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支教团队与当地居民一同包水饺

来源:山东建筑大学 作者:大学生沂蒙情协会

在这个充满温情的夏日,沂蒙情协会“捐资助学燃星光,点亮乡村振兴路”时间团队踏上了前往临沂市沂水县吴家楼子村的支教之旅。在这片承载着深厚红色文化与传统美德的土地上,他们不仅带来了知识的种子,更在短暂的时光里与村民们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一次特殊的包饺子活动,更是成为了这段难忘经历中的一抹亮色。

2024年7月31日,来自山东建筑大学沂蒙情协会的18名志愿者满怀激情与期待,抵达了吴家楼子村。在村党支部书记吴照京的热情接待和鼓舞下,志愿者们迅速集结,召开会议,明确了支教任务与目标。次日,支教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志愿者们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为孩子们精心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课程,涵盖了文化学习、艺术鉴赏、安全教育等多个方面,旨在拓宽孩子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8月8日,“捐资助学燃星光,点亮乡村振兴路”临沂支队的支教活动进程过半。吴家楼子村的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与支教团队在村中小广场一起包制了饺子。下午3点,乡亲们从家中带来了擀面杖、案板、面粉等,没有课程安排的队员们也早早到达,与阿姨们一同开始工作。第一项工作是择韭菜——去除发黄、有腐烂迹象的菜叶,挑出不能作馅的叶柄,全部择完后再统一清洗。后续炒鸡蛋、切菜、绞肉等工作也逐一完成,期间有部分队员中途离开回教室上课,也有完成教学的成员来到广场,协助完成饺子馅的制作。大约一个半小时后,前置工作全部完成,到场的团队成员逐渐变多,熟练的“饺子工”也基本到齐,至此,包饺子工作正式开始。

在宽敞的桌子上,五个案板交叉摆放,此外,桌上还有两大盆馅料,一盆芸豆猪肉,一盆韭菜鸡蛋。他们拿来小盆,将馅料分成了三份,这样的安排不仅充分利用了空间,更使得馅料的分发变得井然有序,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轻松舀取所需的材料。在这个温馨的场景中,乡亲们和团队成员们展现出了令人钦佩的团队协作精神。五六个人专心致志地擀皮,六七个人则围坐在一旁,手法灵巧地包饺子,整个过程中,气氛轻松愉悦,两个团体之间充满了欢声笑语。他们互相打趣,分享着彼此的趣事和心得。“啊,我包的饺子好丑,自己看着就没胃口。”一位成员自嘲地笑着说,但立刻有人回应:“没事,能包住、能吃就行。”这种包容和鼓励的氛围让人感到温暖。“这块肥肉好大,留给营长吃,都别说嗷。”另一位成员小声地调侃道,引来一阵会心的笑声。这些简单的对话不仅缓解了工作的压力,更增强了团队之间的默契和友谊。

饺子包好后,村民们将它们拿到广场东边,那里有可以用来煮饺子的灶台。热气腾腾的饺子在锅里翻滚,每一颗都蕴含着村民们对志愿者的感激与祝福。饺子很快煮好,乡亲们和团队成员围坐在一起,共同品尝着这份特别的晚餐。饺子虽小,却承载了许多情感——有村民们对知识的渴望,有队员们对基层教育的坚守,更有彼此间那份纯真而真挚的情感交流。

沂蒙精神如同不灭的灯塔,照亮着前行的道路。在未来的日子里,沂蒙情协会将继续秉承“捐资助学燃星光,点亮乡村振兴路”的宗旨,携手吴家楼子村及更多需要帮助的地区,共同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323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薪火相传筑希望
传承儒学薪火,赋能教育强国中国青年网济宁7月19日电(通讯员尹鑫旗)儒家思想历经几千年,经久不衰,儒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现代教育的赋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学儒学促进步
儒德之光:以传统智慧引领代代致学之路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石,其教育价值在历史长河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随着国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儒学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儒德精神如同灯塔,照亮…
以体育人 活力飞扬:恩施建始队开展特色体育课程
为响应国家全民健身的号召,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践行“有温度的教育”,8月2日至8月7日,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组织偕行筑梦团恩施建始队于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红岩寺镇民族小学…
奉献爱心,支教沂蒙
2024年8月,山东建筑大学社会实践团队“捐资助学燃星光,点亮乡村振兴路”奔赴沂水县杨庄镇吴家楼子村进行爱心支教活动。本次支教活动旨在让队员们奔赴沂蒙山区,在与村民和孩子们的相处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沂蒙情协会吴家楼子支教至第六天
在沂蒙大地的怀抱中,一场充满爱心与希望的支教活动正温暖上演。8月6日,是沂蒙情协会在吴家楼子村开展支教活动的第六天,志愿者们以满腔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继续为这里的孩子们点亮知识的灯塔,传递着对未…
传承优秀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文化
2024年8月4日,“青红传承”能源实践队先后前往位于青岛市崂山区的青岛市博物馆与位于市南区的海军博物馆,进行实地调研、资料收集与文化宣传工作。青岛市博物馆,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梅岭东路51号,是一座…
沂蒙情深暖人心,走访慰问送温暖 ---大学生沂蒙情协会走进沂蒙山区献爱心
为了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号召,更深入地了解山区学子们的需求,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支持,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近日,山东建筑大学大学生沂蒙情协会“捐资助学燃星光,点亮乡村振兴路…
帮办代办解民忧
“我年纪大了,腿脚不好,现在方便多了,在家门口就能办业务,还有工作人员全程帮办。”孟阿姨高兴地在评价器上按下了“非常满意”的按钮。原来,这是政务服务e店-利民店推出的“帮办代办”便民服务,致力于…
探寻运河脉络,传承文化精髓
运河,作为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工程,不仅承载着货物运输的繁重任务,更是沿线地区文化、经济交流的重要纽带。在中国,大运河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景观风貌,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安徽学子三下乡:信仰之光不灭,英魂永垂不朽
安徽学子三下乡:信仰之光不灭,英魂永垂不朽中国青年网舒城7月15日电(通讯员赵书元)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缅怀革命先烈,感悟共产党人的崇高革命信仰,高尚道德节操,以及无私奉献的大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