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文化大美,今人共守——烟台所城里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王馨弘

大学生网报烟台7月26日电(通讯员 王馨弘)新时代新征程,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必须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摆到更加突出位置,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为此,2024年7月21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古建华章,礼序东方”实践队对山东省烟台市进行实地考察。

图为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所城里。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王馨弘 供图

2024年7月21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古建华章,礼序东方”实践队来到了烟台市芝罘区所城里,所城里位于烟台市芝罘区胜利路288号。这一地理位置使得所城里与烟台的多个重要地标和历史街区相邻,如烟台山近现代建筑群和朝阳街历史街区。实践队采访了当地的一些居民了解到,所城里,古称奇山所,始建于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为防御海上倭寇侵扰,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增设“奇山守御千户所”。这座城池不仅是烟台城市的最早发祥地,也是中国古代海 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康熙三年(1664年),随着军事功能的减弱,奇山所逐渐转变为居民生活区,并更名为所城里。

图为烟台市芝罘区所城里中的一条街道。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王馨弘 供图

如图所示,所城里保存了大量清代、民国时期的传统民宅建筑,这些建筑具有典型的胶东民居特色,青砖黛瓦、古朴祥和。整个街区由200余套居住型历史院落组成,并点缀有城隍庙、祠堂、私塾、寺庙等公共建筑。这些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据实践队实地考察了解到,所城里已成为烟台非遗文化的集中展示区,为每个非遗文化单独设馆,并聘请非遗传承人坐镇。这里汇聚了京剧脸谱、绒绣、制瓷、漆器、古船修复、鋦艺、八仙葫芦、莱州毛笔、胶东花馍等别具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这些非遗文化的传承不仅丰富了所城里的文化内涵,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和学习。此外,所城里经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传统节庆活动、非遗文化展示、文艺演出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所城里凭借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建筑风格,成为了烟台的重要旅游景点。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同时,所城里还开发了多种旅游项目,如特色餐馆、民宿、书店等,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所城里的历史文化传承离不开有效的保护和发展措施。近年来,当地政府加大了对所城里的保护力度,对古建筑进行了修缮和维护,并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同时,还注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总之,烟台市芝罘区所城里是一座充满历史韵味和文化底蕴的古城。其历史文化传承不仅体现在古老的建筑和丰富的非遗项目上,更体现在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中。未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保护措施的进一步完善,所城里的历史文化将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图为烟台市芝罘区所城里一栋建筑内的景观。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王馨弘 供图

最终实践队员认识到,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根之所系,脉之所维,这个根脉就是文化, 而文化建设正是认识、了解这个根脉的工具。悠久历史长河里的文化遗珠,如同洪荒烈火淬炼出的精金,亘古风霜琢磨过的美玉,做好文化建设将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图为社会实践队合影。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王馨弘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05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山东大学学子走进龙延智能 探索智能制造前沿

2025年1月19日,山东大学控制学院的本科生们前往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合肥龙延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一场为期一天的游学参观活动。此次活动为同学们搭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桥梁…… 袁嘉 山东大学自动化查看全文 >>

活动进行时|龙延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探索之旅

1月11日,阳光明媚,游学团同学们一行人怀着满腔的热情与期待,踏上了前往合肥龙延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延智能”)的旅程。这里,是智能制造技术的心脏地带,也是梦想与现…… 袁嘉 山东大学自动化查看全文 >>

活动回顾|智能制造前沿探索——龙延智能科技之旅圆满结束

随着最后一缕夕阳的余晖渐渐隐去,为期一天的合肥龙延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延智能”)游学参观活动也落下了帷幕。这次活动不仅为山东大学控制学院的本科生们提供了一次难…… 袁嘉 山东大学自动化查看全文 >>

活动预告|龙延智能游学实践调研活动

为了增强团队成员对智能制造行业的了解,拓展专业视野,提升实践能力,“龙延智能”游学实践调研团组织了本次别开生面的企业游学活动。游学团将前往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合肥龙延智能科技…… 袁嘉 山东大学自动化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班团建设】“网络闸门,数字蓝盾”——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案例访谈活

以法为盾,筑牢数字安全防线;以警为镜,护航法治时代新章。2025年2月11日,法学2303团支部访谈小队赴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公安分局…

“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寒假

(通讯员黄鑫)1月10日至2月23日,湖南城市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水润家乡梦,‘材’子志愿行”寒假返家乡志愿团队成员在各…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最新发布

“假期七彩,爱心传递”——“七彩假期”志愿团队支教行
南阳8月4日电(通讯员王兆星)为了促进学生全身心发展和助力学生的梦想,7月16日下午,河南科技大学“七彩假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出发前往南阳市唐河县白岗小学进行支教。星光不问赶路人,时代不负奋斗者。…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青春药韵西柏”宣讲团深入班级 宣讲西柏坡精神
6月18日,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青春药韵西柏”宣讲团在药学系23级药学3班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西柏坡精神宣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同学们深入了解西柏坡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情怀。活动伊始,宣讲团成员…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青春药韵西柏”志愿宣讲团面向全校师生开展西柏坡精神宣讲
6月26日,全国大学生西柏坡精神志愿宣讲团“青春药韵西柏”志愿宣讲团在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德阳校区宣讲西柏坡精神,300余名师生代表聆听讲座。宣讲团成员以“弘扬西柏坡精神走好新时代赶考路”为题,以淮海战役…
传承和守护文化遗产的使命之旅——走进海阳市博物馆
大学生网报烟台7月26日电(通讯员王雪纯)7月25日,曲阜师范大学的“古建华章,礼序东方”社会实践队在海阳市博物馆开展了一次深刻的文化探索之旅。队员们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客观地记录了这次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首个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化橘红文创设计工作坊正式揭牌
首个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化橘红文创设计工作坊正式揭牌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鼓励高校为乡村建设提供创意设计支持,大力发展创意农业,加强农产品…
安徽学子三下乡:缅怀先烈 铭记历史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烈士们的英雄事迹,学习他们的崇高品质,并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2024年7月15日,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返家乡“材料智造”实践队以缅怀革命先烈,学习革命精神为目的,走进烈士陵…
漆扇轻摇,绘梦童年
在2024年的炎炎夏日,我作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蓓蕾”志愿服务队的一员,踏上了前往大冶市马叫社区的支教之旅。这次,我们不仅仅是为孩子们带去知识的光芒,更是希望通过一项特别的课程——漆…
化学之光,照亮童心
2024年的盛夏,阳光炽热而充满活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蓓蕾”志愿服务队带着对知识的热爱与传递的热情,踏入了大冶市马叫社区,开启了一段为期一个月的支教之旅。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
安徽工业大学“赓续红色血脉,引领文明旅游”实践队
安徽学子三下乡感悟:渡江胜利,从历史走向未来7月5日,不久前我在网上了解到,渡江胜利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最后一战,这一战役的胜利,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陆取得最终胜利的关…
陕工学子青春三下乡:探寻非遗 “袁”梦乡村
为了深入了解乡村非遗文化的现代转型和文旅产业的有效结合,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7月20日,信息学院“赓续文脉薪火相传”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深入了解关中乡村振兴路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