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以专业知识探索助农之路,尽空天信息之能,解三农问题之忧。2024年2月21日至25日,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科村智行”社会实践团前往济南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邹平无人农场和烟台莱州湾海洋牧场开展实践调研活动。团队通过实地调研、听取报告、座谈宣讲等形式,探索科技部“北斗星动能”科技示范工程中空天信息同传统农牧业融合的助农新思路。
2024年2月21日,实践小队穿过风雪严寒,来到“北斗星动能”项目总部——济南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项目成员李子申老师的指导下,团队在此依次参观了无人农场(滨州邹平)、精准农业(泰安肥城)、海洋牧场(烟台长岛、东营河口、威海荣成)等多个示范基地和陆海监测研发基地的仿真模型,以及项目中使用的各种先进测量装备。参观过程中,李老师对项目概况和基地发展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列举了北斗定位导航、高分对地观测等关键技术,并表示无人化智能农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也需要更多的人才为其添砖加瓦。团队还与基地的李汝传研究员进行了座谈交流。交流中,团队了解到项目的目标是实现农牧生产的无人化和便捷化,目前基地的主要攻关方向是通过提高数据精度、优化算法结构等方式做到从数据监测到数据预测的跨越,做到真正的“未卜先知”。
图为滨州邹平无人农场模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024年2月23日,实践团队来到邹平市无人农场示范基地,队员们在此参观了基地试验田及各种无人农用机械,并亲自体验了无人播种机的操作。随后实践团队分组进行实地调研和座谈交流。交流中,基地技术人员向团队介绍:“无人农场用到的关键技术包括无人农机的定位导航与智能控制和天地一体化的农情墒情参数精准监测,其本质就是利用现代监测手段获取农情数据,根据数据生成处方,按方抓药。”无人农场不仅需要精确的实时导航技术,还需要拥有抗复杂环境干扰的能力,做到全场景无缝可信定位。同时还要考虑农场各部分的协同调控,完成全过程自动适配与精准控制。
乾坤日月当依旧,昨夜今朝却异同。2024年2月24日,实践团队来到烟台莱州湾海洋牧场基地,管理人员为团队详细讲解了海洋牧场的关键技术和科研成果,其中包括海洋牧场生态环境的精准监测与立体透视、水面作业无人船精准定位导航与智能控制和海岸带区域碳汇立体监测和精准核算。海洋牧场对环境参数的空间精度要求更高,需要达到百米到公里尺度。为了得到海水温度、盐度和海流三大影响海洋生物健康状态的关键要素,海洋牧场结合了卫星遥感、航空遥感、无人机遥感以及监测浮标等多种监测手段,构建了牧场海域高分辨率水动力数值模型。而利用模型中的实时监测数据,海洋牧场可以远程确定不同鱼类的适养数量,了解不同鱼种的生活状态,确定何时补充何种养分,甚至还可以对赤潮、海冰等海洋灾害进行预警预报。
引入物联网、多元传感、云计算等新技术的海洋牧场,不仅优化了海洋牧场生产要素组成、生产流程和最终产品质量,还能够促进海洋牧场自身扩张繁衍的可持续性,为海洋牧场所依托海域的生态环境带来更好的效益。由此可见,大量空天数据与高新技术的应用使渔牧业脱离了“靠天吃饭”的传统模式,正向着无人化、智能化的道路迈进。
图为管理人员对海洋牧场进行报告介绍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调研团队对济南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邹平无人农场和烟台莱州湾海洋牧场分别展开实践调研活动,指导老师柴轲表示:“希望同学们珍惜青春,勤加思考,结合自身所学,坚定理想信念,为我国的乡村振兴事业注入青春力量、贡献青年智慧!” (通讯员 彭龙)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95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