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智能装备学院“三下乡”团队:非遗之光,翱翔于天际的文化之翼
悠悠蝉鸣,三角梅开,暑假伊始,山东科技大学智能装备学院“非遗传承文化韵,陶琉鸢影赋新诗”团队,前往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深入开展“三下乡”活动,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题开展社会实践。在这场“三下乡”的青春之约中,实践团队了解到风筝悠久的历史起源,并且认识了其独特的魅力和文化价值。
观文化昌盛,守文化本真
为了深入认识风筝文化,实践团队前往潍坊风筝博物馆进行参观。在这座非遗博物馆内,每一寸空间都弥漫着浓厚的文化气息。
图为实践团队来到潍坊风筝博物馆进行参观
团队了解到风筝的历史起源可以追溯到2400年前的春秋时期,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名为“木鹞”。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随后风筝经过隋唐,宋代,明清时代的发展到现在,风筝在大小、样式、扎制技术、装饰等都有巨大的进步,展现出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风筝具有丰富的类型,其根据结构可以分为串式风筝、桶形风筝、板形风筝、硬翅风筝、软翅风筝。其中串式风筝是指数只相同或不同的风筝用线前后依次连接起来放飞的风筝,它的代表龙头蜈蚣风筝是潍坊风筝的一大特色。
图为龙头蜈蚣风筝
拾华夏之花,献于世界
风筝的传播路径主要是通过文化交流和贸易。随着古代丝绸之路的商旅往返,中国的风筝文化传到了沿途的国家和地区,然后传到了更远的国家和地区。风筝传到世界各国以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不同国家的人民根据本国的风俗习惯,使风筝逐渐演变、发展,形成了不同国家和地域的风筝特色和风格,使风筝融入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内涵。同时风筝活动往往与当地文化紧密结合,成为展示地方文化的重要窗口。
图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筝
指传承之灯,照文化之境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兴趣,通过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亲身体验来了解风筝技艺,实践团队进行了纸鸢文创的制作。团队成员首先根据纸鸢的设计图纸,裁剪骨架材料,对骨架材料进行烧制,用胶水将烧制好的骨架材料连接成框架,并组装成完整的骨架,调整形状和角度。其次,拿起颜料和画笔进行创作,描摹、上色、一笔一画,把青春的色彩涂抹在了风筝上。接着,根据骨架尺寸,将选择的纸张裁剪成合适的形状,留出一定的缝边。然后,将裁剪好的纸张均匀涂抹胶水粘贴到骨架上,避免起泡或皱折。最后,将制作完成的风筝进行封装。当制作好的风筝宛如一件精致的艺术品,轻盈而优雅地展现在眼前,团队成员们感叹到:“风筝的轻盈与坚固并存,美丽与实用兼备,仿佛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完美结合的产物。”通过亲手制作纸鸢文创,成员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促进了团队合作的精神,在实践中感受到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独特魅力。
图为团队成员对骨架材料进行烧制
图为制作完成的纸鸢文创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积淀着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独特的精神标识,为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学习之旅,更是一次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之旅,使队员们在丰富实践中感受到非遗之美,不仅在于其技艺的精湛与独特,更在于它所承载的历史记忆、民族精神和文化价值。同时,激励团队成员们为传承和弘扬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呼吁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自觉加入到保护与传承的行列中来,共同守护这份民族的记忆和文化的根脉,让非遗文化永远传承下去。(通讯员 马睿彤 寻鼎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30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