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其中,红色精神是历史的标记,红色文化是历史的精华。1938年4月,在中共中央对新四军“利用复制地形开展游击战”的要求下,以新四军第一支队第六团为骨干的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东进抗日,开辟了苏常游击区,点燃了苏州地区的抗日烽火,开创了苏州敌后抗日的新局面。2024年 6月25日,为了全面了解这段红色历史,探寻其中蕴藏的红色文化,同时探究“江抗”等红色文化的传播现状,“阳澄星火队”来到苏州,通过观察体验、游客访谈等形式开展调查研究,继承红色基因,传承革命薪火。
相城区烈士纪念馆坐落于苏州高铁新城,走进园内,引入眼帘的首先是庄严肃穆的纪念广场。广场上耸立者一座高9米的雕塑,型如“V字”,其上战立着四位解放军战士,雕像下铸造着“民魂”两个大字,寓意着相城区军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了革命胜利。展示厅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相城区人民和“江抗”的革命历程与红色故事。整个展示厅分为“漕湖风云”、“阳澄烽火”、“热血丰碑”三个主题区进行展览,运用雕塑、绘画、实物、场景复现等方式配合文字记录抗日战争、社会主义建设中牺牲的烈士的生平事迹。
当日参观该纪念馆的人十分稀少,为了了解景区的人流情况,我们采访了负责人。从中我们得知,参观相城区烈士纪念馆的游客集中在清明节,多为学校和其他社会组织的集体活动,其他时间几乎没有游客。纪念馆并未设立官网和微信公众号,导致纪念馆的宣传力度不够。同时由于位置偏僻,所以来访的人很少。但馆内氛围静谧肃穆,游客能沉浸于烈士的英雄事迹之中,更好地学习烈士的精神品质。采访结束,负责人为我们送上一本《相城英烈传》,其中记载了相城区烈士的生平事迹。工作人员感谢我们的到来,并希望我们能为相城区烈士纪念馆做宣传。
苏州革命博物馆整体极具革命主题特色和历史文化气息,展馆基本陈列《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主要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主要任务,全面呈现这一时期党领导苏州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光辉历史。在众多主题中,最令实践队成员记忆深刻的是抗日战争背景下“江抗”的发展历程和众多故事中军民间的鱼水之情。
在讲述这些动人的革命故事之外,苏州革命博物馆还展出了众多历史图片、各类图表、丰富的文献实物,全面展示了跨越时空的红色革命精神。除了历史文物等传统展示方式,博物馆还运用数字化技术,制作了可以与参观人互动的数字化屏幕,用于介绍“江抗”和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历程,甚至制作了摩斯密码解谜的小游戏以吸引青少年了解这段红色历史。
我们进入沙家滨革命历史纪念馆,开始回首芦苇荡中“江抗”战士与沙家浜人民共同战斗的壮丽诗篇。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中,我们参观了“建党及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今日沙家浜”五大主题的展示,充分了解了“江抗”发展历程,深刻感受到故事中的军民鱼水情深的“沙家浜精神”,更是见证了沙家浜在这样的红色文化背景下稳步发展逐渐实现“镇强民富”。
我们走进春来茶馆,在老戏台观看著名京剧《沙家浜》的选段“智斗”。《沙家浜》讲述了抗战时期,新四军指导员郭建光率领十八名伤病员在沙家浜养伤,地下共产党员阿庆嫂依靠群众,机智巧妙地掩护新四军伤病员安全伤愈归队,并一举歼灭日伪军的故事。而“智斗”这一段主要刻画了阿庆嫂沉着冷静、不卑不亢的形象,她通过机智的对答,与国民党反动派代表刁德一巧妙周旋,最终化险为夷。这部家喻户晓的革命京剧也通过对郭建光、阿庆嫂等角色的塑造,演绎出军民团结的鱼水之情,表现了中华儿女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不畏艰辛、浴血奋斗的革命精神。
开展这次社会实践后,阳澄星火队可谓受益匪浅。我们了解了革命烈士的生平经历;追寻了“江抗”东进的革命历程;体悟了水乡军民的鱼水深情。在实践中,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有不畏苦难、勇往直前的红色“江抗”精神,不仅有军民团结、万众一心的“沙家浜”精神,还有新时代下苏南人民继往开来、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正是这些精神的继承与发展,塑造了如今苏南的红色文化根基,营造了社会浓厚的红色教育氛围,将红色基因注入每一个人的血液里。
红色基因、红色传统、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宝贵思想和文化财富。然而,当前红色资源的开发和宣传仍有不足之处,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身为新时代东大学子,我们应当继承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党爱国情怀。我们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让更多红色革命故事跨越时空,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革命薪火、红色精神代代相传,在新时代影响更多中国青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32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