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春意浓,科技兴农谱新篇,延安精神润心田,绿色发展绘蓝图”。时方七月,蝉鸣聒耳,地处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的延安市枣湾村已是果香一片,那这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深山贫困村,是如何破解丘陵连绵耕地少、产业创新不敢搞的难题,如何将绿水青山变为真正的金山银山?为此,2024年7月31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赴丝绸之路沿线地区调研团队走进安塞开展了为期15天的调研以寻求答案。
“把准航行,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汽车一路颠簸,拐过“十八弯”,终于来到了枣湾村日光温室大棚,种植大伯白士尧热情地邀请我们进屋详聊。一张床、一方桌、七把椅外加些许杂物,这些简单的物件和一层铁皮制的墙组成了这座简易的工作休息室,集守夜工作、吃饭休息等功能为一体。
“从最初的引进山东技术人员试种大棚黄瓜,当地政府予以大力支持,帮助我们建大棚,大棚全部配备电动卷帘、智能滴灌、电动轨道车、自动放风等先进技术,对我们进行技术指导,使我们渡过了最艰难的创业期,才有了如今发展成为拥有丰富品种和先进技术的设施蔬菜产业”回忆起多年前的事,白士尧仍然记忆犹新。枣湾村地处丘陵地带,山地多,平地少,且昼夜温差较大,不适合种植小麦等农作物,当地的人长期苦于没有出路,纷纷外出务工。延安市政府实地走访,深入调查,设施大棚具有适应性强、提高土地利用率,不受地形、以及昼夜温差很大等限制特性,最终确定了通过科技创新和发展设施农业来实现乡村振兴,枣湾村的设施蔬菜不仅满足了当地需求这个推动产业发展的新路子。还远销至陕西其他城市,成为推动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黄土高坡映新绿,设施农业展宏图”
为了应对无人敢做领头羊的困境,延安政府推广中心采取“一户带多户”的方针,技术员带头种植示范,枣湾村开启设施化道路。枣湾村家家户户从“老一辈在大棚两头摸黑、爬上爬下,傍晚回家腰酸背痛。到如今,枣湾村的大棚大都配套了先进的技术设备,村民们再也不是灰头土脸的模样。
几乎在路的尽头,我们见到了见到今年34岁的枣湾村技术员邬浪程时,他正在蔬菜大棚里查看菜苗长势。他的蔬菜大棚科技感满满。“地面上黑白两色的滴灌管确保果蔬营养充足,温度也能智能化控制。”邬浪程边介绍边演示,田间物联网的应用已让“一键种田”成为现实,无论在什么地方,只需在手机端轻轻一点,就能远程遥控大棚,实现控水控肥。尽管皮肤晒得黝黑,但邬浪程言语间满是笑意:“一年种两茬,收入十多万元,咋能不高兴嘛!”
如今邬浪程在县城买了房,购置了小汽车。不仅如此,因为善于钻研,他还是周边十多个村的“农业技术顾问”,给远近老乡传授技术。
通过近些年的发展,枣湾村的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7.3万亩,总产量34.7万吨,新型大棚平均每棚收入7.5万元,部分效益好的每棚收入可达14万元,经济效益显著。此外,安塞区还被评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设施蔬菜产业逐渐实现规模化、现代化、品牌化和链条化,成为全省反季节蔬菜稳产保供的重要基地。枣湾村设施农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也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22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