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特别提到了“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在本次实践中,绘美乡村队前往重庆市巫山县,实地探寻当地是如何以文化振兴软实力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
绘美乡村队在8月1日前往巫山县博物馆进行参观。
【团队成员参观巫山博物精品展】
有人说:“了解一座城市,首先要从博物馆开始。”博物馆是文物的保存者和历史的记录者,是文化的储存器和历史的解码器。巫山这座国家二级博物馆,位于长江和大宁河的交汇处,当地博物馆也是因地制宜推出了“巫山巫水巫文化”主题展览
【团队成员参观巫山主题历史展】
这里有馆藏宝物四万多件,以及古人路过时留下的三两诗词,还有建在悬崖峭壁上的神秘悬棺。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作为镇馆之宝的“东汉庖厨俑”。历经千年的风霜洗礼,庖厨手中的鱼依旧清晰可见,且许多历史学家认为,陶俑是在烹饪巫山烤鱼,因此也佐证了巫山是“中华烤鱼”的发源地。
【团队成员观看陶俑】
当下,面对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何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深刻认识文化价值、增强文化自觉?为此,我们询问了博物馆工作人员。他们表示,会采用普通民众容易接受的方式,比如放电影等等。另外他们会请非遗传承人进入博物馆进行演出展示,尽可能的进行普及宣传。
【团队成员与工作人员和小志愿者的合照】
上下五千年里的历史与文明,深深印刻在巫山的每一寸土地之上。从遥远的石器时代,到绚烂的汉唐盛世,再到明清及至近现代,岁月走过的痕迹,都在这里被鲜活地呈现。通过此次实践,加深了团队成员对于巫山历史文化和非遗文化的了解,使队员们意识到了文化保护刻不容缓。作为青年学生的我们更应为文化宣传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28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