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济宁7月21日电(通讯员 于心雨)2024年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星光不负守田人”实践队济宁小组成员为了解当地乡村人口流动与粮食非粮化的基本情况,以求运用所学知识保护耕地、建设家乡,在杨营镇、黑虎庙镇等地展开调查活动。
民以食为天,土为粮之母。耕地保护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关系到农民的长远生计。以保障粮食安全为根本目的的耕地安全,已经成为保障国家资源安全的关键。能否做到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关系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由于城乡发展差距、作物经济效益等因素影响,部分乡村人口流动和耕地非粮化现象日益加重。在市场经济体系下,经济利益驱使是最主要因素,当前种植粮食作物经济效益较低,土地流转费用日益增加,部分农户转而能够获得更高收益的“非粮化”耕种方式。非粮化虽然能为农民暂时带来更高的收益,但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不合理的“非粮化”耕种方式会影响农村发展农业的基本功能。而人口流动的现象加剧,则直接导致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农业生产活动被迫转向低耗费精力的模式。
图为村民对种植作物进行采摘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于心雨 供图
鉴于以上原因,实践队济宁小组成员对杨营镇、黑虎庙镇等地展开调查活动,对农村劳动力流向、耕地种植作物类型等问题通过对农户的走访活动进行数据采集、综合分析。济宁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小组实践队员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村民多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部分种植大白菜、大豆等作物。由于调查村庄距离市区较近,而城市就业机会多,经济效益高,大部分青壮年前往城市里进行就业生活,因此村庄里大多为中老年人、妇女与孩子。农田里大部分都是耗费精力较少的作物,且部分土地被租赁,以便农户家庭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城市里的工作上。当地青壮年的大量流失导致村子常住人口下降,部分农田生产效益低下,制约着当地农村农业生产的发展。
图为杨营镇和黑虎庙镇村庄耕地化情况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于心雨 供图
该小组本次调查的区域非粮化现象并不严重,耕地多用于种植粮食作物。对于该现象,小组成员分析可能与当地政策补贴、家庭经济来源收入比例等因素有关:当地政策对小麦的补贴较高,农户净利润一定程度上得以保证;且农户家庭中农业收入占年总收入的占比较低,通过耕地非粮化来取得更高经济效益的意愿不强烈。在调查过程中,小组成员在不同程度上遇到了一些问题,小组成员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后落实,最终顺利完成了调查工作。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耕地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方面,在变幻复杂的国际形势背景下,保障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保障耕地保护措施得以落实,对巩固提升我国自身粮食生产能力具有重大作用。另一方面,我国人口增长、耕地减少的现象越发突出,保持粮食长期供求平衡是重中之重。为保障社会经济平稳发展,就需要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图为星光不负守田人实践队队员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于心雨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309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