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科研兴农|收“藿”优品突击队打造广藿香全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岭南师范学院地理与科学学院 作者:收“藿”优品突击

科研兴农|收“藿”优品突击队打造广藿香全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为推动南药蓬勃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近日,岭南师范学院收“藿”优品突击队前往湛江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2024年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暨“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与当地相关工作人员深入探讨研究种植技术,了解当地广藿香的产业发展状况。

炎炎夏日,阳光炽热,队员们顶着骄阳烈火走访湛江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育苗基地,近距离观察农民劳作,并与他们积极沟通交流关于插苗育苗技术方面的问题,且亲身实战体验他们的工作,帮助工人们种植扦插苗。在感慨农民生活不易时,更加坚定了通过科研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决心。

在实践过程中,队员们与大棚管理员吴嫂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据吴嫂介绍,这里的工作并非是由固定人员来做的,很多人都是从村里面找来的临时工,并且工资是由工作量和工作时长来决定的,拔草和剪叶子是一天300块钱,而喷药的工资则会略高一点。由于每次工作的人都不一样,所以大棚管理员每次都需要指导工人如何开展工作,以确保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出现重大失误,提高育苗存活率。

针对插苗育苗方面的细节问题,大棚管理员吴嫂提出:“育苗用时不到三个月,且插苗一个多月就可以在田里进行种植。但是,插苗受天气影响程度较大,尤其是下大雨,可能会长得不好。此外,现在这种天气一般会发生青枯病和虫害。”据悉,发生虫害的藿香苗可以通过打有益菌进行灌根治疗。在作物种植过程中,‌使用根小子等微生物菌肥进行灌根,‌对于抗重茬根腐和预防茎基腐病有很好的作用。‌特别是在防控线虫发生发展方面,‌使用针对性的生物菌肥灌根效果更佳。‌但是青枯病却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她希望队员们能够加强对这方面的技术研究,早日破解该难题,加快农业技术创新脚步,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

“湛江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把品种和技术推广到湛江各个地区,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另外,将不同的品种集中在农科院进行展示,形成窗口效应,同时也便于湛江农业户在这边参观筛选优良的品种。并且品种具有适应性,在湛江长得很好,但在广州不一定长得很好。因为不同地区的土壤酸性不一样。”对于湛江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给当地带来的效益,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所栽培室的副主任宋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据了解,宋主任来自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他们专门负责蔬菜研究,主要推广全省的蔬菜品种和技术研发。来到湛江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要是为了合作与收购。今年秋季他们打算在这里展示广东省农科院新研发的品种推广,希望能够更快地走入湛江的市场。

宋主任特别强调“品种好,不一定收成好,要看它是否适应环境。比如这里面的广藿香,很多都枯萎了,我们就要研发克服病虫害的品种。”宋主任的见解让队员们深有所悟,提议以“优质种、新技术”的推广种植方式持续推进广藿香单产水平的提升,极大地提高广藿香的经济效益,在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同时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宋主任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与队员们互相交流育种技术经验。

此次实践活动,队员们通过深入湛江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育苗基地,了解不同品种扦插育苗存活率、价格波动变化情况及近年来推广种植情况。并与湛江市农业技术中心主任陈敏忠、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副所长李涛、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所栽培室副主任宋钊等核心技术人员共同探讨关于广藿香种植、提取及深加工应用情况目前遇到的一些技术问题。突击队员还结合自身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提出将南药文化与直播、新媒体等紧密结合,建立南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讲好南药文化品牌故事。另外借助高校科研力量提高广藿香的产品附加值,打造广藿香全产业链。

青年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今后,收“藿”优品突击队将持续扎根乡村建设,通过社会实践调研,了解各地广藿香产业的发展状况,及时帮助各地解决广藿香研究技术难题。团队还将继续深入对广藿香的应用研发,不断开拓广藿香更高值应用领域,提高广藿香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实现南药产业可持续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10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青年投身三下乡:坚定红色信仰 思想引领振兴
青年投身三下乡:坚定红色信仰思想引领振兴“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调查研究“就是要了解最真实的情况”;“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
桑梓情,雏鹰梦——趣味音乐课
南京工程学院“桑梓情雏鹰梦”志愿科普队在7月7日下午于丰县王沟镇中心小学展开了一节趣味音乐课。此次课堂由志愿科普队中的“小东老师”(方东博)担任主讲老师。课程一开始,小东老师首先介绍了为什么想要…
安徽学子三下乡:回望母校,与我同行
7月4日,随着暑假的来临,我回到了熟悉又陌生的家乡,见到了我分别四年的母校,还记得临毕业之时母校的一幕幕场景,仿佛又浮现在眼前,恍如昨日。我还记得第一次踏入这所学校时的情景,那时的我满怀着对未知…
桑梓情,雏鹰梦——趣味体育课
南京工程学院“桑梓情雏鹰梦”志愿科普队在7月7日下午于丰县王沟镇中心小学展开了一节趣味体育课。此次课堂由志愿科普队中全体老师与小朋友们共同完成。课程一开始,老师们根据兴趣首先对小朋友们进行了分组…
湖二师学子:让教育的阳光普照每一个角落
支教是一场触动灵魂深处的奔赴之旅。他们告别喧嚣繁华、车水马龙的都市,坚定地踏入偏远宁静、条件艰苦的山区,心中怀揣着如火焰般炽热的梦想以及那份沉重而又神圣的责任。2024年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蓓…
安徽学子三下乡:乡村振兴走基层,文明城市需创建
大学生网报安庆7月20日电(通讯员朱磊石磊孙睿鸣)为了响应创建文明城市的号召,7月16日,安徽工业大学科学与工程学院返家乡真材实料队的队员们分别在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文昌街道碧峰村和安徽省宿松县千岭乡毛…
汽院学子三下乡:经典永流传,小小朗诵家
夏日炎炎,暑期悄然来到,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外国语学院的“乡”约盛夏,遇“践”青春志愿服务队来到了十堰市郧阳区安阳镇中心小学开展为期十五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了谱写文化传承新篇章活动,志愿者们组…
河南城建学子参观红四军旧址
为了增强对革命先烈的认同感,亲切感,材料与化工学院“追寻红色记忆,继承红色基因”团队,于07月06日下午两点来到叶县桐树庄进行爬山活动,感受革命先烈们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斗志。1930年7月30日,中国工农红…
湖二师学子:播种梦想,收获希望
自2024年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蓓蕾”志愿服务队大冶分队来到大冶市殷祖镇塘下村村委会,开展了主题为“暑假学堂”爱心托管班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安全教育,文化教育,中华文化传承,趣味…
河南城建学子三下乡实践之参观叶县段庄革命堡堡垒
为了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归属感,河南城建学院料与化工学院“追寻红色记忆,继承红色基因”团队于七月六日上午九点来到叶县段庄革命堡垒参加实践活动,感悟叶县党支部的发展历史,追寻那段峥嵘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