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人科三下乡进行时:龙潭深访察民情,科技助力谱振兴新篇

来源: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作者:吕涵奕 何曼 方乐

为将所获知识与经验应用于促进当地农业的科技进步,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智慧与力量,2024年7月14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前往酉阳县龙潭镇,通过深入玉米地的实地考察,深入了解当地农村的真实生活与农业技术的应用,探索农作物种植技术及其管理方法的现代化。

由于龙潭镇地势多山,土壤富含有机质,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因季节而异,春季播种的作物如玉米,需要约3至4个月的生长期,而秋季收割的作物如水稻,则需6至7个月方能成熟。当地人民在这片土地上采用传统的耕种方式,将手工耕种和机械农具耕作相结合,确保作物的高质量和丰收。

图为玉米地种植情况。冉东灵 供图

在龙潭镇的乡间小道上,清晨的阳光刚刚洒在村民们与实践团成员会合的地方。这些田间,一望无际的绿色玉米苗随风摇曳,宛如一片翠绿的海洋延展至远方。每一块土地上都整齐有序地种植着茁壮的玉米植株,密集的叶片和挺拔的茎秆在微风中微微摇曳,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前往玉米地的途中,实践团的成员们与村民们展开交流。实践团成员意识到农业种植技术改革不仅仅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必由之路,更是实现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环。

图为村民与成员交流当地本地农业发展情况。冉东灵 供图

随后,在当地村民的引领下,实践团的成员们在玉米地开展了土地挖掘实践活动。在村民的亲身示范下,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了挖掘操作的关键性,并开始聚焦于各个环节的细微之处。他们首先从村民那里学习了铁锹的正确握持方式——一只手紧握手柄的上端,另一只手则握住手柄的中部或下部,这样可以确保对铁锹有稳定而有力的掌控。同时,他们还注意到,在握持时手指应自然弯曲,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因过度用力造成的手部疲劳。

图为村民示范挖掘技巧。冉东灵 供图

在实践过程中,成员们也领悟到了如何将铁锹平稳地插入土壤中,通过调整锹头与土壤的接触角度和深度,使之达到最佳状态。他们学会了借助脚部的蹬力和身体的推力来使铁锹深入土壤,而不仅仅是依赖手臂的力量,这种方法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在翻土环节,成员们还学会了如何巧妙利用铁锹手柄的杠杆原理,轻松而均匀地将土壤翻起。这样不仅保证了土壤的质量,还为种子的生长营造了一个理想的环境。

图为成员进行挖掘实践。冉东灵 供图

“以前总觉得种地是纯体力的事情,现在才知道其中蕴含了这么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一位实践团成员感慨地说道。然而,他们也体会到传统的人工耕作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可以极大地改善农民的工作条件和生产效率。从简单的机械化工具到智能化的农业设备,这些技术不仅能减轻农民的体力劳动,还能提高种植作物的收成率。

实践团通过本次的深入学习和亲身体验,不仅加深了对农民生活和农作物种植技术的理解,还深刻认识到了农业科技发展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团队成员们希望这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个短暂的经历,更是一个持久的影响,为当地农民和乡村社区带来持续的改变和发展机遇。他们们纷纷表示将积极参与基层建设与发展,鼓励更多志愿者和农业从业人员积极参与农业现代化进程,共同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和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通讯员 吕涵奕 何曼方乐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33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电气学院学子返家乡之回访母校,展望未来

时间:2025年2月21日8:37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作者:孙玉锋本次返高中宣传大学活动旨在向母校的高中生介绍我们的大学,提升他们对本校的认知与兴趣。活动于近日在庐江二…… 白岳松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电院学子返家乡之“回访母校,展望未来”

本次返高中宣传大学活动旨在向母校的高中生介绍我们的大学,提升他们对本校的认知与兴趣。活动于近日在庐江二中举行,通过宣讲、互动问答等形式,我们成功地向高中生们展示了大学的特色…… 孙玉锋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电气学子返家乡之张飞板面:一碗面条,千年传奇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美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文化的载体。张飞板面,这道以三国名将张飞命名的面食,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白岳松 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夏日乡韵:传统文化在乡村课堂的璀璨绽放
当夏日的阳光洒满麻城的每一个角落,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夏令营在福田河镇双庙关小学悄然启幕。这方被杜鹃花拥抱的土地上,中华传统文化以蓝晒的淡雅、诗词的韵味、漆扇的精致与泥塑的生动,编织出一场跨越时…
人科三下乡进行时:“清风拂面泽三乡,青春逐梦扬廉洁之帆“
酉阳7月14日电(通讯员蒋晨曦何曼方乐乐)为贯彻廉政理念,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于7月14日前往酉阳廉政教育中心进行实地学习和体验,进一步深化对党风廉政建设的理解和认识…
同心筑梦实践队:在英雄上马的地方,同心共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新篇章
同心筑梦实践队:在英雄上马的地方,同心共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新篇章“追溯至数百年前的风华岁月,科尔沁左翼后旗曾是草原英雄辈出的舞台。在这片辽阔无垠的绿野上,伟大的民族英雄那木斯莱,以其非凡的智慧与…
青春人科进行时:经纬交织竹语梦,传承匠心铸青春
为深入了解和传承龙潭文化,2024年7月13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前往酉阳县龙潭镇,穿梭在古镇的角落,寻找着那些隐藏在岁月深处的故事。图为老奶奶编织的斗笠。赵家溪供图当实践团…
回溯奋斗摘穷帽之路,砥砺前行筑小康之梦——“澄园先锋”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下庄村和毛
回溯奋斗摘穷帽之路,砥砺前行筑小康之梦——“澄园先锋”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下庄村和毛寺村调研活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开展了一系列脱贫攻坚战,经过八年的奋斗,实现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全线脱贫。…
人科三下乡进行时:探寻王家大院,品味文化韵味
为了了解和宣传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王家大院其悠久历史文化,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1日走进酉阳龙潭镇王家大院,将王家大院文化融入青年学子的精神血脉,为王家大院文化的…
人科三下乡进行时:揭秘食品安全密钥,守护生命健康防线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食品安全政策,通过基层教育活动,提高孩子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减少不健康食品的摄入,促进其健康成长,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1日在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赵…
人科三下乡进行时:急救技能启航,共筑生命安全防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提升群众重大安全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2024年7月11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前往酉阳县龙潭镇开展急救知识宣传活…
沿黄流域的“绿色觉醒”:青岛农大团队与盐碱地的对话
7月31日,青岛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苜蓿科技小院”实践团队赴沿黄流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对牧草种质资源、盐碱地分布情况、盐碱地改良情况以及对盐碱地改良的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在实践过…
青春人科进行时:龙潭古韵越千年,灿烂文化映眼帘
为了了解龙潭古镇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1前往酉阳龙潭古镇,探寻当地文化底蕴,感受当地的建筑文化文化和竹编手工艺文化以及这里的苗族服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