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淮师学子三下乡:村干村民共同努力,乡村振兴势如破竹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作者:汪岚岚

十九大以来,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开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前列思想、“三农”工作的政策指引。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治理有效的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党和国家对新时期基层治理的最新要求。本次暑期三下乡“百村村支书”实践活动,志愿者来到了安徽省舒城县山七镇梅方村,与村支书江海波同志进行了深入采访,了解到村委书记领导村民进行脱贫攻坚与劳动致富的行动,积极发展生产,建设乡村基础设施,大力推广旅游业与农业,线上与线下同步推广特色作物,村民生活和村庄建设取得了极大改变。

7月14日上午,志愿者在老师的指导下,来到了安徽省舒城县山七镇梅方村,与村支书江海波同志进行了有关乡村振兴政策在村庄的实施情况和村民生产生活方面的改善。江支书详细介绍了梅方村的人口情况、基础建设、主要种植作物和经济来源。并表示在党的领导和政策支持下,村庄的一千多户居民已全部脱贫成功,基础设施也全面建成,人民生活幸福感和满足感大大增强。江支书也表达了对梅方村未来发展的无限期望,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实干政策和企业能够助力到乡村发展上,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欢迎更多的淮师学子加入到梅方村的振兴团队中。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在基础设施方面,乡村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乡村发提供了有力保障。特别是农村公路的建设,使得乡村与外部的联系更加紧密,也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同时,随着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的提升和农村电网的升级改造,村民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在公共服务方面,乡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乡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得到改善,教育质量得到提高;乡村医疗机构的设施设备不断完善,村民看病就医更加便利;乡村文化活动的丰富多样,也满足了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并且乡村面貌焕然一新。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乡村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卫生厕所的普及、生活污水的治理、生活垃圾的处理等,都让乡村环境变得更加宜居。同时,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乡村的绿化、美化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提升。

江书记还介绍,梅方村的主要种植的经济是玉米,板栗和茶树。往年村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为私人经销商收购和市集零售,价格低耗时长,村民常常忙碌一年也赚不到什么钱。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政府与村委会共同建立了线上经销线,通过电商销售,促进农村消费扩容提质升级,进一步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农民收入极大提高。同时有企业与村委会取得联系,统一收购农作物,并在当地建立养殖场和开发厂,真正落实振兴帮扶政策。在旅游业建设方面,村庄依托自身资源票赋,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

江支书同时表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梅方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各种限制,乡村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与挑战。由于自然条件、历史基础等原因,发展相对滞后,梅方村振兴任务艰巨。未来振兴工作应继续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加大政策支持和投入力度,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领域,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注重发挥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加强农村电商发展,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和农民收入来源。

江支书谦称自己担任村支书时间尚短,更要身先士卒,与村委会各党员干部共同努力,积极推动梅方村建设工作,为老百姓做好事,办实事,将惠民政策落实到每家每户。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仅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更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村民的收入水平得到提升,就业创业的机会也大大增加。同时,随着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和环境质量的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也得到了显著提高。村民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步变为现实。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乡村地区将继续保持蓬勃的发展势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青年学生磨练意志品质的有效形式,是青年学生经受锻炼、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更是青年学生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重要舞台。大学生能够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综合素质、增对乡村文化的了解和尊重。通过此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志愿者更加懂得了前辈们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所作出的努力,坚定了投身于乡村建设的决心,立志为国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挥助力作用,用实际行动来迎接党的考验,服务人民,振兴乡村。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019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法”韵南国伴古迹:武大学子赴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时光的长卷中,文物古迹如同无声的史官,铭刻着岁月的厚重与辉煌。它们是民族记忆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桥梁。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这些文化瑰宝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保护…… 李彦卿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韵北国护古迹:武大学子赴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文物古迹宛如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兴衰变迁。然而,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自新《文…… 邓春林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护遗迹传薪火:武大学子赴17省37市113处文物保护单位开展社会实践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移动文物作为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随着时代的快…… 张婧妍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韵江城护古迹:武大学子探寻革命文物保护新途纪行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物古迹是文明的忠实见证者,凝聚着岁月的深沉印记。它们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可移动文物面临着诸多挑战…… 赵晓玲、王子希、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山东省多市开展社会实践

2025年1月10日至1月1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前往山东省多市开展了为期4天的实践调研。调研期间,队员们在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淄博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淄…… 张景博 张盛伦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湖南省茶陵县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保

202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聚焦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前往湖南省茶陵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期间,队员们跟随茶陵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实地考…… 黄婧怡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奋楫扬帆赴酉阳,赓续前行启新程”三下乡团队探秘酉阳非遗文化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奋楫扬帆赴酉阳,赓续前行启新程”三下乡团队探秘酉阳非遗文化2024年7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奋楫扬帆赴酉阳,赓续前行启新程”社会实践团队踏上了探寻酉阳非遗文化的旅程。他们怀揣着对传…
遇“践”青春,折梦未来
在这个热情洋溢的盛夏时节,安阳镇中心小学的校园里弥漫着一种别样的温馨与活力。一群来自“乡”约盛夏、遇“践”青春志愿服务队的年轻身影,带着对乡村教育的深情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
“乡”约盛夏,纸艺飞扬
炎炎夏日,阳光正好,安阳镇中心小学的校园里迎来了一股清新而充满活力的风。“乡”约盛夏、遇“践”青春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带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使命,踏入了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与孩子们共同…
寻家乡文化,扬乡土特色
#FormatImgID_0##FormatImgID_1##FormatImgID_2#寻家乡之美,扬乡土特色——福建江夏学院实践队暑期实践活动为加强乡家乡文化宣传与教育、完善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人才队伍以及创新大学生参与家乡文化宣传的模式与路径…
倾听前梅村村支书心声,共绘乡村振兴新篇章
倾听前梅村村支书心声,共绘乡村振兴新篇章2024年7月19日,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志愿者王丹踏入安徽省宿州市萧县龙城镇前梅村,与村支书以及村干部展开了一场关于乡村振兴的深度对话。在夏日的微…
参观马鞍山博物馆
参观马鞍山博物馆,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心灵之旅,它不仅让我领略了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在无形中触动了我对过往岁月的沉思与对未来发展的展望。踏入博物馆的那一刻起,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往昔的大门…
倾听张圩村村支书:乡村振兴的实践与展望
在中国的广袤乡村,乡村振兴战略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每一寸土地。张圩村,作为一个典型的农村,正是在这一战略的指引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作为村支书,侯春春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关注隐性留守”——青衿致远队的暑期调研之旅
在烈日炎炎的盛夏,青衿致远队的成员们带着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关注,展开了一项针对城市隐性留守儿童的实践调查研究。这些孩子虽然生活在父母身边,却因父母工作忙碌而常常被忽视,缺乏应有的关爱和陪伴。为了…
“日照研学行”——曲阜师范大学青衿致远队
今年暑期,曲阜师范大学青衿致远队组织了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探索解决隐性留守儿童现象的多种方式,并于8月初带领社区儿童前往日照市博物馆和植物园进行研学旅行。这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和学习…
《走进南京大屠杀:实践中的历史铭记与未来展望》
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只实践队组织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南京大屠杀社会实践活动,旨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唤起社会各界对这段惨痛历史的深刻认知和对和平的珍视。活动当天,实践成员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