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三下乡】乡村振兴,生态先行——环境学子赴延安市甘泉县开展调研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作者:新媒体运营中心

农村污水治理工作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惠民工程。实施农村污水治理项目,打造绿色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助力乡村生态振兴的必经之路。为推动陕北农村污水治理资源化发展,助力乡村生态快速长效发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学院“兴乡之法,得水为上”——陕西缺水地区污水治理现状调研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了陕西省延安市开展本次实践调研工作。

7月21日上午,团队来到了位于革命圣地延安南部,一座素有“美水之乡”称号的县城——甘泉,探寻甘泉县村民的治污之道。团队成员提前了解到,甘泉县村民一直以种地、打工为生,没有稳定的致富产业。近年来,随着甘泉县各村的乡村旅游产业也逐渐兴起,村内的污水处理压力也应运而生。

农村厕所是推行“厕所革命”的难点和重点,而“厕所革命”则是保障和改善农村群众生活条件的重要抓手。户厕问题关系到广大群众生活环境的改善,关系到群众素质提升和社会文明进步。

因此,成员首先走访了解了甘泉县某村农村改厕设施建设运营情况。调研得知,甘泉县近年开展乡村治理联动联创工作以来,通过拆除违法建筑、废弃畜禽棚舍、填埋村中臭水沟塘,清理房前屋后和公共区域“三堆”,完善配套绿化、加快道路硬化、推进厕所改造等多措并举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全镇人居环境大幅提升。

经走访调研,甘泉县部分传统窑洞住户在屋前屋后种植相应季节性农作物,采取粪肥还田灌溉的形式,不仅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还促进了农作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循环,使得村内农户生活污水得以资源化充分利用。

调研结果显示,部分村内污水治理仍存在雨污合流一条渠排放,未采取资源化回收利用,且多村存在管网铺设不完善,易被雨水冲垮等问题,由此可见村民污水资源化回收利用思想较少。

为进一步了解陕北农村污水治理现状和庭院建设情况,团队于7月22日来到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采用现场观察和走访对话形式展开了实地调研。

通过走访得知,黄陵县大多数村民都是以存水缸存水的方式来应对供水波动问题,存水缸里的水主要用于洗衣做饭等生活用水,同时村民有着“水尽其用”的用水习惯,将淘菜水又用于浇灌庭院内种植的蔬菜等植物。

团队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大多数村庄的村民家中缺乏专门的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多数被随意排放在道路两侧,不仅影响环境的整洁与美观,同时对村民出行造成了一定影响,有村民表示在经过低洼积水路段时,车子容易打滑,十分不安全。

对于少部分具有污水收集管道的村庄,由于缺乏污水处理设施,大多采取将收集到的污水直接排入就近河流,以自然蒸发、自然下渗、自然净化的形式,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团队通过走访村民家中了解到,黄陵县农村地区每户庭院面积较大,但利用率却不高,在庭院空间规划上也存在问题。虽然大部分村庄已实现养殖规模化,有部分农户保留圈养少量家禽的习惯,但因圈舍搭建粗糙粪便处理问题导致庭院内卫生状况不佳。

除此之外,大多数村民仍保留自己种菜吃菜的习惯,在房前屋后搭建起自己的小菜园,充分利用庭院内空间,在满足吃菜需求的同时,也给房前屋后增添绿意。经调研发现,多数村民偏向于种植辣椒,茄子等蔬菜或小葫芦之类的观赏性植物。

相比于庭院内家家户户都种菜的情况,庭院外侧的街道两侧大多数农户门前的空地无人打理,杂草丛生,仅有少部分农户将门前的小部分土地也利用起来,用于种植应季的蔬菜或观赏性植物。

调研发现,黄陵县村镇污水治理存在管网建设不完备,污水无处可去,处理效果不理想或不经处理直接排放等问题;在庭院建设方面,庭院空间宽敞空旷但对于空间规划不合理导致利用率低,卫生状况不佳;在生活习惯上,黄陵县村民不仅保留着水尽其用的用水习惯,而且保留着在房前屋后种菜或养殖的习惯。

本次实践,团队深入陕北缺水地区调研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等实际情况,发现相关问题并结合专业所学提出有关建议。实践团将始终秉承耕读精神,厚植三农情怀,持续助力开展生活污水治理,统筹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同时,在今后的学习和实验工作中,实践团将深入挖掘农村文化内涵,让村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助力推动各村各态、因地制宜的农村污水治理新模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98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捐献接受站举办清明缅怀活动。活动现场庄严肃穆,来自全校的…… 周梦涵 刘思宇 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查看全文 >>

“百千万志愿者”校园健康跑活动|校园跑动防结核,健康同行筑未来

近日,为进一步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于2025年3月23日在皖南医学院滨江校区开展以“携手抗结核,奔跑向未来”为主题的校园健康跑活动,旨在以…… 周梦涵 刘思宇 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查看全文 >>

生命礼赞·大爱永恒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开展遗体捐献知识问答活动

遗体捐献是医学教育和科研的重要来源,对推动医学进步、培养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为普及遗体捐献知识,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尚,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于2025年3月20日在皖…… 周梦涵,刘思宇 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潮起三月三,奋进新征程——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

4月2日,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在教学楼2-402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此次会议由翻译教研室主任王鑫主持,翻译教研室全体无课教…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赴新乡、焦作开展专升本招生宣传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专升本招生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专科毕业生报考,外国语学院招生宣传小组前往新乡学院、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焦…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最新发布

三下乡禁毒防艾宣讲团走进腾飞社区
《三下乡禁毒防艾宣讲走进腾飞社区》首发2024-07-3123:49·小公主女巫帽2024年7月4日星期四,腾飞社区内掀起了一场禁毒防艾的知识浪潮……2024年7月4日星期四一场意义深远的禁毒防艾宣讲活动在腾飞社区热烈开展。本次…
三下乡终篇:月光洒在田野的梦
“践行二十大,青春心向党;麦浪滚滚,燃梦今夏。仙桃,我们来啦!”清脆的口号还在耳边回响,可时光已然随风而逝。一转眼,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来到仙桃已经三周,我们的“三…
趣味课堂 点亮学习之旅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我决定上手工课时带孩子们玩课堂游戏,让学习在欢笑中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课前,我精心准备了几款适合孩子们年龄段的课堂游戏,比如“词语接龙”和“你画我猜”。当我宣布这个消息时,教…
“趣”向舞台,“鱼”你汇演
趣动童年,爱意萦绕。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五育并举”机制的指示精神,展示孩子们在暑期夏令营中的学习成果,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促进孩子们继续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激发孩子们对生活…
安徽学子三下乡:观中山陵,品历史韵味,悟时代精神
《安徽学子三下乡:观中山陵,品历史韵味,悟时代精神》实践纪实:导语:在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暑期实践队来到了南京中山陵,在夏日炎炎的时节,踏上了前往南京市探访中山陵的旅程…
“携科技走基层,为霍智‘杆’先锋”实践团——新技术,新认识
7月18日,“携科技走基层,为霍智杆先锋”实践团队踏上了前往河南省科技馆的旅程,旨在探索新型的科技文化传播方式,将科技文化知识更好地传播给大众。在动物家园展区,逼真的动物模型和动物的动态行为模拟令…
探寻儒家文化风采
党的二十大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征程,而在复兴之路上,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7月20日,实践队员与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小学生进行了交流互动…
重温西柏坡精神,传承革命旋律——河科大学子深入南阳
标题:重温西柏坡精神,传承革命旋律——河科大学子深入南阳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西柏坡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始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2024年7月16日至19日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红色青春宣讲…
河南理工大学“携科技走基层,为霍智‘杆’先锋”实践团 科学文化普及宣讲实践感悟
在这个不断发展的时代,科技与文化交织在一起,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为了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的科学素养,实践团队“携科技走基层,为霍智杆先锋”实践团队于7月16日在韩愈路社区居…
挽民族文化星光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了探讨如何培养公众尤其是当代青年学生的中华文化自信这一难题,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