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青春人科进行时:革命传统铸魂魄,创新发展谱新章

来源: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作者:彭丽燕 何曼赵家溪

为了深入酉阳县龙潭镇赵庄社区,全力挖掘并弘扬当地璀璨的传统文化,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阳,陶韵筑梦”实践团于7月11日至15日赴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赵庄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走进龙潭古镇,领略千年风华

实践团来到了重庆市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古镇——龙潭古镇。龙潭古镇,位于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龙潭镇内,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古镇总面积3.2平方公里,顺梅树而建,规模庞大,保存完好。成员们有幸请到了酉阳县龙潭镇本地的一位青年导游——陈潇,由他为成员们进行龙潭古镇历史文化的讲解。在他的讲解中,成员们了解到了龙潭古镇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龙潭古镇自蜀汉以来,曾相继为“县丞”“巡检”“州同”“县佐”所在地,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古镇建筑风格独特,以四合院为主,颇具明清时期的特色。街道石板铺就,蜿蜒曲折,连接着一座座古朴的建筑。不仅如此,龙潭古镇还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陈潇导游向成员们介绍了当地独特的摆手舞、木叶情歌等民间艺术形式,这些都是土家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而古镇中的特色美食,如绿豆粉、米豆腐等,也让成员们的味蕾感受到了地方的独特魅力。

图为龙潭古镇建筑俯视图。冉东灵 供图

九十一岁老人忆往昔,革命英烈精神永传承实践团在参观龙潭古镇时,偶遇了一位九十一岁高龄的老人,与她的交流仿佛打开了一部生动的历史画卷。

在与这位老奶奶的亲切交谈中,成员们得以探寻她漫漫人生旅途中那些不曾忘却的珍贵记忆。她的人生经历犹如一本丰富多彩的书籍,充满了酸甜苦辣的人生百态。而更令人触动的是,她为成员们讲述了革命烈士赵世炎的英勇事迹。奶奶回忆起那段艰苦的岁月,赵世炎烈士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毅然领导工人运动,毫不退缩。面对敌人的威胁,他坚贞不屈,始终坚守着革命的信念,未曾有过丝毫动摇。最终,赵世炎烈士为了伟大的革命事业英勇献身。奶奶的讲述绘声绘色,仿佛将成员们带回到了那个充满热血与激情的革命年代。

通过这次访谈,成员们不仅深刻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更从奶奶的叙述中汲取了诸多回味无穷的人生精神养分。赵世炎烈士的英勇无畏、坚定信念,以及老奶奶对那段历史的铭记与传承,都激励着成员们在当下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繁荣,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老人合照。冉东灵供图

走进赵世炎故居,探寻革命先驱之光

实践团听完奶奶的讲述之后,对赵世炎故居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因此,实践团决定展开了一场调研活动。赵世炎故居位于重庆酉阳龙潭古镇上,当地人称为“赵庄”,是一座清代砖木结构四合院建筑。建筑面积710平方米,占地1605平方米。伟大的革命先驱、革命先烈赵世炎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与少年时光。赵世炎(1901—1927)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创建者之一、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们仔细参观了故居内的陈列室,那里展示着赵世炎同志生前的照片、手迹以及他参与革命活动的珍贵资料。通过这些展品,大家深刻感受到了赵世炎同志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坚定信念、英勇斗争的伟大精神。团队成员还与故居的管理人员进行了交流。从他们的口中,了解到更多关于赵世炎同志的感人故事,以及故居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图为实践团成员参观赵世炎故居。彭丽燕 供图

点亮傩戏传承之火,开启传统文化新征程

实践团在了解了龙潭古镇和赵世炎故居的历史文化之后,为了激发小朋友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让他们认识到这些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地域特色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实践团成员准备了生动有趣的课程和活动,让他们在互动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乐趣。实践团成员深入地讲解了酉阳丰富的传统文化,着重介绍了独具特色的酉阳傩戏。傩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实践团通过展示傩戏的道具以及播放精彩的表演片段,让小朋友们直观地感受到了傩戏的神秘与魅力。实践团还设置了绘画脸谱的环节。脸谱在傩戏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不同的色彩和图案代表着不同的角色和性格。小朋友们在实践团成员的指导下,认真描绘着属于自己的傩戏脸谱,从勾勒线条到填充色彩,每一笔都倾注了对这一传统文化的敬意和喜爱。

图为小朋友体验绘画脸谱。冉东灵 供图

(通讯员 彭丽燕 何曼 赵家溪)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249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高知退休人才返乡 助力乡村振兴——“桑榆启春”项目探寻智力返乡新路径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的号召下,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入推进。而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正迎来新的…… 常悦娴 张晶淼 周 南京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智’力返乡——开辟人才“返乡”新路径

近几年,人才振兴在乡村振兴的地位日渐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明确指出要让“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常悦娴 赵珺 陶成 南京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桑榆启春”,智力返乡——退休不褪色,“返乡”助发展

时至今日,乡村振兴一词愈发频繁进入公众的事业。乡村振兴,靠的是人才。党的20大报告中有36次提到了人才,可见人才于乡村振兴之可贵。乡村的需求如何得到满足,高知人群的供给如何落实,…… 常悦娴 顾栩维 沈 南京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安徽学子三下乡:酷暑送清风,敬老献温情
安徽学子三下乡:酷暑送清风,敬老献温情2024年8月5日安徽工业大学“初心燃梦,乡村振兴”实践队队员陈兴稳在合肥市瑶海区七里塘社区工作站为空巢老人、高龄老人及生活困难的老年人群体带去一份夏日的慰藉与关…
【计算机学院暑假社会实践】——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确保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代代相传。为了更好地回顾革命历史,学习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
河工大学子下乡行:缅怀先烈志,共筑爱国情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激发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8月1日,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保前进团队前往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的许昌市烈士陵园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参观革…
百千万工程|红草镇文旅规划发展,贡献大学生青春力量
日前,广东财经大学重迹红旅实践团响应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号召,走进汕尾市红草镇。团队成员重走革命先辈和当地百姓的足迹,探索当地红色文化、特色农产业蚝文化及其他旅游资源的发展与…
“羊”名立万新征程,乡村振兴责在肩
蝉鸣山海,夏令悠长头顶艳阳,满怀希望榆林学院研究生院“羊”名立万·乡村振兴谱新篇”志愿服务队怀揣着赤子之心用脚步丈量乡村野径以志愿挥撒青春汗水贡献青春力量,书写青春担当。7月27日,榆林学院研究生…
“萤火探兴,青春筑梦”实践队三下乡实践圆满成功
大学生网报成都7月23日电(通讯员张衡向语欣)为提高村民素质,增强村民的社区参与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村庄治理的透明度和效率,增强村民的归属感和满意度,以及丰富乡村居民生活,提高乡村居民生活质量…
小葡萄大智慧,共同富裕在路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将其作为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和本质要求之一。共同富裕的重点和难点在乡村,自2021年以来,浙江作为共同富裕先行省份,在乡村振兴方面做出了许许…
人科学子三下乡:革命传统铸魂魄,创新发展谱新章
为了深入酉阳县龙潭镇赵庄社区,全力挖掘并弘扬当地璀璨的传统文化,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阳,陶韵筑梦”实践团于7月11日至15日赴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赵庄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走进龙潭古…
三下乡志愿者携手孤独症患者,共绘简笔画传递温暖
三下乡志愿者携手孤独症患者,共绘简笔画传递温暖(通讯员:王心宇)在炎炎夏日,一群来自湖二师健康湖北行志愿服务队充满爱心与热情的志愿者们,带着对孤独症患者的深切关怀,走进了他们的世界,用简笔画这…
二师志愿者携手自闭症儿童,共绘多彩梦想
二师志愿者携手自闭症儿童,共绘多彩梦想(通讯员:张宇涵)在炎炎夏日的阳光下,一场别开生面的简笔绘画活动在黄冈市红安县童心圆康复中心温馨举行。此次活动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健康湖北行志愿者服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