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21日电(通讯员 刘昊)耕地作为农业的基本要素,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主要作用。探索耕地细碎化对耕地资源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农业生产向规模化发展,农村承包土地细碎化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瓶颈。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星光不负守田人”实践队在指导老师孙丕苓带领下,社会实践队员进入村庄进行走访调查,实地观察耕地使用情况以及耕地细碎化程度,深入了解农户耕地细碎化整治意愿行为。
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山东丘陵地区的耕地细碎化现象较为普遍,出现了一户家庭中拥有十块以上的耕地的情况,耕地破碎化程度较高,在我们了解中发现,调查地区出现此类情况,主要是由于将土地承包给农民时,为保证数量一致、好坏搭配,根据土地的肥力等级将耕地分为一级、二级,按每个家庭的人口数进行均分,该模式导致出现了人均耕地地块数量繁多,耕地细碎化的现象,在我们与村民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地块数量较多,且交通不方便,耕地位置距离家太远,地块与地块之间距离较远等一系列问题都给村民进行耕种带来了困难。
图为耕地细碎化和非粮化情况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昊 供图
在走访中实践队员得知得知,地区因劳动力外流,导致该青壮年劳动力不足,多数耕地非粮化严重,以桃树、苹果、绿植等便于打理、劳动力需求较小的利用方式。后因当地企业征收土地,大多数土地被当地企业征收,村民们所持有的土地越来越少,土地非粮化与细碎化愈发严重。在东港区的河山镇萝花村,实践队员们了解到当地因地势不平,沟渠居多,在农村耕地承包分配时,各户好坏搭配,以及后来的土地流转等,导致了许多户家庭所拥有的耕地十分破碎,耕地细碎化严重且距离村庄较远、交通不便、肥力较差。经过对该村村民的走访调查,了解到村民对细碎化整治的意愿较高,普遍反应细碎化严重、交通不便,迫切需要对耕地细碎化的状况进行改进。有些村子的土地存在普遍种植果树的情况,目的就是通过果树占地,在土地被征收时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但对于土地利用的功能比较看重的还是其带来的经济效益,无论是种植粮食作物还是经济作物,符合当下市场,能够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的作物大家会更加倾向种植。
要想遏制住耕地“非粮化”增量就必须要强化激励约束,落实粮食生产责任。要将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分解到市县。同时对存量问题摸清情况,从实际出发,分类稳妥处置,不搞“一刀切”。落实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着力保护和调动地方各级政府重农抓粮、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加强对种粮主体的政策激励,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推进代耕代种、统防统治、土地托管等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提高种粮规模效益。完善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继续实施稻谷补贴和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继续推进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试点。还要加强耕地种粮情况监测。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要综合运用卫星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每半年开展一次全国耕地种粮情况监测评价,建立耕地“非粮化”情况通报机制。各地区要对本区域耕地种粮情况进行动态监测评价,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重大情况及时报告。定期对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目标作物种植情况进行监测评价,实行信息化、精细化管理。
图为实践队成员实地走访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昊 供图
因此,带来耕地非粮化的主要原因还是在收益和劳动力两方面。通过询问村民们也表现出强烈积极的意愿,如果国家对耕地推出更大补贴力度,他们会始终支持跟随政策的领导,因为相信政策始终是以人为本,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的。
各地区各部门要始终绷紧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前提,着力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坚持耕地管控、建设、激励多措并举,不断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切实把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
图为实践队全体成员合照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刘昊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10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