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先英: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原所长,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甘肃生态学学会、林学会副理事长,甘肃省领军人才一层次人才,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持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0多项,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授权专利22件,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128篇。
抹去华夏版图上沉寂已久的灰白,开拓千年车辙里怒放蓊郁的青葱。库木塔格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三大沙漠从西北边缘压迫着河西走廊——沙漠化不断南侵,冲击着甘肃北境的生态屏障。千年来,这里人与沙的抗争无休无止。
1959年,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先生宣布,甘肃省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现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成立,甘肃迈出了科技治沙的第一步……自那时起,扎根在甘肃的几代人接续奋斗,至今已完成25次科学考察、积累了大量沙漠和风沙基础数据,支撑着甘肃乃至全国的防沙治沙工作。
徐先英,便是几代“治沙人”中的一员。2024年1月19日,徐先英被授予“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成为全国林草系统唯一获此殊荣者。
2024年7月20日,浙江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赴西北方向实践分队踏上了苍劲的西北大地,来到了甘肃省治沙研究所,与徐先英教授开展座谈交流。
“沙漠选择了我”“大风一起不见家,弥漫天空尽是沙”,出生在甘肃民勤沙漠边的一个村庄,从小与沙为伴,徐先英的童年既有玩沙堆、摘沙枣带来的快乐,也有目睹农田被沙漠吞噬、被风沙撵着跑的无奈。“想要离开沙漠,但沙漠又选择了我”,高考结束后,徐先英被内蒙古林学院沙漠治理专业录取,曾奋力走出的沙漠,又一次横亘在了他的眼前。
既然注定与沙有缘,那便欣然“再续前缘”,1985年大学毕业后,徐先英毅然返回家乡,进入当时还在武威的甘肃省治沙研究所工作,这一干,就是39年。现在的他提起这随处可见的沙砾时,便不自觉地眼里含笑,他说:“对于其他人而言,小小的一粒沙就只是一粒沙;对我而言,这一粒沙是我一生的事业”。
武威市古浪县麻黄台村坐落于腾格里沙漠西南缘,新建的搬迁移民区遭受风沙危害,“一夜北风沙骑墙,早上起来驴上房”是对这里沙害最真实的写照。为了解决麻黄台村的沙害,徐先英来到这里,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四年多,一起睡地窝,一起蹚沙海。回忆起那段岁月,徐先英有些感慨:“麻黄台村的卫生条件很不好,半夜睡觉总觉得身上痒,后来才知道是长虱子了。那儿条件苦,但也能忍受。”
为了完成科研任务,徐先英常常需要出野外、跑沙区,一去便是累月甚至数年。在投身治沙事业的同时,徐先英不得不忽略对家人的关怀与照顾,尤其对于女儿的教育,他深感愧疚与遗憾。家庭事业难两全,他仍选择舍小家为大家。与沙为伴60年,徐先英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都奉献给了祖国的治沙事业。
“择一事,更需不断前行、探索、超越”在治沙的第一线,徐先英比任何人都清楚——治理这片土地,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被誉为“中国治沙魔方”的草方格沙障是目前常用的工程压沙手段,然而,过去所普遍采用的“人拉肩扛”压沙模式治沙效率低下、劳动力需求极高,在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愈发严重的情况下,一度成为治沙的“卡脖子”难题。为此,徐先英及其团队破除万难,在被所有代工厂拒绝的情况下,自学相关理论知识,凭借着永不屈服的信念,一锉子一锉子地打造出能够适应不同地形条件的“铁将军”——小型手扶式压沙机,有了它,压沙效率相比人工提升了6倍,每亩沙地节约成本250余元,大大减轻了老百姓的劳动强度。
对于生活在茫茫沙漠中的人而言,绿洲是唯一能够带来生机和希望的土地,然而,甘肃河西绿洲边缘却常年遭受着风沙的侵袭,在那里,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着“沙进人退”的故事。面对这样严峻的环境与社会问题,徐先英及其团队经历了4年的风餐露宿,研发出干旱沙区“四带一体”绿洲边缘防风固沙模式和植被恢复技术,不仅有效解决了古浪县黄花滩移民区等绿洲边缘流沙埋压农田的问题,更为世界上所有沙漠治理问题交上了一份“中国答卷”,为其他沙漠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与经验。
治沙,从来不仅仅是一个地区的事情。从1993年至今,研究所已连续为发展中国家举办了51期国际治沙技术培训班,培养了来自80个国家的1000余名治沙科研人员,为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装备、新技术和新模式。
“久久为功,让绿色的长城坚不可摧”2023年6月6日,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召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将防沙治沙和“三北”工程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的防沙治沙工作迎来了新的春天。
徐先英表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从浙江提出,目前已经慢慢遍及全国,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而在这片粗犷的、干旱的荒漠地区,“两山”理论更显得尤为重要。他提出,要在沙漠化严重的地区打造绿水青山,便必须怀揣对沙漠的敬畏之心,尊重沙漠、爱护沙漠,因为它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我们需要治理对人类有害的沙,保留对人类无害的沙,抱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不变内核,做一个知沙、学沙、干沙、爱沙的人。
徐先英深知,治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贯彻落实好防沙治沙的生态恢复项目,光靠一代人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然而,由于条件艰苦,人才引进成为了甘肃治沙研究所面临的一大难题。为走出这个困境,徐先英及其团队采取人才培养策略,不断挖掘、培养愿意留在治沙研究所的人才,为祖国治沙事业输送了大批可担大任的新鲜血液。
守着这片浩瀚无垠的沙漠,过着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苦生活,徐先英及其团队用坚韧和探索,在沙漠中创造了“绿色奇迹”。几十年来,梭梭、柠条、花棒等十几种优良防风固沙植物被筛选而出,黏土沙障、草方格沙障等二十多种沙障投入使用,“粘土沙障+梭梭”等十七项综合治沙模式成为百姓抵抗风沙的最大保障,国内首套近地面沙尘观测系统量化了防风固沙林对沙尘的减灾作用……沙丘上的每一棵树都在讲述着他们的故事,沙窝中的每个脚印都见证了奇迹的诞生。
如今的玛曲县水草丰茂、鸟语花香,如今的民勤县交通便利、百姓安居,如今的古浪县良田百顷、绿意盎然,如今的石羊河边水土平衡、风清月明……以徐先英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治沙人,用忠诚和担当把论文写满浩瀚沙海,用毅力和信念为这片土地带来无尽希望。
寄语青年学子年轻的学子们,我们的事业要想有所成就,离不开以下两点:第一,要热爱你所从事的工作;第二,要炼就长期坚持的毅力。希望你们都能做到“择一事,干一生,无怨无悔”。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84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