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反对浅层旅游,发扬红色文化”的调研报告
——以“赓续红色血脉,引领文明旅游”实践为例
摘要:我们党的百年征程,就是一部奉献拼搏史,是一首红色壮丽赞歌,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都选择通过旅游来扩展自己的眼界,红色文化旅行是通过旅行的方式将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传统教育融入旅游中,使其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砥砺前行的发展进程,领悟在中国改革和发展道路中凝炼的红色文化内涵,而本次调研报告旨在通过赓续红色血脉,引领文明旅游”实践调研活动调查分析文化旅游的内涵极其重要性,指出文化旅游不但关乎旅游者的个人素养,而且也与红色景点和旅游者对于这次旅行的态度有关,探讨如何提高旅游者对景点的了解,提高旅游者在旅行中得到的收获和对精神文化特别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促进文化旅游,同时,报告阐述了红色文化旅游的定义、内涵以及其在当代社会的价值,指出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等通过多种方式方法有效地传播和弘扬红色文化,将红色文化传递给每一个人,传承红色精神。最后,提出结合文明旅游与红色文化的策略,包括加强宣传教育、完善旅游管理以及强化导游培训等。
关键词:浅层旅游;红色文化;实践调研
1.调研背景
我们党的百年征程,就是一部奉献拼搏史,是一首红色壮丽赞歌,红色景点是对当代年轻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传统教育的重要资源,而当今旅客在进行旅游时,只是敷衍的进行参观,并没有深入的去了解和体会爱国主义的精髓和意义,这不但是对革命前辈的不尊重,更是对红色旅游资源的浪费,该次调研正是对这现象进行调查,并对游客对于八路军驻京办纪念馆的看法进行调查,通过对游客的调查和实践,来统计游客对于景点的了解,,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本次实践团队是围绕“赓续红色血脉,引领文明旅游”来展开,同过实践参观相关红色景点和线上的相关资源实现提倡文明旅游,弘扬红色文化。
2调研目的与意义
2.1调研目的
(一)浅层旅游(Shallow Tourism) -
这种旅游方式缺乏深度和对目的地文化的探索,游客可能仅仅停留在表面,满足于拍照留念和购物,而不是真正融入当地社区或理解当地文化,游客以消费为中心,将旅游视为一种商品购买,而非文化和历史的体验。他们倾向于快速游览大量景点,而不在任何一处停留足够长的时间去深入了解,旅游被视为一种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而不是个人成长或知识获取的过程。游客可能更关心“打卡”著名景点,而不是它们背后的故事和意义,当游客与目的地的真实体验脱节,仅仅从一个外部观察者的角度游览时,就会发生旅游异化。这可能导致对当地文化的肤浅理解和尊重不足。
红色文化
(二)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弘扬红色文化有助于加深国民对国家历史的认识,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红色文化蕴含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主义,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困难、不懈奋斗的强大动力。通过弘扬红色文化,可以把这种精神传递给后代,激发他们为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天然的联系。弘扬红色文化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和实践,引领社会风气,提高公民道德水平。红色文化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通过参观红色景点、传唱红色歌曲、阅读红色文学等形式,可以更加有效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感。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为历史教育和历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这有助于增进对中国近现代史的理解,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历史有更深刻的认识。
3.调研对象
在八路军驻京办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游客,住在附近的居民。
3调研方法
3.1实践研究法
“理论—实践—反思”式行动研究法。 团队成员 根据现有理论,进行不断的实践,如开展与红色文化旅游有关的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通过不同形式 的活动,边实践边反思,不断与指导教师修正研究方 案,改进研究方法,提高研究实效。
3.2团队总结法
团队每个成员都要负责 1~2 项实践, 并参与到 每一项实践中去,实践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要召开 讨论总结会,针对具体的实践成效进行总结,并提出 整改的意见, 同时将对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 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分析、研究,由具体经验总结,上升到科学经验总结,提高经验研究水平。
4.3文献研究
一方面是研究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已存在的研究成果以及文明旅游的相关理论。
另一方面利用公开的资源,如旅游局、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了解旅游现状和红色旅游的发展情况。通过已有的权威的数据对文化旅游和红色文化传播进行分析
3.1问卷调查
利用线上平台(如微信、问卷星等)的方式发放问卷,扩大调研范围,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具体而言,
3.1实践研究法
选取旅游从业者、红色景点工作人员、游客等不同角色进行深入访谈
4调研内容
“赓续红色血脉,引领文明旅游”实践团队提倡文明旅游,弘扬红色文化。最终来研究如何促进游客的文明旅游的行为和更好的传播红色文化。
4.1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
本团队参观位于南京市的渡江胜利纪念馆,在线上搜集了大量关于该纪念馆的相关信息,了解该纪念馆中的红色文化以便在后面的采访调查有这可靠的信息基础。了解了同时,参考文明旅游相关的文献,对文明旅游有着初步的了解,知晓文明旅游的概念和一些具体形式,方便后续的进一步调研。
4.2参观红色景点“八路驻京办事处”
实践团队于暑假时期一起参观八路军,并且听取纪念馆志愿者的讲解,深刻的了解到渡江战役的内涵,参观这样的红色景点,不仅是一次深刻的历史学习经历,同时也是关于如何进行文明旅游和弘扬红色文化的现实示范。我们也自觉做到文明旅游,注意遵守纪念馆的参观规则,如不触摸展品、不在展厅内吃喝、保持安静等。认真对待展出的历史资料和文物,体现对历史和先辈的尊重。
4.3深度访谈相关人员
实践团队准备在渡江胜利纪念馆访谈相关人员时根据研究目的“了解文明旅游现象,红色文化学习情况”选择访谈对象。受访者包括红色景点的游客、工作人员、当地居民、旅游管理者等。确保受访者的多样性,以获得不同视角的信息。在驻京办事中找到合适的地方确保访谈地点安静、私密,便于双方交流。在交流时引导访谈人员对访谈主题进行回答。征得同意后录音,或现场做详细笔记。利用保存的对话结果与上述的调查问卷一同进行分析。
4.4发放相关的问卷调查
本实践团队在设计问卷之前,首先要明确调研的目的和目标群体。确定想要了解的信息类型,比如游客对文明旅游的态度、红色景点的访问体验等。根据调研目的设计问卷,通过一些已搜集的文献整合出关于文明旅游和红色文化的认知度、态度、行为等方面的相关问题以线上的形式进行投放,此外本问卷还增加了围绕渡江胜利纪念馆关于文明旅游和红色文化教育的问题展开调查。在正式发放问卷之前,先进行小范围的预测试,以检查问题是否容易理解和回答,并调整可能产生歧义的表述。最终将数据汇总,制表。对获得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
5调研结果
5.1通过多渠道加强对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红色文化教育,减少浅层教育。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少浅层旅游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培养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深度旅游意识与习惯,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整合教育资源: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面的资源,共同构建一个综合教育体系。在学校里,可以通过增设文化旅游课程,向学生介绍目的地的历史背景、文化遗产以及当地的风俗习惯,鼓励学生深入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家庭中,父母可以作为榜样,分享自己的深度旅游经历,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旅游观念。社区层面,可以通过组织讲座、展览等活动,提高居民对深度旅游重要性的认识。
创新传播方式:运用数字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如社交平台、在线视频、虚拟现实(VR)体验等,来传达深度旅游的理念。可以开发一些以深度旅游为主题的电子游戏、动画、短视频等,让内容生动有趣,更容易被年轻人所接受。此外,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开展线上讨论和分享会,邀请旅游专家、文化学者以及有经验的旅行者分享心得。
实践体验教育:组织青少年参与到深度旅游的实践中去,比如安排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自走访历史遗址、自然保护区等地,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和环境。此外,还可以鼓励青少年参与文化交流项目、志愿服务等,通过亲身经历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例如,组织学生担任当地景点的临时导游,或者参加环保活动,保护旅游地的自然环境。
通过上述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浅层旅游现象的发生,培养青少年及其他公众具有深度旅游意识的习惯,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6调研感悟
通过发放问卷和组织小组讨论,我了解到尽管很多人向往深度体验,但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诸多障碍,比如时间限制、信息匮乏等。为了克服这些挑战,我认为有必要通过优化导览服务、增加互动体验项目等方式,引导游客从浅层旅游转向深度旅游,让红色文化以更加生动、直观的形式触达人心。
更重要的是,我意识到红色精神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时代价值。无论是与长辈还是年轻人的交流,都能感受到红色记忆在不同代际间传递的温暖与力量。然而,要让这一精神遗产焕发新活力,需要我们共同努力,通过创新教育方法、利用新媒体平台等多种途径,使之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然而,我也观察到部分游客仅停留在“浅层旅游”,他们匆匆走过,拍照留念,却未能真正沉浸在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中。这种浮于表面的游览方式忽视了景点背后的故事和精神内核,无法充分汲取历史的智慧和力量。这促使我认识到,推动“深度旅游”意识的提升至关重要,它关乎如何更好地理解和传承红色精神。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更激发了我的使命感。作为一名年轻学子,我深感有责任推动旅游从浅层走向深度,让红色精神在每一次旅行中得以延续和升华。我期待将这份感悟付诸实践,通过自己的行动和影响力,为构建富有内涵和温度的旅游文化添砖加瓦,助力社会向着更加和谐、有深度的方向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98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