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的文化桥梁——探寻甬城非遗文化发展
图文:“非遗焕新,传承之约”调研小队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号召,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非遗焕新,传承之约”调研小组近日赴宁波市鄞州区非遗馆,开展了一次实地调研活动。
烈日探访,非遗启新
宁波市在录非遗项目共计504项,鄞州非遗馆作为省级文旅示范基地,作为本次社会实践的重要实践基地。小组成员在本次非遗之旅开始前做好了大量基础工作,包括提前了解馆内情况,针对当日开放体验的非遗技术进行分析,按照主体整理访谈提纲,考虑方言交流问题等,在咨询老师相关意见调整后,小组成员们秣兵历马、蓄势待发。
一晴方觉夏深。沿着蝉鸣溪流,调研小组顺着文化长廊来到鄞州非遗馆,一踏入馆内,一块刻有“鄞州非遗”的石碑即映入眼帘,其笔力遒劲,深深吸引了小组成员们。在向工作人员说明来意后,小组成员们受到热情的引导,随即开始了调研活动。
着手制作,深耕实践
成员们分组完成调查,先后参观体验了馆内:金银彩绣、泥金彩漆、钉碗工艺、渔船制作、大岙布龙等22项非遗技艺。馆内技艺经过大多简化,便于来访者进行初步体验。同学们在传承人的指导下完成了金银彩绣简单绣制,钉碗衍生工艺品制作、渔船拼接、舞龙体验、迷你竹编、小型盘扣等。小组成员在体验中进一步发展了对非遗文化的兴趣,也从“都云作者痴”的远观心理,转变为了“略解其中味”。在体验过的技艺中,有一针一缕“金银”必较的刺绣,也有体现“从前人东西坏了想着补”的钉碗;有在暴雨狂澜间飘摇坚韧的渔船,也有见快见奇的舞龙。纸上得来终觉浅,小组成员希冀借此一次实践活动,携手非遗走出教室、走出书本,来到手边、来到生活。
深入采访,非遗焕新
小组成员寻访传承人们及群众,在与他们的交流中,关于传承与发展观念得到发展,我们受到启迪。
宁波有“家家织席、户户刺绣”的传统,金银彩绣是其中代表。传承人沙金珠女士谈到,这既是一份堂堂正正的工作,也是一项自己的艺术追求。她在年轻时接触到这一份工艺,受其熏陶、投入其中、矢志不渝。传承人作为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中流砥柱,赋予了非遗鲜活而持久的生命力,同时他们肩负着培养技艺传承者、同步负责宣发的责任。
小组成员与泥金彩漆的传承人进行了深入访谈,探讨了传承与创新问题。在许多人心理,技艺传承人才是传承人,实则非也。同学们在与黄才良先生的交流中,改变了这一观念。其实每一个来接触非遗的人、去宣传非遗的人都是非遗的传承人。非遗是技艺,但更多的是记忆,是一种存续在民族性格与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同时非遗不是被留在过去或原地踏步的,非遗传承人们始终积极探索非遗与现代社会的交集,响应时代的呼唤,回复人民的要求。
在采访路过游客时,队员们和一位小学生谈到非遗,他觉得非遗“不日常,是远远的、高高的艺术。”这与传承人谈到的现代非遗的“疏远感”不谋而合。许多非遗原是运用在日常生活的技艺,如钉碗、虎头鞋等,但随着时代发展和各类互补品的行销,非遗渐渐退出日用品之列,无意间将其“束之高阁”。因此非遗的“去距离化”、“日常化”成为非遗发展理应思考的方面。
调研结束后,小组成员黎芳辰表示:“通过这次调研,同学们意识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播者。非遗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活生生的艺术。”另一成员廖天祺也分享了自己的感悟:“与漆扇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交流,让我深切感受到老一辈匠人的坚持与淡然。他们的态度激励我们要更加努力地宣传和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调研小组不仅深入了解了宁波的非遗文化,也深刻认识到了作为新一代传承人的责任与使命,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让更多人加入到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来。新时代青年要主动求变,要将非遗的传承发展与乡村振兴、文旅融合等国家战略有机结合,促进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33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