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兰州7月17日电(通讯员 雷佳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要求:“优化城市工商业土地利用,加快发展建设用地二级市场,推动土地混合开发利用、用途合理转换,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2024年7月13日,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黄土守望者”实践队前往兰州市榆中县的沈家河村及苏家庄村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当地耕地撂荒情况的所见所闻,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勘测撂荒耕地特征,为土地管理和农业决策提供即时的信息支持。从而帮助政府和农民合理安排计划土地资源,种植适宜农作物。
沿途土地分配
2024年7月13日清晨,实践团队在兰州理工大学西校区集合,整合完备后,拍摄团队集体照。负责人分配人员,三组人员分别乘车前往兰州市榆中县沈家河村和苏家庄村。
图为实践队出发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于佳玉供图到达目的地后,团队整合,沿环山公路徒步前进。在此期间,观察沿途农作物种植分配情况,发现公路左右陡峭处多分散种植果树,品种繁多,分布无序;平缓处有整齐的菜畦,有菜花,玉米等农作物;离公路较远的凹陷内侧,无种植农作物,杂草丛生。团队于村庄入口与指导老师汇合,共同经过村落,村落附近有数片撂荒三年以上的耕地,有的已被封锁。一路上的土地资源分配利用可以看出来,村民们会根据土地的位置高度种植不同农作物,但仍存在大片撂荒的情况,发人深省。
图为实践队上山记录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岳佳荣供图
深入荒地调研
团队于上午到达荒山山脚下,该荒山是由前期团队使用无人机技术检测确定的。荒山比较陡峭,团队分头行动,沿途寻找荒山入口。上山路与其说是条路,不如说是杂草分开了个口,丛生的杂草丛中有一条侃侃只够通过一个人的小道。荒山不算高,但很陡,团队人员相互搀扶,爬山的同时记录周边荒地分布情况。15分钟后,团队全员抵达山顶,山顶相对平缓,由大片梯田组成,现已荒废。
在山顶,指导老师向实践团队的同学们讲述了为什么荒山上仍要耕种,人民们曾经面临的粮食危机,综合国力发展后,引入粮食进口,以及人民们要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的原因。与此同时,激励同学们去思考荒山上的大片荒地复耕能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让同学们对撂荒耕地和土地资源利用保护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
图为实践队山顶调研记录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王言供图
走访村民调查
7月14日,团队人员深入村落,到村民家中调查走访。村民们很热情,对于撂荒耕地的民生问题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大部分村民认为撂荒耕地是一种资源浪费,表示愿意重新耕种或将其流转给有意愿和能力的农户或企业。部分村民认为撂荒耕地是由于家庭劳动力不足、种植结构单一等原因造成的,表示希望政府能够提供更多支持,如劳动力转移、种植技术培训等。少数村民对撂荒耕地持无所谓态度,认为与自己关系不大,没有重新耕种或流转的意愿。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基于无人机技术探测数据,将合理土地资源分配,帮助减少撂荒耕地现象,不仅需要政府的配合,更需要村民的认同。本次实地调研让实践队员对本项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了解了村民们对于撂荒耕地的看法。希望能够帮助国家更好的合理分配土地,减少撂荒耕地,更实际性的解决乡村基本建设问题。
图为实践队山顶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岳佳荣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25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