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洛成员走进城关镇陈宅村,一排排鳞次栉比的徽派风格民居映入眼帘,蜿蜒的石渠穿村而过,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别有一番江南水韵的诗意。乡村之美,美在绿色生态,美在悠悠乡愁。巧用锦屏山余脉构建如画小村,引河流活水打造水韵陈宅,从一堵墙到一条路,从一座小院到一个广场,把现有生态资源运用到整个村庄布局建设中、有机融入山水禀赋中,按照定文化、定产业、定标准、定路径、定节点“五定”要求,环境整治正如火如荼。
陈宅村主街道旁86户房屋墙体统一按照徽派建筑风格改造;铺设自来水管网和污水管网,引入陈宅河水打造3000米活水景观渠;村内空闲宅基地、空地全部清理整治,见缝插绿进行绿化美化,建成小花园、小绿地、小广场,打造“水韵陈宅”;村子周围山坡种上花椒、酥梨、软籽石榴……村庄变美了,乡亲们的收入也提高了。
陈宅村的冬凌茶是其农业产品中的佼佼者。这种茶叶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药用价值闻名。冬凌茶生长在陈宅村的高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赋予了它独特的品质。洛洛成员通过三下乡活动,不仅可以亲自了解到冬凌茶的采摘和加工过程,还能通过他们的专业知识,帮助村民改进茶叶的种植和制作工艺,提升茶叶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洛洛成员的到来也是一次双向的教育过程。大学生们在服务农村的同时,也在不断学习与成长。他们在与村民的互动中,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如何解决问题、如何适应不同的环境。这些能力对于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和社会生活都是极其宝贵的。
总之,洛洛成员这次在陈宅村的实践,不仅是一次教育与实践的结合,更是一次文化与知识的传播。它不仅为陈宅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为洛洛成员们提供了宝贵的成长经历。通过这样的活动,陈宅村的农业产品和乡村建筑得以更好地展示在世人面前,促进了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22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深入推进“法治+本土文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对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认知,2025年4月10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月10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联合东街社区居委会,在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市民法治观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通过“景区+普法”的沉浸式宣传形式……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法规+文化”的沉浸式宣传方式,向市……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化《泰州市历史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社会认知度,探索“法规宣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历史文化街区与盐……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展多形式、分众化的普法宣……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拓宽地方性法规宣传覆盖面,提升市民法治素养,3月15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客运车站,面向往来旅客及市民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泰……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地方性法规宣传模式,3月13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市二中附属初级中学东校区,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