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马鞍山7月14日电(通讯员 秦德俊)7月1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不忘苦难记忆,砥砺复兴之志”团队来到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图为雕像《家破人亡》 中国青年通讯员 秦德俊 供图)
还未入馆,灰蒙蒙的天空显得十分暗淡,斑驳细雨夹杂着丝丝阴沉的气息淋在了每一位来到纪念馆参观的悼念者的身上,也淋在了他们的心头。通过安检,引入眼帘的是一座高12.13米的雕像,意喻1937年12月13日日军发动南京大屠杀,雕像名为《家破人亡》。一位母亲抱着怀中已然逝去的孩子仰天长啸,雕像的无声的,可她的呐喊仿佛穿透了时空,在我们的耳边萦绕,振聋发聩。雕像作者吴为山介绍说,母亲象征着祖国,她手里抱着自己死去的孩子,身体还有余温。丈夫死了,孩子死了,对这位母亲来说,已是家破人亡的绝境。“这尊雕塑采用写意的手法,象征祖国大好河山千疮百孔,斑斑驳驳,遍体鳞伤。尽管如此,她像山一样,屹立不倒!”
(图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中破碎的阁楼 中国青年通讯员 秦德俊供图)
馆中有一处破碎的阁楼,残破不堪,楼上的一点火光在黑暗中显得十分微弱,就如南京城中的老百姓,生命摇摇欲坠。南京在被侵华日军占领之后,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和洗劫。这一时期对于南京的建筑来说是一场灾难性的打击。日军从中山门进入南京,城门成为了战斗的焦点之一,许多城门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南京火车站可能也受到了战火的影响,但具体损毁情况不详。随着日军进城,南京的许多公共建筑如政府大楼、学校、医院等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许多建筑物被用作军事目的或遭到焚毁。私人住宅也未能幸免,大量民居被洗劫一空,很多家庭失去了住所。此外,一些重要的文化古迹如寺庙、城墙等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整个城市在短短几周内变得面目全非,曾经繁华的街道变得满目疮痍,一片废墟。在这段黑暗的历史中,南京的城市面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建筑被永久性地摧毁。
(图为团队队员在参观历史图片 中国青年通讯员 秦德俊 供图)
南京沦陷期间,在各国使者、记者等外籍人士纷纷撤离、南京成为人间地狱时,还有20多位外国人自愿留宁,成立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保护了大约25万中国人。1937年11月15日,由7个美国人、3个德国人、4个英国人和1个丹麦人组成的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立,随后又成立了“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分会”。这些国际友人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选择了留下并帮助他人,他们的行为体现了无私奉献和对人类尊严的尊重。他们不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而且通过记录日军的暴行,确保了这段黑暗历史能够被后世铭记。他们被称为“不能遗忘的外国友人”,南京市民和社会各界对这些国际友人的纪念活动从未中断,他们的名字和事迹被刻在纪念碑上,成为永远的记忆。他们的人道主义精神和英勇行为被视为人性光辉的象征,提醒着我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代,善良和正义仍然存在。
(图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平纪念碑 中国青年通讯员 秦德俊供图)
纪念馆内的和平纪念碑矗立在一片庄严肃穆之中,它不仅仅是一座纪念那些无辜生命的丰碑,更是对那段黑暗历史的深刻反思。纪念碑周围,绿草茵茵,树木葱郁,仿佛是在告诉世人,即便是在最残酷的战争之后,生命依旧可以顽强地复苏,自然依然能够恢复它的宁静与美丽。这里不仅是悼念逝者的圣地,也是教育后代、传播和平理念的地方。每一块石碑、每一尊雕像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提醒着人们要珍惜和平,避免重蹈覆辙。当我们站在和平纪念碑前,心中涌动的不仅仅是对过去的哀悼,更有对未来和平世界的深切期盼。这份对和平的渴望,是对所有经历过战争苦难的人们最好的慰藉,也是对全世界发出的呼吁——让我们共同努力,让这个世界远离战争的阴霾,让和平之花在每一个角落绽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94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