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计算机学院暑假社会实践——千年回响,壮乡铜鼓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 作者:黄怡嘉

“世界铜鼓在中国,中国铜鼓在广西,广西铜鼓在河池”。2024年8月7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薪火相传,光辉永存”实践队前往铜鼓之乡广西的广西民族博物馆,赏独特纹样、听悠悠鼓声,品千年文化、一览悠远瑰丽的壮乡铜鼓史诗。

铜鼓,集乐器、礼器、重器于一体,堪称反映民族社会历史的“百科全书”。壮乡铜鼓制作工艺考究,用铜、锡、铝合金等主要成分铸造,其大小不一,最大直径在一百厘米以上,最小仅十余厘米,重量自数十斤至数百斤不等,主要由面、胸、腰、足、耳五部分构成,基本形态是体如圆墩,平面曲腰,中空无底,遍体花纹,两旁附耳。鼓面多铸有太阳纹、翎眼纹、云纹等纹饰,以动物为主题的纹饰还有蛙、牛、鹿、马等古代南方常见动物,其中以蛙立饰最为常见。有相关资料表明,我国南方民族有崇拜青蛙的先例,其繁殖能力强,是“多子”的象征,表达了当时人们多子多福、风调雨顺的愿望。另外,铜鼓作为乐器和舞蹈不可分割,古时乐舞是壮族人民祭祀的主要内容,而如今铜鼓舞虽仍然流行于壮族民间,但祭祀功能早已衰退,更多的是娱乐性。

从这些造型独特,又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精美文物旁走过,来到聚焦“黔桂地区青铜文明”的第三单元,凝视来自广西的青铜器,倾听它们默默述说那段瓯骆文化的辉煌过往,“薪火相传,光辉永存”实践队感受到了铜鼓顽强的生命力和深厚的文化影响力,主要表现在地理上融合东西,在时间上承前启后,在传承创新中发扬光大。为了更好的对铜鼓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实践队成员分工合作、协同调查,了解不同形状铜鼓的作用和特点,分析不同纹样象征的含义,理解铜鼓对当时壮族人民的重要性,同时观看浏览当代纪录影像,体会壮乡铜鼓悠悠传千里的不绝回响。

“天上星星多,地上铜鼓多;星星和铜鼓,给我们安乐。”这是壮族民间世代流传的一首歌谣。壮族人自古喜爱铜鼓,每年春节和三月三等传统节日都有敲打铜鼓、载歌载舞庆祝的习俗。在此次的社会实践中,实践成员充分认识了铜鼓在文化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它是民族文化的象征,亦是历史和社会变迁的见证者,更是中华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桥梁和纽带。

撰稿人:黄怡嘉

“薪火相传,光辉永存”实践队

指导老师:孙旭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28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7月23日队长团邓颖欣心得

7月23日心得“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这是《童年》里的一段歌词,也是后天我们文艺汇演的一个表演节目。我觉得很荣幸,能够出现在……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后勤组陈嘉雯心得

三下乡心得7月23日早上,为了让孩子们更清楚的了解五星红旗的情况,飞粤社会实践队在7月23日开展了“五星红旗的美术课”,结合孩子们的兴趣,通过画国旗来加深他们对国旗的了解,并加强培……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阮驭锦心得(1).doc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三下乡已经到了倒数第二天,今天更是已经上完课最后一堂课。他们依然如此调皮捣蛋,但是这就是孩子的天性,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守护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路走……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郑剑鑫心得

心得体会7月23日星期二,今日是飞粤实践队第九日三下乡,深入乡村支教,体会基层社会。今日是最后一日开课,孩子的热情依然宛如骄阳。去乡村支教,一直都是我渴望体验的事情。环境的艰辛……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队长团崔子怡心得

7月23日,副队长崔子怡又是打杂的一天,上午和美术傅老师一起给孩子们画了一些小人物,然后把孩子们的画剪下来,贴在了好看的只纸盘子上,还给他们写了寄语,因为怕孩子们开了学,收不回……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李秋漫心得

短短支教生活将要结束,今天已是7月23号,是我们支教组结课的一天。明天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趣味运动。今天是最特殊的日子,小朋友们今天也格外的认真。他们可能知道这是我们最后一天给他……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何丽曼心得

匆匆忙忙,到了支教的第九天了。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大巴车第一次开进芷寮村时,被这条村的富有震撼到;清晰的记得第一次看到芷寮小学,那时的我,惊叹于它的设备齐全,简直比我家乡镇上的……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钟琪琪心得

时间飞快流逝,转眼间,我们“飞粤”实践队来芷寮小学的三下乡暑期支教活动已经过去了九天。今天,是我们给这里的学生上的最后一天课。明天是趣味运动会和文艺汇演彩排,后天文艺汇演结……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湖汽志行者点燃速度激情,共赏赛车视频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的实践队员们,在2024年7月15日带领丹江口市浪河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开展了一场充满激情的赛车视频观赏活动。活动伊始,志愿者们向孩子们介绍了赛车运动的历史和规…
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湖汽志行者传递快乐秘诀,共学乐观情绪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的实践队员们,在2024年7月14日带领丹江口市浪河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开展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心理健康活动,共同学习了乐观情绪的重要性。活动伊始,志愿者们向孩子们…
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湖汽志行者引领自然之旅,共探祖国名山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的实践队员们,在2024年7月16日带领丹江口市浪河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开展了一场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共同探索了祖国的名山大川。活动伊始,志愿者们向孩子们介绍了…
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湖汽志行者探秘红色印记,共研均县文化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志愿者联合会车院分会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的实践队员们,在2024年7月16日前往丹江口博物馆,开展了一场深入的红色均县文化调研活动。活动伊始,小火柴烛光助力实践队员们在…
古院新村进路平 文旅融合促振兴—“走城乡 看变化”专项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五埠村调研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走城乡看变化’暑期专项实践团队-“走五埠韵新步”赴五埠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会…
绘美乡村图
绘美乡村图在我国,基层乡村与社区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基层乡村与社区的发展,致力于探索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基层治理模式,推动乡村振兴。为此,曲阜师范大学筑梦启航实践队于2024…
根基稳固,乡村振兴之花方能绚丽绽放
根基稳固,乡村振兴之花方能绚丽绽放中国青年网聊城7月15日电(通讯员姜戈翠)基层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加强基层治理,才为农村地区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投入到乡村振兴中…
曲园学子三下乡:筑梦支教 传递希望
在这个炎炎夏日,我有幸来到乡村支教,体验乡村孩子们的生活与教育环境,这次经历不仅让我对乡村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在心灵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洗礼和升华。相识相知,情意满满踏上前往支教地的路途…
浙江农林大学“艺术+”彩虹课堂点亮乡村校园美育多巴胺
近年来,浙江农林大学坚持践行“无体艺不农林”的育人理念,充分发挥体育和美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创新开展高校体艺育人改革,扎实推进体育和美育的双线发展。艺术设计学院美育资源丰实,在推…
书山勤径 学海泛舟 感受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古训凝聚了中华民族对学习的深刻理解和不懈追求。而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们如同航行的船只,勤奋是通往成功的最好路径。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