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村经济
【探路者实践队:刘思源】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小康就谈不上全面的小康。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人,而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小康建设的一条根本措施。农村的经济建设想要取得成效就必须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同时,近些年来许多专家对我国“三农”问题进行调研的时候都曾指出要努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组织好劳务输出,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民的身份转移等战略措施。但是在这些措施的实践过程就会发现农民的素质问题是一个不得不考虑到的重要因素。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探路者实践队于2016年7月15日到7月17日在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关于平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社会调研活动。本次社会调研围绕农民素质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采用实地走访、调查问卷、参观展览馆等多种形式对平邑县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提高素质我们在努力
7月16日,我们实践队来到平邑县地方镇的九间棚新村进行走访和调研。蜿蜒的山路、晴澈的碧空、累累的硕果、整齐的房瓦让一路上汗流浃背的我们体悟到九间棚新村的焕然一新的容貌。当日下午我们有幸走访了九间棚新村的村委会。村委负责人向我们详细地讲述了金银花产业的发展历程。她热情地说:“当地的金银花花农经过培训和指导后都基本加入了金银花种植的农业合作社,每年的收益还是很可观的”。具体来说,合作社在收购社员交售的金银花鲜花时,根据对市场行情的预测,首先支付第一笔“首付款”;待将干花出售后,合作社按销售额的一定比例提取公积金,在扣除一些直接成本,所得余额进行“二次返利”;合作社的盈余积金的剩余部分,按出资额比例进行分配,即所谓的“三次分红”。形成一个完备的农业合作社体系需要带头领导人的组织和协调,同时更需要的是村民的思想素质的提高。只有村民的思想素质提高了,才会更加认可和更容易接受领导人的新观点。九间棚新村的蓬勃经济让我们感受到当地村民先进的思想观念回荡在整个村庄里。
提高素质我们听党的
党的指引是提高农民思想素质的关键。在九间棚新村,有一个人的名字人人皆知,这便是村党委书记刘嘉坤。他是一个时代的模范典型,在他的光荣事迹的带领下,多少人的心灵被他熏陶,多少人在他不畏艰难的精神带领下走出了迷茫的旅途,是他的光荣事迹影响着人们,激励着人们,感动着人们,鼓舞着人们。1997年,43岁的刘嘉坤自费到北京大学学习,归来后,他成立九间棚农业科技园有限公司、平邑县九间棚专业合作社,决心做强平邑金银花产业。在村民眼里,刘嘉坤书记就是这样的一个优秀的带头人,也是个“有学问的人”。领导人的新思想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村里的每一个村民。思想素质的改变犹如种子落地入土生根发芽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更加需要领导人润物细无声般的思想指导。“只要观念转变了,农村就大有可为,农业大有可为。”刘嘉坤书记说。
提高素质我们还在路上
提高农民素质,还需要农村基层干部以身作则。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层干部要提高贯彻执行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切实当好人民公仆。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以创建文明村镇为主导,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的文明素质和农村 社会 的文明程度。对广大农民进行爱国主义、开展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思想道德教育体系。
要加强农村基础教育,重点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大力发展推广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才能为发展高效农业输送适用人才,切实推动新农村实现跨越式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纵向上要健全并完善初等、中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横向上要适应第一、二、三产业的职业技术需求以及劳动力的转移方向。
农村经济建设,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工程,只有农民群众素质培育上去了,整体素质提高了,我们的新农村建设才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