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以史为鉴,致敬时光”——“彝路柚我,筑梦凉山”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

来源: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张妍龄

三河村曾是凉山彝族自治州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之一,通过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努力,实现了整村脱贫,成为了脱贫攻坚的典范。作为现在的乡村振兴示范点,三河村的发展之路给其他贫困地区提高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7月26日,经济管理学院“彝路柚我,筑梦梁山”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的村史馆从“回望三河”、“奋进三河”和“学习三河”三个方面进行了“学村史”主题活动。

回望三河——一部村史,几多乡愁

三河村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镇,因所处三河汇聚地而名,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背景和显著脱贫成就的彝族聚居村落。三河族人于历史变局中,生生不息,绵延至今。实践队员们站在村史馆门前,映入眼帘的便是“习总书记来到我们村”九个大字,充分展现出当地村民们对习总书记的衷心感念,对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喜悦与自豪。实践队员们走入馆内,看着馆内陈列的展板与展厅里展示的过去耕种所用工具,体会到当年住房、道路、产业等看得见的贫困,与思想观念、内生动力等看不见的贫困,交织叠加,相互影响的结果。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老器物,苦难的过往,无力地挣扎,汇成三河曾经的记忆。实践队员们思绪万千,深刻体会到脱贫工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也对现在所拥有的幸福生活倍感珍惜。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老式耕种工具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老式器物

奋进三河——勤劳致富,奋斗兴村

三河的历史,见证了奋斗者的足印,也标注着未来接续奋斗的征程。在村史馆中,实践队员们还了解到许多致富故事与脱贫攻坚战略。自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2月11日前往凉山探访以来,三河村便踏上了脱贫攻坚的快车道。实践队员们了解到,三河村产业发展走的是“种养循环”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以“短期+中期+长期”相结合特色种植产业,成立专业合作社,通过“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拓宽群众脱贫致富路。实践队员们看着馆内陈列的从难避风雨的“三房”到窗明几净的新居;从缺吃少穿的极度贫困到人均收入突破万元;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穷二白到如今路畅业丰、文教兴盛、医疗保障、乡风文明的三河村,一串串足迹串起登攀之路,一滴滴汗水汇成崭新画卷。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三河村脱贫攻坚工作历程

图为实践队员观看“心系凉山”纪录片

学习三河——彝韵悠长,学无止境

村史馆内,还陈列着许多关于彝族文化的书籍,这些书籍如同一扇扇窗,引领着来访者们进入彝族文化的广阔天地。实践队员们被这份厚重的文化底蕴深深吸引,纷纷不由自主地驻足,自发地从书架上取下书籍,开始细细品读。志愿者们翻动着泛黄的书页,仿佛能穿越时空,与彝族先贤进行心灵的对话;或围坐一圈,彼此分享书中所得,从彝族的起源传说到独特的民俗风情,再到精湛的手工艺和丰富的节庆活动,每一个话题都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与好奇。他们被彝族人民勤劳智慧、热情好客、坚韧不拔的精神所感动,也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信念。

图为实践队员翻阅彝族字典

图为实践队员翻看彝族书籍和交流讨论

敬畏历史者,历史厚之;以史为鉴者,历史馈之。铭记,是为了更好的前行。通过本次“学村史”主题活动,实践队员们不仅深入了解到了三河村的历史,学习了彝族文化,更了解到脱贫攻坚这一伟大战略在国家发展中所扮演的的重要角色。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人民的美好生活,一个民族、 一个家庭 、一个人都不能少。”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将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复兴大业之中,以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庄严承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06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建设绿色家园,低碳让生活更美好

当今社会,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如全球变暖、森林锐减、臭氧层破坏等,环境污染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来,气候变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不…… 万千归途.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为爱救助,与爱同行

今天“为爱一起奔跑”志愿服务队走进安阳市流浪动物保护协会。面对40度的高温挑战,志愿服务队成员们顶着烈日为流浪小动物们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成员们自身也通过这次难忘的经历也收获…… 万千归途.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为爱奔跑,我们在行动

今天是“为爱一起奔跑”志愿服务队2023年度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一天,也是团队成员首次聚集在一起开会。本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向团队成员介绍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具体安排以及每个小组各自的分…… 万千归途.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从弃物到宝物:创新方程式

从弃物到宝物:创新方程式近日,在我们温馨的宿舍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废物利用大变身”活动如同一颗创意的火种,悄然点燃。…

马克思主义学院——前程似“锦”服务队走进高唐县:探秘锦鲤养殖“金钥匙

为响应国家号召并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2月1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前程似“锦”服务队走进聊城市高唐县锦鲤小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锦鲤游出致富路 乡村振兴绘新卷”社会实践活

【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锦鲤游出致富路乡村振兴绘新卷”社会实践活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响应…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在这个寒风凛冽的冬日,一场特殊的温暖由返乡大学生通过“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送到周边社区,通过学…

寒假“返家乡” | 青春扬帆正当时,志愿践悟展新篇——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

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重视,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力量,肩负着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的重要使命。2025年寒…

最新发布

乡村振兴新动力,绘就乡村新画卷
中国青年网泰安7月30日电(通讯员刘祺睿)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的“筑梦乡村熠青春”社会实践队,怀揣着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深切关注,精心布局,深入踏访了寿光、曹庄王贺及欧拉公司这三大示范区域,亲身…
乡村振兴新动力,绽放乡村新面貌激活
中国青年网泰安7月30日电(通讯员刘祺睿)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的“筑梦乡村熠青春”社会实践队,为了深度挖掘乡村旅游在临沭县的发展潜力,精心策划并深入调研了寿光、曹庄王贺及欧拉公司这三个标杆性…
南京工程学院“桑梓情雏鹰梦”手工制作指南针模型活动
南京工程学院“桑梓情雏鹰梦”志愿科普队在7月14日下午于徐州市丰县王沟镇中心小学开展科普指南针以及DIY指南针模型课程。此课程由“科泉老师”(冯科泉)担任主讲老师。课堂上,“科泉老师”向小朋友们问了一…
青年极客引领暑期托管创新风尚,倾情为孩子们编织多彩成长梦想
青年极客引领暑期托管创新风尚,倾情为孩子们编织多彩成长梦想随着夏日的脚步日益临近,如何让孩子们的暑假既安全又充实,成为众多家长关注的焦点。为解决这一难题,同时响应社会对于高质量暑期托管服务的需…
“星火”学生党员先锋队前往山东三府黛绿茶园开展劳动实践
以茶文化为起点,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星火”学生党员先锋队聚焦“文化两创”,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推进茶品牌建设,推动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积极在劳动实践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十余名队员…
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走进社区传承宣扬非遗漆扇
南京工程学院大学生走进社区传承宣扬非遗漆扇作者:张涛象、单昕晨、陈晨、陈文斌、陈子南、陈振豪、程曦、耿浩然随着传统艺术越来越受到现代社会的重视,漆扇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理一城之水,福千万人家
理一城之水,福千万人家为探索海绵城市建设在极端暴雨下的适应性、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以及当下城市水体净化机理,池州学院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赴池州市护城河遗址公园水体净化机理调研实践团”于7月9日前往…
南京工程学院“桑梓情雏鹰梦”手工制作飞机模型活动
南京工程学院“桑梓情雏鹰梦”志愿科普队在7月14日上午于徐州市丰县王沟镇中心小学开展DIY飞机模型课程。此课程由“小王老师”(王松宇)担任主讲老师。课堂上,“小王老师”向小朋友们问了一个问题“小朋友们…
西南石油大学“彝路柚我,筑梦凉山”暑期社会实践队探寻三河旧址
为紧跟国家扶贫工作的坚实步伐,7月26日,经济管理学院“彝路柚我,筑梦凉山”暑期社会实践队在当地人的带领下,深入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河村的丛林,展开了一场追寻历史足迹、感悟领袖深情的探索之旅。彝…
安徽学子三下乡:激活特色产业 绘就乡村振兴“实景图“
安徽学子三下乡:激活特色产业,绘就乡村振兴“实景图”中国青年网合肥7月27日电(通讯员裴耀辉)为了解企业科技发展成果及应用市场,7月26日安徽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子企业行——暑假社会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