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人科三下乡进行时:沉浸竹编艺术,感受指尖文化韵味

来源: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作者:冯馨宇 何曼 方乐

酉阳7月25日电(通讯员 冯馨宇 何曼 方乐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高当代青年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认识,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3日来到了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来了解当地的竹编工艺,亲身感受竹编制作的魅力与情怀。

图为竹编手工艺术品。赵家溪 供图

非遗瑰宝,手工竹编,匠心独运,经纬交织间,尽显自然之美。每一根竹丝,承载着匠人的汗水与智慧,编织出生活的艺术,传承着千年的文化记忆。竹编之美,不仅在于形态,更在于那份对传统的坚守与创新的追求。

拥有5000年亘古历史的非遗竹编技艺将在新时代的发展下编织出一场怎样的瑰丽梦境呢?在这次实践调研之旅中,又将会揭开这背后怎样的文化面纱呢?实践团成员们沿着乡间小路,采访了当地的竹编手艺人。

竹编技艺,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勤劳与智慧的结晶。竹编的制作,首先就是要选好制作材料,生长一年及以上的竹子比较坚硬且具有较好的韧性,是制作竹编的上好原料,然后用篾刀将选好的竹子剖成细篾,选取竹子最柔韧的外层,随后使用匀刀,保持竹片宽度和大小一样,用刮刀让竹片变得更加光滑,最后根据顾客的需求定制图案,使用夹子、锥子等工具进行后续的编织工作。

图为实践团成员走访竹编手艺人 。李雨晨 供图

在那里,实践团成员还看到了奶奶制作的一些竹编产品,竹筛子、竹垫等。奶奶热情的向我们介绍了竹编制品的制作过程,并向我们展示了一根竹蔑条的逆袭——不到一分钟将一根竹蔑条变成一个六边形小竹球。团队成员还依次体验了竹编制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编竹制品需要的不光是耐心,更是情怀。

图为竹编手工艺术品。李雨晨 供图

身处在当今的快餐时代,龙潭镇中仍然有许多人始终秉承“慢工出细活”的精神,坚持将传统手艺口传身授下去。这项传统手工艺,始于精细,终于创新,每一根纤细的竹丝都在手艺人的双手中不断缠绕变化为新的模样,他们用布满茧子的双手,默默的守护着这一种手艺,也守护着一代人的记忆。竹编技术是当地人民劳动智慧的结晶,是一项历经岁月沉淀却依旧充满魅力的工艺技术,竹编的传承与发展将会延续土家族的民族文化,为当地乡村振兴贡献重要的力量。

本次实践活动打开了实践团成员们新世界的大门,让每一个人切身实地的体验到道明竹编文化的魅力,通过动手操作和学习,了解竹编工艺,感受匠人精神,弘扬传统文化。“小小竹编,编织的是幸福美好,展现的是心灵手巧,传承的是技艺、智慧与文化相融的工匠精神。”

传统技艺作为人类文明的瑰宝,承载着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也充满着更多的希望和可能性。未来,“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将继续积极投身到保护非遗文化的公益行动中,他们相信,在青年一代的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下,传统技艺将不再是被遗忘的角落,而是成为现代社会中璀璨的文化明珠,继续传承千年智慧,绽放时代光彩。

(通讯员 冯馨宇 何曼 方乐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38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建设绿色家园,低碳让生活更美好

当今社会,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如全球变暖、森林锐减、臭氧层破坏等,环境污染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来,气候变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不…… 万千归途.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为爱救助,与爱同行

今天“为爱一起奔跑”志愿服务队走进安阳市流浪动物保护协会。面对40度的高温挑战,志愿服务队成员们顶着烈日为流浪小动物们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成员们自身也通过这次难忘的经历也收获…… 万千归途.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为爱奔跑,我们在行动

今天是“为爱一起奔跑”志愿服务队2023年度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一天,也是团队成员首次聚集在一起开会。本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向团队成员介绍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具体安排以及每个小组各自的分…… 万千归途.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从弃物到宝物:创新方程式

从弃物到宝物:创新方程式近日,在我们温馨的宿舍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废物利用大变身”活动如同一颗创意的火种,悄然点燃。…

马克思主义学院——前程似“锦”服务队走进高唐县:探秘锦鲤养殖“金钥匙

为响应国家号召并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2月1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前程似“锦”服务队走进聊城市高唐县锦鲤小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锦鲤游出致富路 乡村振兴绘新卷”社会实践活

【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锦鲤游出致富路乡村振兴绘新卷”社会实践活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响应…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在这个寒风凛冽的冬日,一场特殊的温暖由返乡大学生通过“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送到周边社区,通过学…

寒假“返家乡” | 青春扬帆正当时,志愿践悟展新篇——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

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重视,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力量,肩负着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的重要使命。2025年寒…

最新发布

安徽师大三下乡:寻迹铁轨红脉,赓续铁轨精神
中国青年网芜湖8月9日电(通讯员孙雅曼)2024年8月,带着对铁路遗迹的热爱和对伟大先烈的敬意,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以“轨迹红影,信仰青途”为主题,在蚌埠淮河大桥、建桥烈士纪念碑、蚌埠市档案馆、蚌埠市…
游平津战役纪念馆,感受英雄壮烈气概
游平津战役纪念馆,感受英雄壮烈气概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平津,北平和天津,一个被誉为拥有无穷文化历史底蕴的六朝古都,一个是北方经济中心,及战后产生的“北平方式”、“天津方式”,一切…
曲园学子三下乡:教育伴我行,落实进行中
曲园学子三下乡:教育伴我行,落实进行中从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到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安排部署,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从2018年习近平总…
人科三下乡进行时:青春助力酉阳,传承非遗文化
酉阳7月26号电(通讯员李雨晨何曼方乐乐)为了深入基层,了解国情,服务社会,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2024年7月10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前往酉阳县龙潭镇,以实际行动助力民间传…
曲园学子三下乡:以教育促发展,夯实教育大计
曲园学子三下乡:以教育促发展,夯实教育大计2024的暑假,我与“锌”火筑梦实践队的队友们一同参与了社区及乡村小学生功课辅导的社会实践,以积极响应教育强国的号召。感悟颇深,记于此文。在此次社会实践中…
人科三下乡进行时:寻觅红色印记,接力文化精神
酉阳7月25号电(通讯员李雨晨何曼方乐乐)为了深入学习赵世炎同志的革命精神,教育引导青年铭记伟大奋斗历程,坚定文化自信,凝聚精神力量,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3日,前…
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小火柴志愿者传递强军强国精神
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的实践队员们于2024年7月15日为浪河小学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科普强军强国精神”的精彩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向孩子们介绍中国军队的强大实力和坚定意志,以及强军对于国家安全和…
人科三下乡进行时:青春热血洒乡村,深谙农民劳作苦
为增强青年的综合素质,增强体质,锻炼意志,2024年7月13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前往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开展劳动活动。广袤的田野在夏日的微风中泛起层层绿浪,金色的阳光如同华丽…
人科三下乡进行时:奔赴田野,心系“三农”
酉阳7月25日电(通讯员冯馨宇何曼方乐乐)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印酉绘,陶韵筑梦”实践团于2024年7月14日前往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盛夏七月,正值农忙…
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小火柴志愿者倡导暑假防溺水安全
随着暑期的到来,水边活动增多,溺水事故的风险也随之上升。为此,小火柴烛光助力志愿服务队的实践队员们于2024年7月10日走进浪河小学,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科普暑假放防溺水六不准”的重要讲座。此次…