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译”路寻迹,“译”心向红实践队于今年夏天开展了为期数周的红色之旅活动。这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更是一场深刻的思想洗礼与革命传统精神的传承。
追寻红色足迹,感悟革命精神
烈日炎炎,实践队踏上了寻访红色足迹的征程。从纪念抗日战争的重要地标到革命纪念馆,队员们通过参观革命文物和聆听讲解,重温那段血雨腥风的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和艰辛。
在这些日子里,实践队走进多座革命纪念馆。这些纪念馆不仅保存了大量珍贵的革命文物和历史资料,还生动再现了革命战争的艰苦历程。每座纪念馆都讲述着一段不同的革命故事,通过文物和历史照片,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革命先烈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在革命烈士纪念馆的参观过程中,队员们不仅了解了革命历史,更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烈们地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每一件革命文物、每一个历史故事,都让队员们在思想上得到洗礼与升华。
看见红色女性力量,感悟革命初心
实践队重点挖掘了山东省红色文化中的女性力量,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红色女性典型进行深入研究。这些女性在革命战争中的伟大贡献值得后人铭记与敬仰,她们的故事蕴含着无穷的精神力量。党的女儿们不论是抗日战争时期还是改革开放,她们的身影总活跃其中。
实践队通过文献资料和线上档案馆,全面了解了这三位红色女性的生平事迹和她们在革命中的重要贡献。年仅十五岁的张晶麟担任峨石乡妇女自卫团干事,为了防止日伪军扩大据点,她自告奋勇地承担了拆除虎础寺庙的任务,但因告密被捕最后壮烈牺牲,她坚决守护党的秘密,是“刘胡兰式”的少年女英雄;李田英长期担任党的地下交通员,自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以来,她带领全村妇女开展生产自救活动,组织35个抗战家庭开展“插伙组”互助生产,开荒种地,丰收粮食,有力地支援前线,保障人民生活;在大马峪,以马玉珍、李兰英、王玉清、马巧云、马月英为代表的“拥军五姐妹”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她们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妇救会成员,她们发动全村妇女为部队筹集给养、救护伤员,传送情报、站岗放哨,护送干部和贵重物资,为革命作出突出贡献,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军为民、民拥军、军民团结如一人”的大马峪精神。
她们不仅在前线冲锋陷阵,有的甚至在后方坚持生产和支援,展现了女性在革命中的多样角色和无私奉献,为革命事业提供了无数帮助。在了解生平事迹后,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党取得胜利背后的艰辛与伟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04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