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埠,这片承载着千年历史风华与艺术精髓的神奇土地,犹如一部厚重而鲜活的史书,每一页都书写着岁月的沧桑变迁,每一行都镌刻着民间智慧的璀璨光芒。2024 年 8 月7日,在这个阳光璀璨的日子里,历史文化学院“党史小课堂”社会实践队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知识的渴望,精神抖擞地踏入了杨家埠这座民间艺术的神秘殿堂,开启了一场深度探寻与传承之旅。
走进杨家埠:历史与艺术的交织
杨家埠,宛如一颗镶嵌在岁月长河中的璀璨明珠,承载着千年的文化积淀和艺术传承。实践团队成员们怀揣着敬畏之心,踏入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
步入杨家埠,古街古巷蜿蜒曲折,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青石板路记录着岁月的足迹,两旁的古建筑错落有致,飞檐斗拱间尽显古朴之美。实践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古代的繁华市井之中。
首先,映入眼帘实践队员们的是杨家埠年画展览馆,这里陈列着一幅幅精美的年画作品,色彩鲜艳,线条流畅。从神话传说中的神祇到民间故事里的英雄人物,从喜庆吉祥的花鸟鱼虫到反映百姓生活的场景,每一幅年画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美好的寓意。随后实践队员们走进风筝博物馆,其中形态各异、五彩斑斓的风筝让人目不暇接。有展翅高飞的雄鹰,有灵动飘逸的蝴蝶,还有气势磅礴的巨龙,科技感十足的卫星。这些风筝不仅是一件件艺术品,更是杨家埠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深入了解:传承千年的技艺密码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杨家埠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实践队员们拜访了当地的老艺人。
在一位年画大师的工作室里,实践队员们有幸目睹了年画制作的全过程。大师手持刻刀,在木板上精心雕琢,每一刀都蕴含着深厚的功力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从刻板、套印到手绘,每一个环节都要求极高的技艺和耐心。而在风筝制作工坊,工匠们熟练地操作着手中的工具,将竹条削薄、弯曲、绑扎,制作出风筝的骨架。然后,再用轻薄的纸张裱糊在骨架上,绘制出精美的图案。他们的手艺娴熟而精湛,让实践队员们为之惊叹。
通过与老艺人的交流,实践队员们了解到杨家埠年画和风筝制作技艺源远流长,历经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依然保持着独特的魅力。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冲击下,这些传统技艺也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困境。
知识传递:为小朋友点亮文化之光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了解和喜爱杨家埠的传统文化,实践团队专门组织了一场针对当地小朋友的讲解活动。
在一个宽敞的庭院里,小朋友们围坐在一起,一双双明亮的眼睛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实践团队的成员们化身为文化使者,用生动有趣的语言为小朋友们讲述杨家埠的故事。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幅年画,上面画的是一个胖乎乎的娃娃抱着一条大鲤鱼,这叫‘连年有余’,寓意着每年都有多余的财富和粮食,是对美好生活的祝福。”队员们拿着年画,耐心地向小朋友们解释着其中的含义。讲到风筝时,队员们拿出了几只造型各异的风筝模型,引起了小朋友们的阵阵惊叹。“风筝最早是用于军事侦察的,后来逐渐成为了人们娱乐的工具。你们知道吗,风筝还可以传递信息呢!”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提出问题,与队员们互动。
除了讲解,实践团队还准备了一些简单的手工材料,让小朋友们亲身体验年画和风筝的制作过程。在队员们的指导下,小朋友们拿起画笔,为年画填色;用竹条和纸张,尝试制作自己的风筝。虽然他们的作品略显稚嫩,但每一笔、每一划都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传承与展望:续写杨家埠的辉煌篇章
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欢声笑语中接近尾声,小朋友们带着自己制作的年画和风筝,脸上洋溢着满足和自豪的笑容。这次活动不仅让小朋友们收获了知识和快乐,也让实践队员们深刻认识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杨家埠的年画和风筝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蕴含着民族的精神。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这些传统文化面临着被遗忘和忽视的危险。青年人有责任和义务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们、喜爱它们,让这些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未来,期待有更多的人走进杨家埠,感受这里的文化魅力;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来,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续写杨家埠的辉煌篇章。一同携手共进,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让这些璀璨的文化瑰宝永远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
此次杨家埠社会实践活动,如同一场文化的甘霖,滋润了每一个实践队员和参与者的心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片古老的土地将绽放出更加绚烂的文化之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图为风筝博物馆中的杨家埠传统风筝。
图为实践队员在博物馆中进行参观。
图为实践队员为小朋友介绍风筝的制作过程。
图为实践队员指导小朋友为年画填色。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37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