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旅途,我们一边遇见,一边再见。我有幸跟随石河子大学法学院赴第十四师二二四团九连、十连理论普及宣讲社会实践团参与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实践活动,与同伴们一起背着行囊,怀着期待深入乡村,这是一段令人难忘的旅程。
在二二四团九、十连,居民们眼中对于知识的渴望,于第一眼就让我印象深刻。尽管他们的普通话水平参差不齐,但每一次的进步都让我欣喜非常,如微光,温暖而充满希望。通过普通话培训,帮助他们跨越语言的障碍,让他们能够更加自信地与外界交流。
法律是社会的守护神,但语言的壁垒却让许多居民难以触及。我的任务是将法律条文翻译成他们能够理解的语言,成为他们与法律之间的桥梁。每一次翻译,都像是在编织一张张保护网,帮助他们了解和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精准的翻译,不仅是对法律条文的尊重,更是对居民们的负责。
作为一名法律专业的学生,我深知法律条文翻译的重要性,它关乎公正,关乎正义。对于连队的居民们,法律更是维护他们自身权益的重要工具,学以致用的前提是要熟悉、了解法律的真正内涵,这对我来说也是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大挑战。
通过与当地居民的深入交流,我了解到他们面临的困难,如教育资源匮乏、医疗条件有限等。作为新时代青年,我认为我有责任为农村发展贡献力量,通过法律服务和教育支持,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实现未来可持续发展。
让我们用知识和爱心,共筑沙漠中的时代长城,与更多的有志青年一道,携手前行。这段日子里,有苦有乐,有悲有喜,我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成长,愈发坚强。趁青春正好,我将继续尽我所能,将这次实践活动中团队合作的精神延续下去。无论是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我都将珍视团队的力量,与他人共创美好未来。
我想,我们都从这次的“三下乡”中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于逐渐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脱身,利用自己的专业给村民们谋福祉,为乡村振兴事业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已经从当初那个奋发的少年,摇身一变,成为如今正当时的青年,奔向心中那个远方。
来时,这条路,我充满希望、热情与忐忑;现在,这条路,我满怀坚定、收获与信仰。
我们,永远璀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21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