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华赋新遗团队赴贵州省调研非遗活态传承新途径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贵州省作为我国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拥有丰富而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然而,由于地理环境、信息闭塞以及传承人才短缺等问题,非遗的活态传承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号召,华南师范大学华赋新遗团队于2024年7月18日至21日赴贵州省进行了实地调研,旨在探索新的非遗活态传承路径。
本队伍从贵州独具特色的当地文化出发,以贵州梅子留香工作室为切入点,进行新媒体背景下贵州非遗资源开发研究并体验当地文化,旨在探索新媒体技术在非遗传播中的应用和非遗技艺以教学为媒介的活态传承效果,推动当地非遗文化保育,促进贵州非遗活态传承。
非遗之旅,华赋植染新篇启
为了进一步加深当地青少年对贵州非遗技艺的了解,传承与弘扬非遗文化,队伍联合贵州大学“非遗小分队”三下乡队伍协助著名非遗手工艺传承人陈梅老师,在兴关路街道办事处开展了“传承非遗文化,共度青葱盛夏”的植物染亲子活动。队伍深入探索非遗植染技艺的千年奥秘,积极参与、全面记录,为当地青少年搭建了一个了解非遗、体验非遗、传承非遗的平台。孩子们在家长的陪伴下,亲手尝试植物染技艺,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活动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增长了知识、培养了兴趣,更在心中种下了非遗传承的种子。这一活动不仅加深了孩子们对贵州非遗技艺的认识与理解,也为非遗文化的代际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针线交织,非遗趣谈新融合
为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青年趣味生活,队伍协助陈梅老师,在贵阳市筑巢公寓邀请下,利用青年夜校平台开展了“非遗趣谈所”主题活动。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而有序,冰块染的创意魅力、古法服饰打板的精妙技艺以及盘扣等传统工艺的独特韵味吸引了众多青年的关注与参与。团队成员利用专业知识进行拍摄录制、推文制作,将活动内容精彩呈现给广大网友。这场活动不仅丰富了青年的文化生活,更激发了他们对非遗文化的兴趣与热爱,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活动负责人潘裕发表示贵州为青年搭建了广阔的舞台,此类与非遗传承人的携手活动,正是共筑非遗传承新高地的有力证明。
黔风雅韵,匠心筑梦新传承
队伍踏入贵州省民博与贵州非遗传承人陈梅老师探讨学习,领略馆内千余件非遗瑰宝的底蕴内涵,并与当地布依族老奶奶进行交流,了解“衣食住行中的非遗艺术”。在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馆调研时,在与苗族泥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登书老师的深入交流中,队员们深刻体会到非遗传承的艰辛与不易,以及面临的现实挑战。夜幕降临,队伍探访花溪夜郎谷,拜访了贵州本土民谣歌手嗨哥,聆听他将贵州布染故事融入韵律的动人歌声,感受民间艺术与乡村风情的和谐共生。
贵州之行虽已圆满落幕,但“华赋新遗”团队对贵州省非遗文化的探索与传承之路永无止境。队伍深知非遗不仅是历史的珍贵记忆,更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因此,队伍将持续探究新媒体背景下的非遗保护与传承新路径,通过深入调研与实践,力求运用新媒体技术和多元化传播渠道,推动贵州传统民族工艺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让其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并以此为契机,助力粤黔两地文化的深度交流与融合。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非遗之路上,队伍坚信只要心中有爱、手中有技、脚下有路,非遗文化定能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34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