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青力汇聚,红古石塘焕荣光

来源:成都理工大学 作者:黄诗睿 张春滋

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增强文化自信,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日,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三下乡”中华文化传承团前往江西省历史文化名镇——铅山县石塘镇,围绕“两个结合”的思想,以当地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为核心,开展“山歌声声颂党恩,溯寻传承红色情”社会实践活动。

红色基因铸心魂,红色血脉永绵延

武夷山北麓,千年古镇石塘,像一幅水墨画般,镶嵌在铅山河畔。“一纸千年”的石塘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在新四军整编纪念馆,据讲解员介绍,1938年2月,闽北红军游击队在石塘顺利整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五团,随即开赴皖南,汇入到抗日前线的洪流中去。随后,团队成员来到了皖南事变后关押被俘新四军将士的上饶市集中营士兵大队旧址,在已经斑驳脱落的诗词墙上,将士们的坚定信仰仍熠熠生辉。他们写下的饱含真情的一封封家书收藏于红色家书馆,字里行间中有历史的回声、鲜活的生命与质朴的真情。“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这首耳熟能详的《唱支山歌给党听》的词作者姚筱舟(笔名:蕉萍),即是石塘人。“唱支山歌给党听背后的故事”事迹陈列馆记录着姚筱舟的生平经历、歌曲的创作始末。

图为团队成员在上饶市集中营士兵大队旧址听讲解。朱曦 供图

参观完“五场三馆”后,团队成员根据当地特色红色文化,自主设计了宣传手册、宣传海报、纸质调查问卷。

红色文化进基层,红色文化润人心

团队成员走进社区,对各个年龄段、各个岗位的居民进行红色文化的问卷调研。一方面探寻当地居民对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以及当下红色文化建设的满意程度;另一方面对当地红色文化加以宣传,同时收集居民对目前红色文化建设相关工作指出的不足以及建议。调研完成后,团队成员对获取的信息加以总结与分析,提出团队对未来当地红色文化建设的意见与方向。

图为团队成员对居民进行红色文化宣传。朱曦 供图

团队成员走访参观了铅山一中,与青年同学进行了深入交流,以非结构化访谈形式切实了解到他们对红色文化的认知度,以及自身在这片土地上被红色文化浸润的成长过程。其中几位同学分享了自己“根正苗红”的经历,家中有好几位中国共产党员,从小长辈就讲过长征抗日的故事;也提到了每个学习阶段,学校都在着力于打造以本镇文化为核心的一体化模式,会定期组织他们前往红色教育基地研学。团队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引导青少年利用好当地红色资源,深入学习、感悟红色精神,为当地红色文化赋能,参与到红色文化的建设中。同时,也通过采取线上收集问卷的方式,实时统计当地居民群众对红色文化的了解程度,制作红色文化问卷报告。

红色山歌声声唱,党辉熠熠永不忘

在走访社区过程中,一位已有20年党龄的退休老党员与团队成员亲切交谈。她对当地红色文化了解颇深,也非常关注当地红色文化的建设,说起“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歌,她特别自豪地说:“这是石塘镇老乡——姚筱舟先生所写的,我们打小就会唱了。”而后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她十分骄傲对团队成员们说:“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我在2004年入党,入党已经有20年了。你们一定要听党话,跟党走!要不忘初心,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信仰是很重要的;要在党的光辉下,踔厉奋发,砥砺前行。我也非常感谢我们的国家,感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图为老党员阿姨歌唱“唱支山歌给党听”。朱曦 供图

红色精神代代传,青春聚力正当时

“三下乡”社会实践已落下帷幕,踏入其中,在古镇悠悠千年岁月中,团队感悟着革命先烈留下的红色精神;融入其中,每一位成员与石塘一起,绘成了一幅“红色”炽热、“彩色”活力的乡村振兴文化自信新画卷。新时代青年将以红色精神的精髓做学问,以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作指引,以更强大的青春力量点燃燎原之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图为团队在新四军石塘整编纪念馆合影。朱曦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09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当数学遇见艺术与爱:返乡大学生为小学生带来别样趣味课堂

近日,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公益课在长沙市浏阳市永安镇一托管所的教室里展开。这是一堂由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主办的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趣味数学课,旨在通过趣味教学,激发小…… 盛文琼 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长征,数据背后的苦难与传承

“数说万物,用数字解读伟大长征路”主题教育活动于2025年2月14日星期五在青罕中学圆满举行。(一)数说万物,用数据勾勒长征轮廓长征,从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到1935年10月抵达…… 何新蕾 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数独启智慧,趣味伴成长——记长安镇中心小学数独公益课

2月13日,长安镇中心小学的课堂上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数独公益课。本次课程旨在通过趣味十足的数独游戏,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课堂上,授课老师充分考虑了…… 王乐怡 田健玲 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数说万物,开启趣味课堂之旅

2025年1月26日,教室里洋溢着活跃而热烈的气氛,一场以“数说万物,趣味课堂”为主题的特色教学活动在陕西省渭南市太要社区精彩上演,为学生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数学学习体验。此次活动旨在…… 余展鹏 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学情趣课堂:摆脱传统方式,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为了构建文化、生活、实践“三维一体”的情境数学场域,引导青少年在世界万物情境中提升数学核心素养,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新质人才。7月10日上午,湘潭大学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以“‘数’…… 彭江涛 张少娴 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湘潭大学:趣味数学课与雷锋精神共融,社区绽放智慧与爱心之光

7月12日,湘潭市三义井社区活动室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一日雷锋活动”与“融合数学思维的音乐之旅”趣味数学课。本日活动由湘潭大学“数”说万物实践团精心策划并执行,旨在通…… 梁穗 张少娴 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智慧之种,夏日绽放——赴湘潭市 雨湖区三义井社区启迪社童心灵

炎炎夏日,热情如火。7月11日上午,湘潭大学的“数”说万物暑期实践团队,带着知识的种子和教育的使命,踏入了充满活力的三义井社区。他们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蓝图,精心策划了一…… 刘珍利 张少娴 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湘潭大学:趣味数学课带领小学生“玩好”数学

“根据行军里程和耗时估算,红一方面军平均每分钟要走19.5米……”7月10日,湘潭市三义井社区活动室“数说长征”课堂上,小朋友们沉浸于在红色故事中学习数学知识,模拟“长征路”徒步行走…… 罗宁子 罗俊雪 张 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在这个寒风凛冽的冬日,一场特殊的温暖由返乡大学生通过“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送到周边社区,通过学…

寒假“返家乡” | 青春扬帆正当时,志愿践悟展新篇——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

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重视,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力量,肩负着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的重要使命。2025年寒…

当数学遇见艺术与爱:返乡大学生为小学生带来别样趣味课堂

近日,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公益课在长沙市浏阳市永安镇一托管所的教室里展开。这是一堂由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主办的返…

河海大学机电学院中华队回访母校讲河海故事

机电学院中华队回访母校讲河海故事在寒假期间,河海大学的三名学子怀揣着对母校的思念与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母…

数字长征,数据背后的苦难与传承

“数说万物,用数字解读伟大长征路”主题教育活动于2025年2月14日星期五在青罕中学圆满举行。(一)数说万物,用数据勾勒长征…

最新发布

“三下乡”活动圆满落幕:孩子们才艺展现,乡村教育新气象
(通讯员杨佳颖)8月2日,随着夏日炎炎的逐渐退去,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体育赋能追梦志愿服务队的石家河小分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也在石家河中学大礼堂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此次活动不仅为乡村的孩子们搭建…
“童心相伴,夕阳同辉——巢湖学院携手同大镇打造“爱与智慧”的公益暑托班“
在2024年7月16日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同大镇与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携手,在魏荡、刘墩、灵台三村正式启动了“童心相伴夕阳同辉”公益暑托班,为当地儿童的暑期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意义。图1指导老师陪同…
汽院学子“三下乡”——探索中华文化的深度之旅
截至目前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国家级非遗项目有1557项。为促进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春蕾”爱心支教服务团在石桥村,给小朋友们…
南京工程学院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一往无前团队暑期社会实践
7月10号至7月11号,一往无前团队在江苏省昆山参与“嘉禾社区红周到”等为社区行便民服务活动,通过帮助社区老人以及开展社区娱乐活动丰富社区生活。一往无前团队和当地社区居民一起走进他们的生活与家庭,并通…
广东医学子三下乡:承“非遗”竹韵 兴信宜竹编
为深入探究信宜竹编的文化底蕴,充分发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生命力,广东医科大学玉都志愿服务队(以下简称“服务队”)于7月10日赴信宜合丫河村开展竹编非遗文化系列活动,旨在通过青年人的视角,审视非物…
申家泊支教——小学三年级摄影进阶学习之旅
经过前几周的基础学习,孩子们已经掌握了相机的基本操作、构图法则以及光线运用的基础知识。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摄影艺术的更深层次,用镜头讲述故事,捕捉那些稍纵即逝却意义深远的瞬间。“同学们,你们有…
三下乡支教新风尚:“扭扭棒”创意课堂点亮乡村童年
三下乡支教新风尚:“扭扭棒”创意课堂点亮乡村童年(通讯员:汪丽晶)在炎炎夏日的温柔照耀下,一场别开生面的“扭扭棒”创意手工课堂在三下乡支教活动中火热开展,为偏远乡村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色彩斑斓的…
湖北学子三下乡:青春助农,振兴乡村
本网讯(通讯员何雪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志远”志愿服务队来到荆门市东宝区马集村对甜柿子基地进行了实地调研。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甜柿子产业的发展现状,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力量。在甜柿子基…
经贸青年在仙居:寻古耕智慧,助区域品牌,倡文明旅游
2024年七月,一支由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组成的“寻共富密码,助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浙江台州仙居县,领略仙居农业文化精髓和“神仙大农”品牌的独特魅力。实践团深入当地进行详尽的产业调研,总结…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洛阳茶“耶”队:携非遗之魂,绘石塘新篇
在快速变迁的现代社会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双重挑战。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赋予非遗新的生命力,使其既能保留传统精髓,又能融入现代生活,成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