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深挖龙潭古镇传统文化内涵,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文化焕发生机、迸发活力,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阳,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2日下午在龙潭古镇开展了调研活动。
踏入古镇,队员们立刻被眼前古色古香的建筑、蜿蜒曲折的青石板路以及浓厚的历史氛围所吸引。沿着青石街道前行,实践团成员们看见了一位正在编织竹篮的老奶奶。她的身旁摆放着各种精美的竹编制品,有精巧的竹篮、细腻的竹席、还有造型别致的竹雕摆件。在阳光的照耀下,这些竹制品泛着温润的光泽。老奶奶介绍到,这些竹编都是手工制作的,每制作一件需要花两三天的时间。奶奶自己家里用的篮子、筐子、筛子,都是竹编的,既实用又环保。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老奶奶进行交谈。李雨晨供图
奶奶认为,竹编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生活的需求,它也是一门艺术。每一个编织的图案、每一种编织的技法,都蕴含着竹编手艺人的心血和智慧,是对美的追求和表达。虽说现在工业化的产品越来越多,但竹编的价值是无法替代的。它承载着我们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现在很多人追求自然、环保的生活方式,竹编产品正好符合这一需求。再者,竹编对于培养人们的耐心、专注力和创造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竹子在中国文化里一直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坚韧、正直、清廉。我们用竹子编织出各种物品,也是在把这些美好的品质融入其中。而且每一件竹编作品,都融入了手艺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理解,传递着一种人文关怀和生活态度。
图为竹编工艺制品。 李雨晨供
图告别了老奶奶,实践团继续穿梭在古镇的大街小巷里,感受着古镇的生活节奏。紧接着实践团来到了古镇的集市里,这里人声鼎沸,水果摊、蔬菜摊、小吃摊等琳琅满目。实践团成员们决定体验一下水果摊摊主的工作,在与摊主进行了沟通后,摊主欣然同意了。队员们迅速分工,有的负责摆放水果、有的负责招揽顾客、有的负责称重计算等等。起初,队员们还有点生疏,但在摊主的指导下,逐渐进入了角色。
图为实践团成员体验水果摊摊主工作。 李雨晨供图
在体验过程中,队员们不仅感受到了经营水果摊的辛苦与不易,也深刻体会到了摊主与顾客之间那种朴素而真挚的情感交流。在这里,水果摊不仅仅是一个买卖的场所,更是社区居民交流互动的平台,承载着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关怀。
调研活动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对于龙潭古镇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市井民生的关注与支持仍将继续。实践团将与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保持联系,为传统竹编技艺的传承和保护提供建议和帮助,同时也将持续关注水果摊摊主等普通劳动者的生活状况,为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提升生活质量贡献一份力量。
此次三下乡调研活动,对于调研团队的成员们来说,不仅仅是一次学术实践,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成长。他们在龙潭古镇这片土地上,探寻到了传统文化的根源,触摸到了生活的真实质感,也更加坚定了他们为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关注民生百态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带着这份收获和感悟,继续前行,在更广阔的天地里传播文化、传递温暖、传递正能量。
未来,期待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走进像龙潭古镇这样的地方,深入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关注普通劳动者的生活,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让每一个平凡的生活故事都能成为时代发展的动人乐章。
(通讯员彭丽燕何曼 赵家溪)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19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