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南财学子追寻历史粮脉,传承红色基因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探寻红色粮食印记,讲好红色粮食故事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南财学子追寻历史粮脉,传承红色基因

(通讯员 李文心 高雪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坚持“赓续党的红色血脉,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为了讲好党的故事、讲好红色粮食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把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2024年7月17日,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探寻红色粮食印记,讲好红色粮食故事”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前期进行了充足的线上资料收集与准备之后,来到了天津津南区小站练兵园以及小站稻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调研。

小站练兵园展馆陈列了各种冷兵器、热兵器、军队服装以及军需物资。从清朝“八旗”的官服到“新军”的军装,从大刀、弓箭到手枪、大炮等,一件件展品,真实再现了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小站练兵是中国陆军迈向近代化的第一步,也是中国军制史和兵器的进化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彰显出中华民族的在列强侵略欺凌下奋力前行的不屈性格。

图为中国小站近代军史馆 高雪莹摄

同时,军史馆内展陈了当时小站练兵详细的军营制以及训练的内容和规模,可谓井井有条,非常壮观。实践过程中,队员注意到了小站练兵园设有的放映厅,这里放映的纪实片让中国近代军事改革序幕的历史篇章重现在每位游客的眼前;小站练兵,不仅是一次军事训练的变革,更是一次思想的觉醒和文化的重塑;在这里,每一次对旧秩序的挑战都凝结了对中国强军梦的执着追求。

图为馆内播放的“武工队巧计焚稻仓”纪录片 高雪莹摄

小队成员在前期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后了解到,津南区小站镇开发,仅有120年;但种植小站稻的历史却可以追溯至北宋。据《明史·汪应蛟传》记载: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天津巡抚汪应蛟利用驻防兵丁,在葛沽、白塘口两地垦田种稻5000余亩,采用筑堤围田,利用淡水洗碱,种稻每亩收四五石。一直到清同治十年(公元1859年),防军提督周盛传率兵十八营,进驻马厂(河北省青县境),修建新城(今塘沽区新城镇)至马厂大道,沿途设站,十里一小站,四十里一大站,如今的小站镇及西小站、东大站村即由此而得名。

小站的建立不仅推进了中国军事,还兴修水利、选育良种;为现在小站稻的优质稻米打下基础。光绪元年(1875年),周盛传令淮军士兵十四营移屯小站一带开挖马厂减河,其首端在今静海县大张屯乡靳官屯村,与南运河(也叫御河)疏通。同时在河边修拦潮大堤,预防海潮侵袭。遂在小站一带垦荒种稻,收成颇丰。“一篙御河桃花汛,十里村爨玉粒香”。南运河水夹带着漳河从黄土高原卷来的泥沙和氮、磷、钾等有机肥料,注入了小站的土地,以甜刷咸,化碱成腴,构成了独特的优质稻生长条件。

西院2号小站稻以原产天津津南小站地区的优质粳米而名扬海内外,其米粒大而饱满,形状长而完整,呈椭圆形,晶莹透亮,均匀一致,富有光泽。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更是大力支持发展小站稻生产、发展,推广普及科学技术,使得水稻品种不断更新迭代;栽培技术逐步改进;稻米品质和产量大大提高;这些进步改善了人民生活,并使小站稻以特二级质粳米出口,换取外汇,支援国家建设。

图为津南区小站稻核心种植基地实景 高雪莹摄

在这郁郁葱葱的稻田里,最让人惊喜的莫过于“稻田画”;水稻绘制的图案震撼人心,即使站在远处,“津彩南望,和美乡村”八个大字也清晰可见。小站稻历史迂回数百年,从籍籍无名到振兴海外、小站稻就像是生长在津沽大地上的一部史诗。

小队成员在讲解员的带领与解说下了解到:近年来,天津市人民政府深耕“小站稻+”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小站稻种植协同旅游观光业发展;探索出了一条观光农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道路。目前,已形成了以宁河区宁河镇杨泗村、西青区王稳庄镇中化小站稻种植基地为代表的一批小站稻农文旅融合基地;津南区小站稻主题旅游线路也成功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图为稻田绘画与文字实拍 高雪莹摄

通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小队成员认识到了小站练兵的历史缘由,看到了新农村在乡村振兴、生态旅游和文旅建设等方面的新变化;深层次理解了其中蕴含的战略思维和变革精神,也深刻感受到了前人拓荒为田的智慧和不易。这些都将激励食工学子在今后的调研路上砥砺前行。在后期的社会实践中,小队成员将持续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把看到的小站故事讲给社会群众听,为传承红色文化基因贡献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19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消防连万家,平安你我他

消防进家园,平安到永远,做好消防工作,全家幸福快乐。消防演练可以加强应急演练,增强应急意识,提升应急能力。在社区大范围内举行消防演习,就是要大家具有居安思危的警觉心,真正遇……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时间——做好消防工作,全家幸福快乐

消防是指消除隐患,预防火灾。消防演练的目的是为了增加人们的安全防火意识,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掌握火灾的处理流程,以及提升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的协调配合能力,增加人员在火中互救、……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

华夏五千年的文化代代相传,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泱泱国风。没有传统的延续,便没有如今的灿烂的文化之光,而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所以华夏儿女要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关爱老年群体,建设和谐乡村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十分严重,并带来了很多关于养老的问题,而农村作为我国的主要社会人群,在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和程度上都高于城镇人口,农村养老保障问题也更加突出,目前所建立……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

中国青年网聊城12月21日电(通讯员梁瑞晨)文化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组织进行文化生活方面的活动,不仅可以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丰富公众的生活内容,而且可以培养与公众的良好……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公益有起点,爱心无终点

中国青年网聊城12月15日电(通讯员梁瑞晨)公益活动人人参与,奉献爱心从我做起。公益活动体现了人们助人为乐的品质,促进社会变得更加温馨和谐,锻炼了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等,为延续中国……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点滴汇心海,真情暖人间

中国青年网聊城12月15日电(通讯员梁瑞晨)做爱心公益活动,就是对中华优良传统的传承,每一份公益活动都有其价值所在,这些价值是在自己在得到快乐的时候,也帮助了别人,所以做爱心公益……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曲园学子在活动,助力疫情大防控

中国青年网聊城7月25日电(通讯员梁瑞晨)常态化疫情防控是一项艰巨繁重又需要持久坚持的工作,必须要深刻认识抗疫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为避免疫情的再次袭来,团队队员决定助力疫情防…… 青春献党志愿队梁 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健康湖北行志愿服务队:温暖自闭症儿童心灵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健康湖北行志愿服务队:温暖自闭症儿童心灵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健康湖北行志愿服务队近日走进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童心园康复中心,开展了一场特别的志愿服务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为患有自闭症的儿…
人物专访丨廖志略:心怀感恩,做守正创新的“新农人”
在乡村振兴的宏大画卷中,有一群年轻的“新农人”格外引人注目。其中,90后的廖志略以其对化橘红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成为了一位备受瞩目的新农人代表。作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化州市化橘红非物质文化…
安徽工业大学小队暑假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实践心得南京,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城市,犹如一部生动的史书,每一页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有幸参观了南京烈士陵园和南京博物院,这两段独特的经历如同两把钥匙,为我开启了深入了解历…
青春人科进行时:创意绿动生希望,童趣乡间新篇章
2024年7月14日,在这个阳光灿烂的夏日,怀揣梦想与热情的实践团带着绿色的希望和五彩斑斓的梦想,走进了宁静的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为那里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育盛宴——一场关于绿豆的生长奇迹与…
探寻历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
探寻历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在这个炎热的七月,安徽工业大学社会实践团队踏上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文化之旅。从7月4日到7月11日,我们依次游览了马鞍山博物馆、南京博物馆、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南京城墙和明孝陵博…
青春人科进行时:支教春风化雨时,粘土创意扬帆起
2024年7月14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在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赵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会议室开展了“遇见‘泥’自己”超轻粘土创意制作课程。图为小朋友认真听实践团成员讲课。冉东灵供…
青春足迹遍乡村,知识之光照田野 —— 二师学子‘三下乡’活动精彩纷呈
本网讯(通讯员:廖祚妍)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教育在乡村振兴…
《红旗渠畔悟坚韧,青春奋斗献华章》
在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的实践中,我作为一员,于2024年7月,在红旗渠所在地安阳林州,亲身经历了一场洗礼与蜕变。初识红旗渠,是在研读与观影的沉浸中,那些自力更生、团结…
水韵华章出山乡,学干交流话情长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景宁畲族自治县发展的重要指示,推动广大青年学生将知识付诸具体实践、促进乡村振兴,实践团来到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开展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学、研、行系列”主题…
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在炎炎夏日,我有幸参与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包括爬褒禅山、含山玉龙公园游览、含山博物馆参观以及进校园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等。这些活动不仅让我在假期中充实了自我,还让我在实践中学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