在这为期一个月的支教旅途中,我们志愿者作为知识的传递者,带去了心灵的洗礼和情感的升华。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我们与孩子们…
马鞍山市博物馆暑期社会实践心得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根本,因此,在暑期社会实践中,我走进马鞍山市博物馆,感受马鞍山的文化底蕴。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马鞍山这座城市几千年来的文化·,同时我也感受到了自己在这个社会中的责任和作…
二师学子三下乡:巧手绘扇面,童心传非遗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31日电(通讯员徐佳璟)7月31日,湖北省仙桃市兴隆村举办了一场以漆扇为主题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与当地儿童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旨在增强孩子们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理…
爱心支教破冰行动,温暖开启全新篇章
7月6日上午,南京工程学院志愿者团队来到了徐州市丰县王沟中心小学,为四年级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支教活动。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孩子带去欢乐,培养默契,并加深感情。为此,我们精心策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