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城乡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差异拉大,由此导致的城乡居民对生活满意度的差异也开始拉大。为了了解差异主要存在于哪些方面,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基本确定了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的具体内容,主要围绕在居民生活水平、生活满足度、社区环境、设施配备以及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的配置情况这几个方面,借调查问卷和实地访谈的机会来探讨城乡居民生活幸福感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产生的来源。
改革开放后,城市迅速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农民的收入水平、教育程度、医疗保障等方面均与城市居民存在较大差距。而这些差距也导致了城乡居民在生活质量、心理满足感等方面的不同,进而导致了他们的生活体验幸福感差异。城市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要高于农村收入水平,因为城市居民的就业选择要灵活于农村居民,并且由于城市居民的生活成本较高,工资水平也相应的较高于农村。城市拥有良好的住宿环境以及方便的交通,他们可以更好的享受城市的便捷和繁华,以及城市就业机会高于农村,丰富的就业岗位给更多具有理想抱负的人提供了梦想的落点。更多的教育、医疗资源多偏向于城市地区,而农村地区较落后,甚至一些偏远农村不存在教育、医疗资源,生病、教育问题的解决也是存在着许多的阻碍,极其严重地降低了农村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关注城乡居民生活幸福感差异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导致这种差异出现的原因又有哪些。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使得农村地区在资源配置、政策支持等方面处于劣势地位,相较于城市而言,农村的基础设施较落后。比如教育资源配置的偏向,城市地区的教育资源一般优于农村地区,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家长往往会选择给子女报考城市里的学校,但城市里的学校受各种政策影响,会限制一些求学的学生进入,家长可能会通过各种手段来获取相应的入学资格,助长社会不正之风。当然,这种情况不仅局限于教育资源的差异,虽然农村地区也有一些社会福利,但相较于城市地区较先进的社会环境来说,也是九牛一毛,作用并不显著,导致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平衡。并且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城市的快速发展可以推动社会的快速进步,所以政策支持多数是支持城市的发展建设,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城乡的平衡发展,否则差距过大不利于整体的进步。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减少城乡基础建设差距,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同时,要加强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素质和福祉,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此外,我们还要加强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进而带动城乡居民就业创业,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幸福感;物质上要满足居民的需求,精神上也不能落后,加强文娱建设,使居民精神上的以满足。
总而言之,城乡居民生活幸福感差异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我们应该多角度、多层次的去了解和解决。只有真正关注城乡居民内心真实所想和需求,以及解决资源合理配置,增大就业机会等问题,才能提高城乡居民的幸福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推动社会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23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